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经济圈发展机遇与挑战

本文来源王诗成专著《海洋生态经济路径研究与实践》上册渤海经济圈发展机遇与挑战

渤海经济区于 1986 年成立, 经济聚合一直停留在研究探索阶段, 实际进展较慢。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该区域经济聚合与合作的条件日臻成熟, 已成为继 “珠三角” “长三角” 之后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区域。 在 “珠三角” “长三角” 经济圈、 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整合的带动下, 渤海经济圈即渤海三角圈的一体化整合也提上日程。

一、 渤海三角经济聚合与区域合作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潮流, 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区域性实践。 建立在地缘经济或地缘政治基础上的一体化发展, 由于其具有优势互补、 成本降低、 聚合效应和整体福利提高的特点, 促进了国际以及国内区域间的一体化加速发展。 由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全球化, 因此区域越聚越大是发展趋势。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体化加速发展的特征, 区域范围呈扩大之势。 我国沿海大区域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 先后出现了两次浪潮: 第一次是 “珠三角” 的发展。 1979 年, 广东成为改革开放 “试验田”, 国家批准深圳、 珠海、 汕头成立经济特区, “珠三角” 依靠开放的优势和临近港澳的条件, 加快了发展步伐。 从 1980 年到 2000 年, “珠三角” 地区一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珠三角” 经济圈的形成是 “珠三角”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 随着经济贸易合作的发展, 一个包括香港、 澳门在内的 “大珠三角” 经济圈正在形成。

第二次浪潮是 “长三角” 经济区的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 中央作出开发、 开放浦东的决策, 以浦东开发、 开放为契机的上海和 “长三角” 的崛起就成为整个中国经济开放和发展的第二波。 “长三角”吸引世界各地的资金和技术, 开始了新一轮的联合, 极大地提高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随着整合发展, “长三角” 所含的三省市 16 个城市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圈, 成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城市群和经济区。

跨入新世纪以后, 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 掀起经济区和城市群整合发展第三次浪潮的条件已经成熟。 在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全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潮流不可阻挡, 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迫切要求, 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从我国沿海经济社会的发展来看, 在 “珠三角” “大长三角” 更加协调发展之后, 充分利用日本、 韩国的产业转移和一切国际有利条件, 加快东北亚经济圈、 环黄海经济圈中我国最大城市群和经济区即渤海三角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 是新的趋势和新的方向。 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下的必然趋势。

二、 渤海三角地区发展面临经济聚合的严峻挑战

渤海三角经济圈, 是从全国、 东北亚经济圈、 环黄海经济圈、 太平洋经济圈的更大视角提出来的。 自然地理和行政单元涵盖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辽宁等省市的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 该地区有三个基本的经济板块, 一是京津冀, 二是山东半岛, 三是辽东半岛。 北京和天津居中心位置,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是两翼。 渤海三角经济圈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有漫长的渤海、 黄海海岸线, 海洋资源、 区位优势突出, 港口星罗棋布, 有天津、 大连、 青岛等大开放港口, 并有得天独厚的人文、 科技、 旅游、 经济资源。 沿海分布着众多的城市, 产业和人口集聚。 该区域的三大板块虽然有些松散, 但基本具备了形成大区域城市群和经济圈所必需的发展条件和地理区位优势。 该区域 GDP 已超过 3 万亿元, 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渤海三角经济圈加快聚合步伐走上一体化发展道路, 使三大板块今后的发展在资源互补、 产业关联、 经济开放和主体地位等诸多方面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 经济优势的挑战

现阶段渤海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 最大的贡献因素是物质资本 (资源和基础)、 知识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该地区有三个基本的经济板块, 一是京津冀, 科技优势较为明显; 二是山东半岛, 农业、 工业基础与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较明显; 三是辽东半岛, 工业制造基础有传统优势。 渤海三角地区客观存在的这种生产要素结构差异和发展模式的差异, 为整合资源、 实施协作、 互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互补可以形成集聚效应或乘数效应, 但也会引起板块一般优势的丧失。 这是在经济聚合中需要正确面对的必然现象。

2、 产业体系高级化的挑战

渤海三角地区的发展从总体上判断, 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 并逐步向后工业化社会发展。

这一关键时期的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 产业体系正在产生新的变革。 其中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升高,产业内涵也有了新的提升。 特别是在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新形势下, 产业结构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 环渤海地区走一体化之路, 必然按照产业关联的规律, 在信息化带动下实现传统产业体系的变革, 这就必然会对山东的传统产业体系产生较大的冲击。

3、 经济开放度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是开放的, 必须靠通过与外界的信息、 能量交换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开放有主动与被动之分。 产业结构和经济特征呈低水平, 是低层次的开放; 产业结构高级化, 是深层次的开放。 只有谋求深层次的开放, 才能争取主动。 渤海三角地区实现经济聚合, 必然要求改变原有的限制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性因素, 必然要求扩大开放度, 逐步淘汰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 这也会对区域内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4、 “龙头” 地位的挑战

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体化发展会使原有资源集聚与扩散的空间格局重组, 原有的 “核心—边缘” 结构转变为新的 “核心—边缘” 结构, 导致原有网络系统的变化。 在信息化条件下, 进入知识经济门槛早或后劲足的区域, 它的发展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呈加速度发展, 最终确立其所处枢纽和主干信息节点的地位。 凡是跟不上信息化潮流的区域, 则一步落后, 步步落后。

三、 加强渤海三角地区经济聚合与经济合作的思路选择

1、更新思想观念, 在经济聚合中寻求经济互补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 各板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经济体系和格局, 当 “龙头” 不当附庸的思想也随着格局的形成而发展, 这种格局和壁垒思想的形成已经影响聚合的推进。 应当看到, 经济聚合是开放经济的必然趋势, 区域经济要提升, 必须利用一切资源促进经济互补。 各板块必须借助外力, 在更大范围内实行经济开放和融合才能加快发展。 北京是我国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和金融中心, 东北已经启动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 三大板块不论哪一板块要寻求新的发展, 都必须借助另两大板块的助推力量。 在区域聚合中, 都要很好地利用周边的所有有利条件来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 所以, 渤海三角地区所在五省市要改变 “万事不求人” 的思想禁锢, 打破三大板块联系不紧的局面, 加快经济的开放和重组。

2、 加强调查研究, 探索经济聚合规律与趋势

为了谋求聚合中的双赢和多赢, 必须切实掌握渤海三角地区各经济板块的经济现状、 产业布局、 资源优势、 投资环境等基本情况。 这是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的重要前提条件。 知彼还要知己, 既要摸清家底, 同时又要做好比较研究。 只有这样, 才能借助一体化的活力和潜能助推各板块的变革, 并对今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 发挥独占优势, 构建核心竞争力

在渤海三角区的经济聚合发展中, 按市场经济运作, 关键是发挥好各自的独占优势, 构建核心竞争力。 要认真区分比较优势的独占性和非独占性。 不具有独占性的比较优势, 容易受到其他板块的竞争挤压, 会在动态中发生转化。 只要各地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注意在独占优势的基础上构建有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 就能保持核心竞争力, 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4、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谋求聚合效应

在渤海三角经济聚合发展中, 注重资源优化配置, 实施多方面合作, 就可以取得更大的聚合经济性。 聚合经济性包括的内容很多, 包括规模经济性、 范围经济性、 外部经济性、 生态经济性、 循环经济性等。 要努力探索合作之路, 促使区域内有限资源优化配置, 发挥出最大效益, 形成聚合经济性。 要注意产业对接, 要搞好三个整合: 资源整合、 产业整合、 企业整合。 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整体优势, 形成三龙共舞、 协调推进的局面, 强化作为全国第三经济增长极的功能和作用。

5、 探讨有效的组织与制度机制, 以协调机制应对竞争

实现区域经济聚合与合作, 必须有体制上的保证和制度安排的配合。 组织性、 制度性是一体化的重要特征。 既然渤海三角区域一体化在中国沿海现代化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那么就要认真研究有效的组织与制度机制问题。 从 “长三角” “珠三角” 的发展以及国家之间的一体化 (欧盟、北美) 发展来看, 区域协调机制能否协调区域间的竞争问题是难点。 要实现渤海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必须前瞻性地探讨竞争中的协调、 协调机制中的竞争问题。 这也是区域经济整合的大课题, 必须做出科学选择。(2009 年)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