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务处服务指南

大洋网讯 火热的暑期来临,广东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同样正在火热进行。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数据显示,本省超30万考生能上本科。记者从湾区各大高校了解到,与往年相比,今年考生们可选择的新专业和学科明显增多,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需求紧密结合的新兴专业受到欢迎。

今年2月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炉,提出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这对粤港澳大湾区新兴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储备提出了迫切需求,也为高校在重点领域的产业设置上指明了方向。

记者近日从湾区各大高校了解到,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等多所广东知名高校,紧跟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新兴产业的发展风向和机遇所设置的新专业,成为2019届高考毕业生的热门选择。湾区高校齐齐布局世界前沿科技、发力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业、智力和人才的协同集聚效应已经初见雏形。

广州:

顶尖学者打造

世界前沿学科

广州的高等教育实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名列前茅。拥有以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为代表的众多高校,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位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2019年,广州一众高校均有新增专业,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制药工程、生态学专业、智能制造等。其中华南理工大学更是新增广州国际校区,组成国内两院院士和发达国家院士在内的全球顶尖学者领衔的科研教学“梦之队”,新增专业的特点可以用强交叉性来形容。业内人士表示,湾区高校新增的学科布局靠拢世界科技前沿,突破传统学术组织架构,加强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务处服务指南

深圳大学

深圳:

设新专业服务大湾区发展

深圳近年来培育多所本土创新型学校,并通过跨地域合作引入全国乃至国际名校,一直在弥补高教、学科和基础创新的短板,今年政府财政投入将增加至近180亿元。学生们可以在深圳的高校选择机械、材料、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机器人、虚拟现实应用技术等多个新兴和热门专业,体现了深圳的产业特色。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我们的毕业生90%都在湾区内就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我们做了认真的研究,学校发展将结合纲要,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和策略。”

李清泉介绍,在专业设置上深圳大学根据纲要进行调整。近年来,深圳大学已经关停和缓招了16个老旧专业,同时新增了金融科技、数字媒体艺术等多个新专业。

“比如从去年开始,深圳大学设置了金融科技专业,就是为了适应大湾区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当前大湾区,特别是深圳前海等区域的发展,对金融科技发展有迫切需要。该专业得到了学生家长的高度认可,录取分数线非常高。”李清泉对记者透露:“以前我们主要把工作重心落在深圳,现在随着大湾区发展,我们也在调整,今年深圳大学提出要在东莞、中山、珠海及河源建立湾区研究院,加强大湾区内各个城市的联系和合作,把深圳大学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辐射到更广范围。”

拥抱新专业探索智能未来

金融科技实验班大一学生王鑫对记者表示:“当初选这个专业,是因为我认为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多方向的,而这个专业可以让我追随时代的脚步,做一些还没有人做过的事情,去探索金融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让未来充满便利和智能的元素。”

金融科技课程的学习体验同样是全新的。“班上学习氛围浓厚,一个专业同时拥有几个院的师资力量,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很好。”王鑫介绍,该专业课程平时使用原版教材全英文教学,拓展了视野。

“金融科技要拿金融和计算机双学位,本身课程量很大,一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不过经过一年学习逐渐找到了方法和自己的兴趣所在。”王鑫透露,目前他在计算机和数学方面的课程成绩均为A级及以上。虽然才大一,但他已经对未来有了规划:“大二大三考托福和GRE,毕业后出国深造。”

王鑫也认可选择金融科技专业具有就业优势:“金融科技这个专业,将被授予计算机和金融双学位,就业和深造都拥有更多的机会,学院也给了更多的对口专业知识资源。”他对记者表示,未来想从事人工智能和金融结合的研究。

东莞:新专业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东莞有着“制造业之都”的美誉,而产业转型升级正在让这座“制造之城”发展为“智造之城”,人工智能、大数据在智能制造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此相关的是,装备制造与电子信息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增大,机器人研发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成为最为紧缺的岗位。 在此背景下,广东科技学院在去年就开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和机器人工程专业。后者主要培养具有机器人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在机器人工程及与其相近领域从事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今年,东莞理工学院根据东莞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也新增了3个秋季招生专业,分别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王志明介绍,学院的专业设置将围绕“服务高端产业”和“服务产业高端发展”两个方向,去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今年下半年,该院将申请精密检测技术和智能终端技术两个新的专业,精准对接东莞高端产业。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务处服务指南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赖忠孝教授:

积极建设湾区急需专业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型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符合大湾区需要的新高校和开办相关新专业都是十分迫切的。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最多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96所)、机器人工程(101所)、智能科学与技术(96所)、智能制造工程(50所)。新增审批本科专业最多的是:人工智能(35所)、网络空间安全(25所)。

广东省教育厅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高等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深化专业建设,大湾区高校积极响应,在国家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关键时期,针对广东高等教育理工科短板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特别是积极建设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专业。

如中山大学新增了航空航天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华南理工大学新增加了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急需专业;包含南方科技大学在内的一大批高校新增了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充分体现了广东高校的使命感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担当。

在建设新专业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量力而行。许多新专业都是国家急需的,都是有社会需求的,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办好新专业,特别要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条件上花大力气,同时还要在学科体系建设上和产业合作上走出一条新路,更好地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缩小粤港澳大湾区在高等教育方面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及东京湾区的差距。

统筹:阮元元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阮元元、童丹、陈治家、李直建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