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生局网站最新政策改革情况介绍
2023年3月30日,北京市人社局和卫健委印发最新卫生政策《北京市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作为首都,北京地区的政策改动毫无疑问会逐渐辐射京津冀,乃至全国各地区。
其中的多处改动,一方面符合了当前的国情和行业形势,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卫生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01
重点扶持医学科研
近些年国家开始大力扶持医学科研工作,设置多项医学科研基金,并对标卫生职称健全医学科研工作者的职称。
以医学研究成果、临床研究业绩、决策服务成果等作为评价载体,重点评价科研能力、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业绩贡献等方面,强化对研究人员原创性、价值性、专业性、系统性的评价
热爱科研的高学历医学人才可以选择进入科研领域,对具备卫生类相应专业博士学位、达到相应卫生科研职称基本标准条件的,可以申报副研究员职称。
如果后续想跨系列晋升,在取得中级职称满5年后,可以再申报卫生技术系列副高级职称。
02
基层卫生职称单独评审
对于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单独制订高级职称基本标准条件,重点评价其服务基层水平、接诊量和解决基层实际问题能力,突出实践和实操能力考核,将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专题报告与病案分析,新技术新项目推广与应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次数,健康档案管理数以及履行相应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处理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工作情况作为职称评价重要内容。
03
健康科普愈发重要
加强健康科普机制化建设,将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工作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内容。
实行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将代表性成果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内容。代表作可包括项目报告、研究报告、技术报告、专利、专著、病案分析资料、医疗卫生新技术推广使用报告、临床试验和成果转化报告、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急处置情况报告、卫生标准、技术规范、科普作品、论文论著等。
破除唯论文“一刀切”倾向。强化对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科研要求;适当降低对二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科研要求;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不做科研硬性要求,作为加分项。
04
职称晋升追求公平
大数据根据申报人的岗位职责,实时抓取门诊量、手术量、住院服务、医德医风、诚信档案等核心数据,通过智能分析与比对,作为职称评价的重要依据。
建立远程评审、远程答辩、远程会议等信息化模块。卫生职称评审专家库纳入全市职称评审管理系统,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职称专家库管理和评审全流程监管。
编外人员申报职称时推荐和晋升标准与编内人员一视同仁、统筹考虑。
05
促进医防融合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院前急救机构和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专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副高级职称前,完成医防融合交叉培训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培训时间计入医务人员到农村基层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时间。
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学习掌握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每人每年学习不得少于20个学时的要求,在职称答辩评议中考核申报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现场考核内容之一,并作为职称晋升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之一。
06
中医规范化
重点突出中医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业绩,把是否做到中主西随、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主要评价内容,以中医药理论掌握程度和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处理疾病的实际能力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推行中医药人才分级分类评价模式,将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等中医药毕业后教育与职称评审工作相衔接,全国或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取得出师证书后,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申报晋升职称。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