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去后不再见
与君离别战两地,再见绿杨三月时
——武昌医院ICU军地医护协同抗“疫”书写“战友”深情
■中国军网记者 高辉 马嘉隆
通讯员 孙庆秀 苏培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武汉开始向神州大地蔓延。中国人民解放军临危受命,除夕夜犹如神兵空降武汉。此役,奉命驰援武汉的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军医宋立强与武昌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主任徐亮并肩“战斗”了一周,短短的一周时间让两个素昧平生的人成为至交“战友”。
△宋立强与徐亮的微信聊天截图。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了他们的微信聊天,话不多、情至真。字里行间,点点滴滴,都是对彼此安危的关切、对诊疗工作的负责。微信里提到的“八床”,是一位78岁的女性重症患者,有高血压、陈旧性心梗及心功能不全等病史。入院后遵循指南综合治疗4天后,老人呼吸衰竭越来越重,不得不佩戴无创呼吸机,吸入氧浓度几近100%,但病情依旧不断恶化,甚至出现双手乱舞的谵妄症状,已经出现气管插管的临床指征。
△1月28日,宋立强询问患者主观病情。中国军网记者高辉摄
紧要关头,宋立强与徐亮反复研讨病情,大胆打破常规调整治疗方案。第2天患者的吸入氧浓度就降至70%,呼吸困难显著改善,第5天患者便彻底脱离呼吸机。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结果。随后他们根据这个案例的经验,就以后救治重症患者做了深入探讨,并发动全科室共同学习研究,力求找到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他们都具备认真细致、规范严谨、敢打硬仗的共同品质。所谓英雄惜英雄,战“疫”一线,小小口罩是维护医护人员安全的最后屏障,他们却彼此挂念相让,尽显战“疫”英雄们的大胸怀、大情义。
△宋立强(左)与徐亮(右)查看患者肺部CT。中国军网记者高辉摄
采访中徐亮表示,军队医护人员的到来,让整个病区的病人情绪得到了稳定。徐亮感慨:“部队医生们的工作非常严谨,他们会仔细阅读病历,床旁认真诊查病人,就治疗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和我们一起讨论,总结诊治规律。”
△军地医生集体商讨治疗方案,并下医嘱。中国军网记者高辉摄
医疗队的年轻护士们也让徐亮主任非常感动,她们都是父母眼中的小公主,在疫情面前却能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这份责任,她们穿梭于病房的忙碌身影给了病人极大的慰藉。武昌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黄娟表示, 她特别感谢医疗队在大年三十辞别亲人来到武汉,给予他们支持。是军队战友的接手,才让自己的护理团队能够休整片刻。
△一颗小橘子也能温暖患者的心。中国军网记者高辉摄
△武昌医院的呼吸治疗师给医疗队护士讲解仪器操作规程。中国军网记者高辉摄
△军地医生戮力同心,共战“疫魔”。中国军网记者高辉摄
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解放军!在一片点赞声中,宋立强由衷地评价徐亮所带领的武昌医院重症监护室团队:无怨无悔,精神可嘉,是真正的英雄。
战“疫”一线,军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团结协作的事例还有很多。不仅是在重症监护室,在放射科、在检验科、在其他病区,同样在上演着军地同心、共同战“疫”的动人故事。
2月初,联勤保障部队所属医院抽组950人,先期抵达的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三支医疗队450人纳入统一编组,承担起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徐亮兄弟,我及医疗队已经进驻火神山医院了。”一到驻地,宋立强向徐亮发了信息。身在两地,心在一起。宋立强依然关心着武昌医院的患者病情,徐亮依然记挂着宋立强团队的生活、安危。他们是战友,互相支持、互相关心。他们是英雄,惺惺相惜、忘我付出。彼此间,没有豪言壮语,只是殷殷叮嘱和细细关怀。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在疫情汹涌的关头,部队官兵闻令而动、逆向而行,军地白衣战士齐挽手臂,用血肉之躯铸成了钢铁长城,来护佑国人安宁。
军民一心,胜利可期。共赴危难,合力战“疫”,点点滴滴的战友情谊终将汇聚成一束动人的耀眼光芒,历久弥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