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号导弹驱逐舰的历史、技术特点及未来发展
#头条创作挑战赛#
#2022生机大会##在头条看见彼此##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历史开讲#
当太平洋战争进行到1943年时,由于盟军飞机和潜艇的越发活跃,日本本岛到太平洋上各岛的海上运输补给线频频告急,日本运输船队在海上遭遇空袭和潜艇攻击导致日本商船的损失数字呈几何状态增长,导致对护航舰艇的需求剧增。而旧日本海军现有的甲型海防舰数量已经不敷使用,因此,焦头烂额的日本军令部要求在甲型海防舰基础上设计一型简化版的海防舰,要尽量减少造舰资源的投入,以便在短时间内可以大批量建造。在能够满足执行护航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设计,节省舰体规模,要求可以让没有军舰建造经验的民营小型造船厂也可以进行建造。
舰政本部在接到军令部的命令后立即在甲型“鹈来”级海防舰基础上于1943年3月开始着手设计新型海防舰,当年6月就拿出了设计方案,设计代号为“丙”型海防舰。新舰保留了“鹈来”级后置式六角形粗短烟囱的总体布局,为了节约成本而进一步简化结构。排水量从1000吨大幅度压低到了800吨左右,因为750吨级别的“测天”级敷设舰(布雷舰)尚能在恶劣海况下航行在台湾海峡。
甲型“鹈来”级海防舰
与此相适应的是,丙型海防舰全长67.5米,水线长66米(比甲型海防舰少了10米),宽8.4米(比甲型海防舰少了将近1米),吃水2.9米,基准排水量745吨,公试排水量810吨。为了最大限度简化工艺,丙型海防舰的构造设计彻底简化,舰体外观尽量不采用曲线,尽量采用直线条,建造工艺也改为简单省事的焊接建造。舰体内部也按照“战时标准船”的做法最大限度减少了水密隔舱,各舱室都采用大空间布局以减少施工量和材料消耗。
考虑到当时日本国内舰船主机的供应不足,因此丙型海防舰采用了两台当时尚有一定库存量的舰本式23号乙型8缸柴油机(柴油机低速性能好,适合为低速船队护航的二线护航舰只使用),单台功率950马力,载油量106吨,最高航速16.5节,在14节经济航速行驶时续航力为6500海里。作为战时应急生产的低端产品,丙型海防舰居住性也奇差无比,通常不承担远洋航行任务。
丙型海防舰的火力配置为2座单装十年式120毫米45倍径高炮,呈中线安装于舰首舰尾,其中舰首的主炮拥有防盾;副炮为两座三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射机关炮、安装于烟囱两侧甲板室顶部延伸到两舷的平台上;后期为了应对盟军强大的空中力量而又分别在艏楼末端两舷和舰首舰尾甲板室顶部延伸平台处增加了两座双联装和两座单装的同型高炮。
为了应对无处不在的美军潜艇,该级舰还配备有1座位于舰首甲板室延伸平台上的80毫米反潜迫击炮和12座位于舰尾主甲板的深弹投射机,备有120颗深水**,并配套有类似声呐功能的水听设备,全舰编制136人。
丙型舰没有舰名,以奇数编号来命名,因首舰编号为第1号,故又被称为“第1号型海防舰”,从第1号开始一共建造了53艘。其中第41艘被命名为第81号海防舰,1944年12月15日在舞鹤海军工厂下水,1945年1月25日竣工,因为此时日本已经日薄西山,残存的军舰大都龟缩在日本内海苟延残喘,外加本身也是个不满千吨的小不点儿,所以得以在盟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下幸存到了战争结束。
日本投降后,第81号海防舰解除武装被改装为“特别输送舰”,负责运送日本残兵和侨民返回日本本岛。1947年8月20日作为第三批赔偿舰被赔偿给中国,8月30日抵达青岛被国民党海军接收,暂定名为“接22”号。
由于当时国民党海军不缺军舰,没有额外的舰员留给这种老舰,因此该舰只配备了寥寥数名保管官兵后被列外保管舰,1948年5月1日该舰改名为“黄安”,舰名取自湖北省黄安县(因该县走出了秦基伟、韩先楚等上百位将军被改名为红安县),编制列在海防第一舰队,舰种定为护航驱逐舰,由青岛海军船厂进行维修并加装武备。动力的整备工作比较顺利,但是武备的安装却很滞后,到该舰起义前仅在艏楼末端两侧平台上各装了一门日制九六式25毫米单管高射机关炮,另外在舰桥前部平台和后部甲板室延伸平台上各安装一挺日制九三式13.2毫米高射机枪。
继承沈阳舰舰名的115舰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745吨
满载排水量:900吨
全长:67.5米
宽:8.4米
吃水:2.9米
动力:2座23号乙型柴油机,双轴推进,1900马力
航速:16.5节
续航力:6500海里/14节
武备(1950年时期):B34型100毫米单管舰炮2门,70-K型单管37毫米机关炮3门,96式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3座,БМБ-2深水**发射炮4座,深弹投放轨1条。
本厂长绘制的第81号海防舰侧视图
本厂长绘制的接22舰侧视图
本厂长绘制的黄安号护航驱逐舰侧视图
本厂长绘制的沈阳号护卫舰二视图
本厂长绘制的沈阳号水声调查船侧视图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