探索如何执行限娱令的正确步骤
导读
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为了遏制电视节目过度娱乐的倾向,专门出台了《广电总局将加强电视上星综合节目管理》文件,要求各地方卫视在黄金时段内,每周播出娱乐节目不得超过三次,这项规定被称为“限娱令”。
翻开清朝历史,在字里行间中,笔者发现大清王朝也有“限娱令”,有清一代,政府为了教化人心,采取一些如禁戏、改戏等限制娱乐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启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清王朝的禁戏
戏曲在清朝娱乐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贫民百姓,都热衷于看戏。
各类戏曲也百花齐放,从清初的昆山腔、弋阳腔到清中叶的四平腔、梆子腔,甚至还有乱弹腔、巫娘腔,到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兼收众家之长,又形成了京剧。
京剧扮相
一时间,茶馆戏园、村头巷尾、船舟之上都开始频繁的搭台唱戏。面对社会上这种文化需求,清朝统治者们不敢懈怠,做出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
首先是对戏曲演出内容的限制与禁止,清朝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一般以男女爱情、家庭关系及替天行道的武打戏为主,而清廷对戏曲内容的标准是“谈忠说孝”,地方戏的这些表现爱情或者武戏的特点,会被政府归为“诲淫”或者“诲盗”。
清廷认为戏曲“诲淫”,会影响人民的思想观念,“近诱男女,败坏风俗”,有伤风化。
戏曲《岳飞》
乾隆帝的上谕这样写道:
现据各省督抚等陆续解到者甚多。因思戏曲本内亦未必无违碍之处。如明季国初之事凡关涉本朝字句自当一体饬查。
至南宋与金朝关涉词曲间剧本往往有扮演过当,以致失实者……亦当一体饬查
乾隆可以说是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剧本审查制度,要求各地官吏认真审查戏曲剧本,着力发现有无需要更改之处,如若难以定论,就需要汇集到皇帝处,由乾隆帝统一把关定夺。
经过乾隆朝的“限娱令”(改戏运动),基本内容积极向上,局部存在“反动”“民族歧视”“低俗荒诞”情节的戏曲都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拔纯提高,脱胎换骨了。
对戏曲演出时间、地点、演出观众的限制
除上述限制之外,清廷对戏曲的时间、地点、观众都做了限制。
一是对于戏曲的演出时间的限制。
乾隆朝开始禁止夜间演出,如果有当街搭台悬灯唱夜戏的,就严惩领头的组织者,“律杖一百,枷号一个月”;对于不监督不负责的地方保甲人士,“重杖八十”。
二是对戏曲演出地点的限制。
康熙时期开始对戏园、戏庄等戏曲演出地点进行限制,明确规定:“京师内城,不许开设戏馆,永行禁止,城外戏馆,如有恶棍借端生事,该司坊官查拿”。
清代戏园子
三是对戏曲演出场所观众的限制。
清廷为了保证八旗士兵的用武之气,禁止八旗官兵出入戏园看戏。除此之外,还禁止官员、女子入场看戏。
结语
百姓喜爱和皇室欣赏极大地促进了戏曲的繁荣,有清一代,在中国戏曲史上是尤为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昆曲盛极一时,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京剧。
然而满清王朝作为异族统治者,必须要严防各种文化思潮,控制民族性格,塑造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满清时代既有戏曲的空前兴盛又有戏曲“精神内核”的衰落。
近代戏曲理论家吴梅说:“余尝谓乾隆以上有戏无曲,嘉道之际,有曲无戏,咸同以后实无戏无曲矣。”满族统治者们制造的文艺的春天,在清朝“限娱令”的影响下是极其短暂的。
参考:
《清高宗实录》、《清仁宗实录》
《饥饿的盛世》张宏杰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