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坡的传奇历史与文化
四
博望坡是一座桥的历史,这座桥叫张骞桥。
这座桥不知何时所建,也不知道修了多少回,就像这里的人一代代存在一样。但我知道这座桥始终与大汉王朝有关,与张骞有关。我少年时上博望老街上初中,总要路过这座桥,青石铺就的路,车辙深深;青石雕刻的桥栏,古色古香,尤其是雕刻的十八罗汉,小巧玲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常常让在此驻足的我流连忘返、不舍离去。那时,我们叫这座桥叫敬德桥,传说是由唐代的尉迟敬德所监修。那时我就疑惑,桥上为什么要雕刻这么多小和尚呢?如今想来,也就是和张骞带回来的小“金人”有关吧。
如今我们叫这座桥为张骞桥,为十多年前所改建,桥面依然是过去的青石板路,依然车辙深深;桥栏上的雕刻却换成了张骞出使西域图。原先桥头上清代所立的那块“张骞封侯博望处”的石碑,也被挪到了张骞祠的门口。张骞桥为两孔桥,主体基本上是明代改建时所留,桥体由诸多汉墓里出土的汉画像石和石磙筑成。张骞桥简直就是一座汉画像石的宝库。到桥下面欣赏一幅幅汉画,就像欣赏一件件难得一见的宝物,这让专家们十分兴奋。
这些汉画,有的是花的形状,有的是花瓶的形状,有的是几个人捕杀羊的形状,有的是两只虎相斗的形状,有的是马奔跑飞腾的形状……尤其是在桥北东边的龙头下,有一幅两匹马向西飞奔的汉画,前者肥大尾长,显得异常笨拙;后者精悍灵动,身上带翅,马头高昂,四蹄遒劲有力,似乎是腾空而起,蹄不着地,呼呼生风,如风驰电掣。想必,前者就是中原的马,后者就是西域的天马。天马,天马行空,来无影,去无踪,正是大汉王朝最为需要的战略物资啊!这是大汉王朝的梦想,也是后来若干个封建王朝的梦想。
张骞桥居于博望古城的正中,桥下是一条叫白条河的河流。我的少年时代,这里还是沟满河平、清水悠悠南流的景象。如今的白条河却河道干枯、滴水不见,宽阔的河道里长满了青草,河岸两边长满了高大的杨树,桥南边不远处的河道里散落着一些碎石条,显得有几分落寞和荒凉。从汉代时就开始初具规模的博望城,依白条河而建,因了这条河水的流淌滋润,这座城市定是灵动而富有生机的,颇有几分“小桥流水人家”的韵致。
博望坡上的大汉风云,是一幕因了张骞而贯通中西、华夏崛起的丝路壮歌,也是一场因了刘备抑或诸葛亮而频出妙计、鼎立三国的智慧绝唱。大汉王朝的历史风云、厚重文化、传说故事和诸多瑰宝,在此安静地沉默、沉寂、沉睡了许久,它们也终将被新时代的洪钟大吕所唤醒,并重现大汉辉煌!
(张中坡,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作家群骨干作家,方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