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作文大赛参赛者指南
从哪儿知道《新概念作文》已记不得,我妈买了一本放在我书桌上。那是1999年暑假,对于一个喜欢文科的孩子,这是一个出路。当时不懂,觉得获奖者写作水平太高,自己差距太大,没有试一试的勇气。
如果参加,即使没有入围复赛,也会找到差距。如果能进入复试,会是很大的鼓励。《新概念作文》十年,如要说句话,希望今天的年轻朋友有勇气参加大赛。初赛和复赛和你同场竞技的是全国的同龄人,这是一个很高的平台,可以结识朋友,思路也许从此打开。
《新概念作文》每一年都有传世之作,如《我不是女权主义者》《东京爱情故事》《薏湄》《风里密码》《我的浪漫,历尽沧桑》《比喻、鹅卵石及才华横溢》……。第一届出了不少牛人,第二届整体水平最高。
《新概念作文》难忘的文章太多,好文章数不胜数。高中生读《新概念作文》,是必修课。这么多年,还记得刘嘉俊的《物理班》,高中生文章范本。刘嘉俊有好心态,文风清新流畅,像运动场上的400米健将,“莹”已成《新概念作文》的文学形象。文章背后是一个成熟的作者,刘嘉俊在文章中展现出全能的80后,当年《物理班》影响了许多人。
第一届能人辈出。丁妍的《东京爱情故事》让人惊讶高中生如此早慧,同样惊叹金蕾,她的《我不是女权主义者》,上海有如此成熟的高中生。陈佳勇这样的学生,当年是个巨人。当年许人杰那句“新概念无美女”的调侃已过去十几年。
第二届周霓钦的《涉江新编水边的追问》不像高中生所写,极富文采。李一栗的《半个小时的上帝》让人看到高中生的想象力。甘世佳是成大器之人,很全面,后来走上专业写作道路。他这样描述高中时代:“整个高三阶段写了十几万字的文章,看了二三十本书,做了几十万道题目,出了一本书,长了二十厘米的头发并且染了一次,考了个140分的历史,拿了个上海前几名,混进复旦。”祁又一的《我的浪漫,历尽沧桑》写得很有魅力,后来他成为乐评人。
第三届的岑孟棒最具个性,后来不写了,再也见不到他天才似的作品。胡坚高中出书,把80后引入《愤青时代》。刘胤之的《薏湄》是经典之作,小小年纪构思这样一篇小说,最有价值作者。
第四届的天才是蒋峰,《比喻、鹅卵石及才华横溢》超越其年龄。刘卫东是这届的明星,可以当作家,很有志气。
河南学生参赛者少,只知道王阁炜和商华鸽。王阁炜现在上海,自称“过气文青、苦逼死翻、科幻宅”,商华鸽现居厦门,摄影师。
工作以后,就不再看《新概念作文》。但我相信,许多心怀希望的年轻人从大赛走出小城,寻求发展,获得更大天地。每个入围复赛的人都能从中受益,每个投稿参赛的人都是勇敢者和聪明人。
早已不是学生,当年一个念头也是从《新概念作文》产生,“专家级学生”,从陈佳勇而来。
多年过去,依然会想起《新概念作文》,想起前几届那些作者名字,也会想起自己。最后我想说,中学生朋友,参加新概念吧,这是你的时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