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大数据是哪个部门,国家数据局将组建,摆脱“数据孤岛”,国产CPU、GPU迎来新动能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近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被通过,其中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组建国家数据局受到了不小关注。据悉,国家数据局将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华为大数据是哪个部门,国家数据局将组建,摆脱“数据孤岛”,国产CPU、GPU迎来新动能

与此同时,上个月国务院也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其中也重点强调了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的两大基础。近期的政策和举措,显然对于相关大数据基础产业会带来新一轮推动作用。

组建国家数据局能带来什么?

数据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持续性的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数据的价值也在逐步被挖掘。无论对于生产、生活、销售、科研等方面,数据都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和重要战略资源。

此前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据中显示,2017年到2021年,我国数据产量从2.3ZB增长至6.6ZB,四年间翻了将近3倍。而IDC预测,预计到2025年,中国产生的数据总量将会达到48.6ZB,占全球27.8%。

在如此庞大的数据量面前,还存在孤岛、壁垒等情况,互联网数据、政府数据、工业数据等无法互相联通和流动,数据由于种种原因被所有者垄断,没有开放共享,降低了数据的价值以及数据对生产、生活效率所带来的提升。

当然保证数据安全是更加重要的,这需要更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来保障加强数据利用效率的同时,避免被滥用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电信等行业由于本身的数字化程度较高,从市场角度来看这些行业也是推动大数据建设的先行者,应用较早,在大数据技术、建设层面都较为领先。而政府、健康医疗、工业等领域,则同样具备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需求,目前来看市场增长空间会较大。

其实在此之前,早在2014年广州就成立了“大数据局”,当时的目的是推进政府部门的信息采集、整理、共享和应用,消除信息孤岛,建立公共数据开放机制。

2015年贵州省成立了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自此开启了大数据产业在贵州的腾飞,包括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实现省级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数据整合管理和共享的云服务平台,吸引了华为、腾讯、苹果等大型科技企业在当地建立超大型数据中心。

自2018年起,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河南省等省市相继成立“大数据局”,各地都开始重视大数据的建设和管理,加速串联各部门数据的互通,提升智慧城市的智能化程度。

不过此前国内各地的大数据管理部门也互不相通,同时在归属以及管理上都各有差异。比如监管上有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也有地方层面的条例;而在监管方面,各行业也存在不同监管部门各自管理,容易造成混乱。

因此,组建国家数据局,可以统筹全国数字经济发展以及大数据管理的发展,同时数据局并入国家发改委体系,对大数据产业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问题也有积极作用。有业内人士认为,组建国家数据局后,需要处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监管、数据融合、数据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这对数据收集、存储、处理、清洗、预标注等产业都会有推动作用,ICT设备等产业也将会受益。

国产CPU/GPU再迎市场发展动力

在通过国家数据局整合当前分散的数据管理工作后,要推进数据要素的市场化建设,就需要同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而数字基础建设涉及广泛,包括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以及网络传输等方面。

从大数据市场的资本支出构成来看,占比最大的就是服务器和存储等硬件,在整个大数据市场中占比超过40%。因此,推动数字基础建设,也就是带动了服务器等产品的需求。

但近期国内服务器巨头浪潮集团被美国商务部加入“实体清单”,即如果要向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巨头采购GPU/CPU等硬件时有可能会不予允许,早在2020年浪潮集团被美国国防部列入管制清单时就被英特尔短暂断供过。

按照浪潮19年的年报显示,当年英特尔和英伟达分别是其第一、第二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37.53%和7.8%。尽管后来浪潮没有公布过供应商名单,但外界猜测英特尔依然是其最大的供应商,在2021年占公司采购金额的23.83%。

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国内服务器市场主流依然离不开英特尔CPU、英伟达GPU,对国外产品依赖程度较大,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底座,这对于本土数字经济发展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供应链隐患。因此,在过去几年中,国内都推出了国产CPU等相关的政策支持,推动CPU、GPU的自主化。

在Arm架构方面,海思、阿里平头哥倚天、飞腾都推出了服务器应用的CPU,已经有包括华为、浪潮、联想、紫光、长城等服务器厂商应用;x86架构方面,有海光、兆芯等推出相应产品,目前使用海光芯片的服务器已经在三大运营商中广泛应用。

去年12月,龙芯中科宣布完成32核服务器CPU 3D5000的初样芯片验证,3D5000采用龙芯自主的LoongArch指令集,可以应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场景,并实现对主流x86、Arm架构服务器芯片的替代。

同期,中科驭数自主研发的第二代DPU芯片K2成功点亮,作为新型数据专用处理器,K2主要应用场景是在数据中心中提供网络处理、计算加速、本地存储、安全卸载等功能。

GPU方面,目前芯动科技、摩尔线程、壁仞科技、天数智芯、沐曦集成电路、景嘉微、登临科技、龙芯中科等都已经推出了数据中心服务器应用的GPU产品,部分产品已经实现大规模应用。

从需求端上看,国内企业也正在推动服务器的国产化,去年中国移动披露的采购数据中,2021—2022年其服务器第一批次采购中,国产芯片服务器占比已经达到41.43%,其中海光芯片占比19.74%,鲲鹏芯片占比21.9%;同年第二批次的采购数据中,海光芯片占比41.08%,鲲鹏芯片占比19.95%,国产芯片服务器整体占比超过60%。

写在最后

整体而言,随着国内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整合发展阶段,国产CPU/GPU将很快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不过从产品上,国产CPU、GPU与目前的海外龙头差距还十分明显,加上芯片制程上的限制,未来要想进一步拉近差距,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