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阳澄湖大闸蟹的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
蟹膏蟹黄
再过一个月,便是阳澄湖开捕的大日子。现在去巴城,还能抓住“六月黄”的尾巴。人们将提前上市的“童子蟹”一切两半,油炸后再浇上面糊翻炒做成的“面拖蟹”,肉嫩、壳薄,鲜得掉眉毛。
阳澄湖围网
在阳澄湖大闸蟹的四大产地昆山、苏州相城区、工业园区、常熟里,昆山巴城所处的阳澄湖东岸是全湖的黄金地段。根源还是在太湖。太湖水经河网流漫出海,太湖和阳澄湖等附属湖泊的水深也自西往东递减,阳澄湖年均深度一般只有1.5到2米多,浅水缓流有利于螃蟹蜕壳,更充足的光照则适合螃蟹发育,因此东湖水域的产蟹质量往往要比西湖高。
新鲜大闸蟹
由于河口潮汐的影响,阳澄湖地区水网分散,河流多弯曲、交汇。活水周转使得水质含氧量高,滋生了大量的水生植物和小鱼小虾,为大闸蟹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所谓“鱼走深潭蟹走湾”,蜿蜒的阳澄湖岸天然适于蟹类生存迁徙,不规则的河汊里水草丛生,正好符合蟹喜欢隐蔽安全的习性。因为在活水中长大,阳澄湖大闸蟹青背白肚,干干净净,有“清水蟹”之说。
巴城老街
在巴城,买蟹吃蟹是少不了的。老街过去有许多店铺专门做大闸蟹生意,民国时的义隆渔行最为有名。老板毛兆龙向上海“同顺泰”渔行缴纳了8%的手续费,把水产卖进了上海。金秋吃蟹季,义隆渔行每天能收购上四五吨阳澄湖蟹,渔行先要确保品相完好,然后称重分级,最后用红漆写一个“毛”字。这种卖蟹的模式已经和今天差不多了。
秃黄油拌饭
毛兆龙和阳澄湖大闸蟹的成功,可以看到过去江南经济的一个缩影。毛兆龙有自己的轮船,通过江南水网,一路收购到常熟、吴县和昆山石牌等各个集镇,再送往上海销售。为了运输保鲜,毛兆龙与上海“吴顺源”渔行的老板合资创建了“公信冰厂”;为了扶持捕捞生产,毛兆龙又从上海钱商那里借贷资金,免利息发放给贫困渔民。现在长三角城市都在讲“接轨上海”,对于昆山人来说,实在是百余年来再自然不过的事。
肥美
防伪标识
第二个问题,有没有平民价格、帝王享受的好事?有。在阳澄湖边,渔民规格不一、管理不齐的养殖塘被重新改造,建立现代渔业产业园,引湖水养蟹。这种蟹被称为“阳澄湖水系蟹”,同样的水和气候,模拟阳澄湖水下环境,生长条件与湖里几乎没有差别。统一的育种、饲药、监管,甚至让它产量更大、品质更稳定。这也代表了未来大闸蟹养殖的发展趋势。
正仪老街,水陆变化里的青白两味
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大闸蟹、河虾、鳗鱼、“水八仙”等水产是来巴城的饮食标配。而在巴城南部的正仪街道,还有青、白两味特色小吃,吃蟹季之外也会有食客专程来饱口福。
老街老路
百年老店文魁斋见证了新旧铁路时代的交替。民国以来,正仪青团子名传苏沪,春夏之交,来买青团子的食客熙熙攘攘,热闹了整条老街。青团子的“青”取自正仪后山上的“浆麦草”,这是一种只在春天前后才冒头的野草。刚出笼的青团子葱绿如碧玉,油亮似翡翠,清香扑鼻,存放七天不破、不裂,也不变色。
文魁斋的青团子
过去,五月以后浆麦草过了季,文魁斋歇业,街上也就恢复了宁静。近几年,老街人的一种小吃——泡泡馄饨成了“网红”,一个个鼓起的泡泡馄饨飘浮在热汤里,吃着舒坦。一年四季,外地食客络绎不绝,让人依稀想到旧日东往西来的风采。
泡泡馄饨
无论是巴城还是昆山,甚至整个江南,水始终是水乡环境的母体以及水乡人生活的载体:人们生在水乡,住在水边,行于水上,食自水产,通过水路和外界形成交往。水是水乡的灵魂,江南水乡因水而生,其福祸兴衰似乎也因“水”而变,逐渐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归属。昆曲源自巴城,水乡是其温床。
摄影大展海报
水乡人与水乡的故事,永远说不完。8月26日,地道风物团队策划设计的“2019中国户外运动节——水乡户外摄影大展”在昆山巴城巴解园顺利闭幕。此次大展除了“地道风物·昆山”的版块外,更增加了“昆山城市发展70年”、“巴城,水乡明珠”、“科考探险·极限运动”等全新内容,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目光。
摄影大展海报
在“巴城,水乡明珠”展览当中,地道风物将巴城作为独立的地理单元,展现了它的水乡景观、昆曲文化、特色饮食等方面。这里不仅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韵味,更多了些大湖大河的气魄。
巴解园活动现场
今年秋天,来巴城吃蟹的你不妨在此稍作停留,一边吃着大闸蟹,一边感受昆曲文化的魅力,着实是在巴城最独特的体验。
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取自《风物中国志·昆山》
– END –
文 | 端木异、Face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