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哑巴新郎(我的哑巴新郎全本免费下载)
“太君,我是八路军交通员,有重要情报!”
1944年10月,菏泽高庄镇日军据点四五里外的田桥村外,一个日本军官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被一个30来岁的汉子拦住去路。这名汉子的真实身份是八路军交通员,名叫杨虎臣。
半小时前,菏泽敌工部长朱先舟让情报站长杨培芝在圈头村(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交给他一份情报,严肃地对他说:“这是一份重要情报,你一定要送到河北晋察冀军区。”
杨虎臣拍着胸脯说:“放心吧朱部长、杨站长,我一定完成任务。”
“我相信你!”朱部长拍着对方的肩膀说。
之后,朱部长再三叮嘱,目送着杨虎臣离开,消失在视线。
对于这个交通员,朱部长还是放心的。
杨虎臣是圈头村人,他父亲早逝,母亲又常年有病,家里穷得叮当响。
参加革命后,杨虎臣表现很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又是贴标语,又是站岗放哨。
杨虎臣个子很大,身边很棒,小时候还学过武术,游击队长就对他说:“虎臣啊,你这体质是块打仗的料,参军吧。”
杨虎臣摇摇头说:“队长,我不能去啊,我妈常年有病,身边不能没有人照顾,我不能离家,只能为八路军跑腿。”
队长一听也是,就没有再勉强。
杨虎臣人很憨厚,但是很有眼色,是那种大智若愚的角色。
考虑再三后,敌工部朱部长决定让他当交通员。
交通员是一个重要的岗位,有时候关乎部队的生死。开始的时候,朱部长让杨站长让他送一些不太紧要的情报,考验他的工作能力和忠诚度。
结果发现,杨虎臣每次都能完成任务,按时把情报送到目的地,情报也没有拆过。
还有一次,朱部长让人化装成伪军,在半路上拦住他,对他进行搜身,还对他进行威胁,杨虎臣装傻充愣,硬是什么也没说。
后来才知道,杨虎臣把情报放在鞋底,躲过了敌人的搜查。
经过几次考验,朱部长和杨站长对杨虎臣颇为信任,开始让他送重要情报,结果让人满意。
那么,这一次杨虎臣为何要把情报给日本人?这还得从圈头村抗日说起。
1939年5月,日军占领菏泽,大肆烧杀抢掠,犯下滔天罪行。
1939年初,菏泽县委成立,带领民众抗日,县委所在地就在圈头村。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主要是该村北依黄河,位于茫茫沙滩,沙滩上遍布青纱帐,非常利于隐蔽。
下雨的时候,道路泥泞,不利于日伪军大部队行动。
而且它位于菏泽、东明和鄄城的交界处,属于“三不管”地方。
菏泽县委把这里定为所在地,开始了抗日工作。不久,延安派来了一个名叫方武的女干部,加强了领导力量。
方武工作很投入,为了不让敌人发现,她一狠心,把一头秀发给剪了,剃成了光头,打扮成尼姑,而且还是哑巴尼姑。
除了跟自己的同志,方武从不说话,以至于村民都把她当成哑巴。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这里的抗日局面打开了。
抗日民众夺走了地主看家护院的枪支,组成了抗日武装——南华县(菏泽)抗日大队。
1942年,南华县委县府成立,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这样一来,日军无法容忍,他们采取蚕食政策,步步为营修建碉堡,压缩根据地面积,企图扼杀在圈头的抗日组织。
从1942年冬天开始,日军频繁对圈头村进行扫荡,但都失败而归。
因为八路军利用复杂地形,在青纱帐跟敌人周旋,还埋下地雷、挖了陷阱,把敌人杀得落花流水。
村民们也积极行动,他们拿着红缨枪、粪叉、菜刀和洋镐助战,杀得敌人落花流水。
一直到1944年,日军对圈头发动44次“扫荡”,始终没有拔掉这颗眼中钉。
如此一来,圈头村出名了,被人称为南华县的“莫斯科”。
南华县成为插入日军心脏的一把尖刀,让侵略者寝食难安。
敌人无法通过“扫荡”占领圈头村,就想到了一条毒计,从内部攻破这座坚不可摧的抗日堡垒。
单身汉杨虎臣,成为敌人策反的对象。
日伪军
杨虎臣早年曾经被抓壮丁,在韩复榘军队干过,而伪军小队长张大山就曾是韩的部下。
这一天,杨虎臣去送情报回来,遇到了几名伪军,跟他热情打招呼:“这不是杨哥吗?”
杨虎臣为八路军做事,跟伪军势不两立,立即摇摇头说:“俺不认识你们。”
“杨哥,我们一起睡上下铺,怎么能不认识呢?”张大山说道。
随即,他们不由分说,将杨虎臣拽进饭馆,要了几个菜,弄了一坛酒,开始推杯换盏。
几杯酒下肚,杨虎臣的头有点蒙,大脑有点昏,说话也把不住风了。
“杨哥,你在哪混啊?”张大山问。
“我一直在圈头村,哪也没去。”“那里可是八路的天下,你一定也是这个吧?”张大山比划了一个八字。
杨虎臣摇摇头说:“别随便说,我没当八路。”
“八路会瞧得上他?”旁边一个伪军鄙视地说。
杨虎臣一听不乐意了,他内心自卑,最怕别人瞧不起他,因此一句话脱口而出:“我虽然不是八路,但我是八路的交通员。”
开始的时候,张大山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只是觉得他是圈头村的人,想从他嘴里掏出点东西。
现在听说他是交通员,张大山喜出望外,急忙向日本主子汇报这一重要信息。
日军听说后,想到了一条诡计。
这一天,杨虎臣又到县城去,遇到了伪军小队长张大山,两人又到饭店叙旧。
这时候,一个女叫花子来到饭桌旁边,伸出脏兮兮的饭碗。
杨虎臣不由得打量了一下对方,只见这乞丐穿着补丁衣服,蓬头垢面,但是身材苗条,皮肤也不黑。
杨虎臣是单身汉,对女人比较在意,看到年轻女子,当然会多看几眼。
张大山一看杨虎臣发呆,就问那乞丐:“你家是哪里的?”
乞丐看到对方嘴动弹,明白是跟自己说话,就开了口。
不过这乞丐说不成话,呜呜啦啦——原来她是个哑巴。
“大哥,你把这乞丐领回家吧,只当是做点善事,多可怜啊。”张大山不怀好意对杨虎臣说。
杨虎臣一听动了心,自己都老大不小了,母亲卧病在床,整天为自己的婚事忧心,干脆把她弄到家里当老婆算了。
张大山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开始撺掇。
就这样,杨虎臣把哑巴乞丐带回了家。
圈头村是根据地,外人是不能随便进村的,可是杨虎臣是八路军的人,带回去的又是个哑巴乞丐,他自己还是单身,大家谁都没有阻拦。
同志们和乡亲们对他表示祝福,女八路方武还给他送来崭新的被褥和衣服。
大家走后,杨虎臣给那女子换上干净衣服,洗了脸。
这一洗脸,杨虎臣眼睛都直了,这名女子眉清目秀,妩媚动人。
他一看,心慌意乱,干什么都没心情了,只盼着天赶快黑。
好不容易,日落西山,夜幕降临,杨虎臣把乞丐领到洞房,急不可耐地吹灭了灯……
这天晚上,杨虎臣如愿以偿。
与此同时,他也得知一个惊人秘密。
原来这名乞丐不是哑巴,是装的。
她说自己是富家小姐,家里出了变故,只好到处流浪。
为了保护自己,她装成哑巴。
新娘说:“大哥,既然我把贞操给了你,就是你的女人,只能跟你白头到老。”
杨虎臣非常感动:“那太好了,谢谢你。”新娘话锋一转说:“但是我不想受穷,你要给我体面的生活。”
杨虎臣一听傻眼了:“我一个庄稼汉,不会赚钱,给不了你想要的。”
“你有发财机会,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新娘说。
“怎么发财?”杨虎臣问。
哑巴直截了当地说:“把你们村的情况告诉外面的人。”
杨虎臣一听陷入沉默,他眉头紧锁,纠结起来。
告诉外面的人,就是告诉敌人,出卖八路军机密,是叛徒是汉奸,这事不能干,杨虎臣内心非常矛盾。
“大哥,如果你愿意,皇军会给你一大笔钱,你带着我,还有老妈远走高飞。”新娘看出了他内心的矛盾,就对他说,“当然,你也可以拒绝,人各有志嘛,我不勉强,那我只能忍痛离开了。”
这一说,杨虎臣终于下了决心,因为这女的太美了,实在无法割舍。
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杨虎臣怀揣着那份情报假装向北走。
快到渡口的时候,他看看左右没人,突然返回,大步流星向高庄镇的日军炮楼走去。
在走到距离日军据点还有四五里路的时候,他的眼前出现了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日军,脖子上挂着望远镜,腰间挎着指挥刀,脚穿马靴,一看就是个军官。
杨虎臣心想,何不把情报交给日本军官,坐着他的马到城里领赏?
于是他拦住对方去路,上前来了一个90度的鞠躬。
“你的,什么的干活?”日本军官显得很吃惊,厉声问道。
杨虎臣点头哈腰,满脸堆笑说:“太君,我是八路军情报员,为皇军做事。”说着,他从怀里掏出情报,毕恭毕敬递了上去。
日本军官翻身下马,接过情报,交给了随后到来的翻译。
杨虎臣对翻译说:“我知道圈头的情况。”
“你知道什么?”
“地雷在哪里埋着,哪里有陷阱,还有八路军负责人在哪住……”
这时候,那名日本尽管突然开口,他怒目圆睁说:“你知道自己的死期吗?”
原来,这名“日军”是八路军一名连长化装的。
那么,八路军是如何得知杨虎臣叛变的?
实际上,女乞丐到了杨家,女八路军方武就是化装成尼姑的那个同志,给她送衣服。凭着女人特有的细腻,方武发现这名乞丐不是哑巴。
既然如此,她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方武回去后,将这一发现告诉了敌工部朱先舟部长和刘刚副部长。
经过研究,大家想到一个对策,那就是晚上派人到杨虎臣家,观察动向。
没想到,去监听的人听到了杨虎臣和这个女子的悄悄话。
之后,朱部长和杨站长制定了对策。
最后,色迷心窍、背叛革命的杨虎臣被枪毙。
杨虎臣是第一次为敌人做事,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如果是放在现在,可能不会处以极刑。但在当时严酷的斗争形势下,对叛徒不能手软,只能以雷霆手段。
如此一来,日军进攻圈头的阴谋再次被粉碎。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圈头作为齐鲁大地的一座抗日堡垒巍然屹立,这里的人民为抗日做出了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作者:武陟东旭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