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最便宜的公用电话亭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蒋文婕/文、图、视频
“上海的街头为什么会新增电话亭?还有人用吗?颜值倒是很能出片”近日,某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晒出在上海街头的新发现。公共电话亭堪称是城市街头的守望者,在上海,公话亭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通信供给能力相对不足的年代,公共电话亭承担着人们交流沟通的重任。但是随着移动通信和数字网络的飞速发展,公话亭日渐被冷落,在国内外很多城市,公话亭已是无人问津。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街头为何还会出现新的公共电话亭?它们身载何种新功能?记者带着和网友们同样的疑问走上街头,寻找这些“复活”的电话亭。
// 问题 //
功能能被维护好吗?使用率和普及率够不够?
“确实是个暖心便民的设施,但是它的功能能被维护好吗?”社交平台相关帖子下,一位网友发出了这样的疑虑。
据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观察,服务中心旁的武定路数字公话亭点位日常使用频率并不算低,“平均每天大约会有10个人来用,基本都是来打电话。”在该点位记者等候了一个半小时,这期间公话亭迎来了2位使用者,都是住在附近的老年人。在他们使用完通话功能后,记者上前询问老人们是否使用过其他功能,一位老人表示“刚建好的时候好奇尝试过一次叫车的功能,万一哪天找不到路可以用。”另一位老人则向记者示意该公话亭的无线和有线充电的功能均无反应。
记者随后又来到愚园路,这条路上数个翻新的电话亭里都有路人或环卫工人正坐着休息、充电,更有年轻人将外观时尚的数字公话亭作为拍照出片的道具,里里外外拍个不停。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路过的市民,大多数人都表示每天路过但却并不了解新版的数字公话亭有哪些新的功能,“经常看外立面的图标会有一些印象,但是从来没用过,所以印象不深刻。”同时记者注意到,虽然外观焕然一新,但有些自带电子屏的数字电话亭却处于“黑屏”的状态,一键叫车、地图导航等功能无法正常使用。
针对数字公话亭的功能维护和使用率问题,记者咨询了上海电信、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据悉,维护团队每两天会对公话亭进行一次大范围检修,发现功能失灵都会及时处理,但“黑屏”状态一般是因为后台监测到公话亭的屏幕受到了异常信息攻击,采取了一键关停的应急措施。在采访后的第二天,记者再次来到愚园路,发现前一天黑屏的数字公话亭已恢复正常使用。
针对记者提出的“除了通话功能,其他功能是否存在使用率低且在市民面的普及率不够”问题,上海电信提供了一则后台统计数据,在3月,上海市民使用数字公话亭一键叫车功能平均每周有20至30次,“实际能够在市民需要时派上用场。”上海市经信委的工作人员则表示,目前已经通过主题活动带动推广、深入社区宣传的方式让这个搭载了数项便民功能的数字公话亭被更多市民所知,但只有真正使用了才会切实感受到它的好处,“更多的是应急,解燃眉之急,平时想不起来用没关系,需要用的时候立马就能享受到它带来的便利,这就是它存在的意义。”
// 讨论 //
公话亭在现代都市里存在的价值
“是否还有必要出现?”是社交平台上关于“公话亭复活”产生的沿伸讨论。据上海电信介绍,上海目前正在进行老旧公话亭拆除改造工程,截止2020年上海市存有5000多个老旧公话亭,到2022年底已经只剩下2600多个,后续还将继续进行改造和布点优化。
有些网友认为公共电话亭在移动通讯工具高度普及的时代下已经完全没必要出现。在小红书等分享平台搜索“电话亭”,出现频率最高的内容类型是“如何用电话亭拍出复古感大片”;上海街头最常见的红顶的开放式电话亭配套银色/橙色电话机,拿下听筒却发现它们大多数都在“维修中”;许多封闭式的电话亭已经成为了无家可归人士短暂的落脚点……公话亭最基础的通讯功能看上去似乎因为日常使用频率太低而正在被人遗忘。
但在更多人看来,公共电话亭在如今的现代都市里依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南京路步行街的特色薄荷绿的开放式双机位电话亭,经历风吹日晒变得斑驳破旧,但依然能免费拨打国内电话30分钟;上海市区复古怀旧的红色老式封闭电话亭拥有5G wifi的“超能力”,往往能够解救手机无网络的路人。依靠数字技术赋能搭载便民服务的新型数字公话亭,更是不折不扣的生活数字化转型惠民之策,体现了一个城市在细微处的温度,“15分钟生活圈”可以查询周边医院、营业厅、景点的位置和介绍,“3分钟免费通话”可以保障市民的紧急通信需求,“免费充电”服务为过往行人解决燃眉之急,另外还有“手语12345”为特殊人群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小小一座数字公话亭,俨然是上海服务老年人等数字弱势群体、协助其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的载体
2020年开始,上海电信开始在一些区域的公话亭加装5G小微基站,据上海电信的工作人员介绍,未来也会尝试在新版的数字电话亭上搭载,保障通信畅通。同时为保障数字电话亭充电功能及电子显示屏的正常使用,还会尝试在屋顶设置太阳能板,提供公话亭部分用电。
除数字公话亭之外,上海的老旧公话亭还有很多“新变身”,擦亮城市的风景线,增添城市的艺术感淮海中路沿线的6座“悦读亭”,早在2018年就已投入使用,依然保留至今;新华路上,红色电话亭变成了一座座mini新华书店,暖黄的灯光传递着城市的文化温度,阅读真正进入到了街区的开放空间……在上海,公话亭一直与时俱进,转变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角色,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蒋文婕/文、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