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美容(西施美容汤有用吗)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西施美容(西施美容汤有用吗),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让我们看一看。
● ● ●
《永乐大典》为我国明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为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修纂而成,约于永乐五年(1407)定稿,至次年冬抄写完毕。
?永乐大典——全书正文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总字数约 3.7 亿字。
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八千余种,堪称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虽屡经劫火,至今留存下来的不过数百册,但其中的资料十分珍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在目前存世的《永乐大典》残卷中,于“花”、 “妆”、 “油”等条目下保留了相当一部分美容用医方。这些医方不仅体现了中医药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方面,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
一、所录美容医方的来源
追求美丽是人类的天性,美容之术大抵在人类进入文明时期前就已产生了。中医药在美容中的应用源远流长,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有“治面疱 黑 干 黑发秃身臭方”的专篇,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作燕支(即胭
脂)、香泽、面脂、手药、紫粉、白粉之法,唐代《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中皆收录了魏晋以来大量美容美发的方剂。
?古代面脂
亦有以黄柏皮、土瓜根、大枣所制的孙仙少女膏,可洗面、洗浴通用。除清洁、滋润用品外,即是有修饰作用的粉妆类。最简单的如唐宫迎蝶粉,即是净粟米研粉,用时以水调之,亦可掺和花粉香料,作香熏用。又有玉女桃花粉、钱王红白散。前者用益母草烧灰火煅,调和煅石膏、滑石粉、蚌粉、胭脂和麝香,可去风刺、滑肌肉、消瘢点;后者用白及、石榴皮、白附子、冬瓜子、笃耨香,法酒浸后涂面,可使面容盈润。书中还载有画眉集香丸,即用麻油浸灯芯烧后凝烟,调入麝香,用以画眉。
上述美颜类方剂多由三类药物组成,一是溶媒或赋形剂,如鹅脂、麻油、黄蜡、枣膏、米粉或其他粉剂,多兼有润泽或修颜作用;二是香料药物,常用的如麝香、藿香、甘松、茯苓香、笃耨香等,一般不伤肌肤又有治疗作用,如甘松“主黑皮 黑 干 黑 曾 ” (《本草拾遗》);三是治疗性药物,如黄芪、赤芍、地黄、黄柏、益母草、白及、石榴皮等,或益气养血,或活血清热,或收敛利湿。值得注意的是,太真红玉膏中含有“轻粉” (即**的粗制剂),此类含汞或铅之品,如朱砂、水银、胡粉、密陀僧等药物,短时间内可明显祛斑嫩颜,自《千金翼方》以来,一直应用在美容药方中,但长期使用,不啻饮鸩止渴,应尽量不要使用。
?唐代 面花
4. 治疮疡类
宋代以来,随着缠足陋习的兴起,缠足用及治疗缠足后果的方剂也被列入“闺妆”的范畴。如西施脱骨汤,即是用乳香、杏仁、朴硝、桑白皮等药熏足浸洗,使足软易缚。太乙灵应膏以露蜂房、杏仁、蛇蜕、玄参、黄芪、虢丹、乱发、麻油等熬制而成,外贴治疗妇人臁疮。金莲稳步膏和玉屑飞云散皆用治脚趾肿烂痒痛。前者由黄柏皮、黄连、荆芥穗、黄丹组成,清热利湿,消肿敛疮;后者用煅石膏、滑石、枯白矾研末,收湿敛疮,亦治妇人阴汗。又有主治足部肉刺的削刺金刀散,先用刀削去肉刺,用石灰末、糯米、乌头、硇砂、黄丹,枣肉和贴。观此类方剂即知缠足危害之甚,但也不需一概弃之,可辨证应用于腿足部的疮疡类疾患中。
三 、 《永乐大典》残卷所录美容医方的意义
《永乐大典》残卷所录美容医方的意义从医药学发展的角度看,美容医方体现的社会性价值大于其治疗学意义。这类方剂或产品的使用范围和流行程度,一定意义上反映着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价值取向。在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历史时期,如唐、宋、明的繁盛之时,皆有大量美容医方的记载,甚至专著的出现,如约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由著名文士胡文焕编著的《香奁润色》一书,收录了百余首美容医方。尤其是自宋以来,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小手工业的兴起,大量丸、散、膏、丹类成药在药铺中售卖,以保养为主的美容养颜类医方也逐渐从医药中独立出去,形成专门的一类产品,不用经过专门的辨证论治过程,即可自行使用,甚至成为市民的日常用品或社会的流行时尚。这也是美容医方未被《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等大型医书专列,却被收入《事林广记》等日用百科类书籍的原因。
以往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美容医方往往没有得到重视。如《永乐大典》残卷中出现的 20 余个美容医方,大多未被《中医方剂大辞典》所收录,即便是收录者,也是引自《本草纲目》等书,未点明方剂的最早来源。而传统美容医方作为专门用途的一类方剂,理应得到进一步的整理研究,其对于中药方剂的开发及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有着一定意义。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