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综合频道是哪个台,科普“接地气”,方可“有人气”
文| 正余弦
没有重大科技成果问世,也没有明星效应“加持”,为何能引发广泛关注讨论?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牵头举办的“典赞·2022科普中国”特别策划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会上揭晓了“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年度十大科普人物”等四个榜单。三句不离吃穿用度,句句关联现实生活,如此“接地气”的用心值得点赞。
“2022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合照。
“高大上”的科学知识原来也可以细致入微。入选的“年度十大科学辟谣”中,不乏“土豆发芽能不能吃”“蜂蜜、大蒜能否杀菌”“只吃水果可否减肥”等“舌尖上的科学”;又有“打针比用药见效快”“近视通过手术治”等就医误区;“吃橘子后做核酸会不会阳”“感染新冠后要不要综合用药”“家门口建变电站安不安全”等公共话题更是曾引发广泛热议。老百姓身边的科普“干货”,正是科普应发力的方向。
盲目跟着惯习走,养生谣言无孔不入,网上“专家观点”真假难辨……谣言和“伪科学”还有生存空间,证明科学的土壤还不够肥沃,科普的根系扎得还不够深。不断辟谣的过程,也是科学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的过程。借助晚会对谣言进行集中曝光的确有效,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谣言时,官方反应要更为迅速,媒体报道需更加有序,方可助力公众求真精神不断增长。
不止内容要接地气,表现形式同样重要。某档科普栏目的策划人曾表示:“科学传播,必须尊重传播的规律,知识再重要,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注定是徒劳。”当下,科普不能只停留在图书馆里、课堂之上,更要走到公众的工作生活中,主动地展示自己、提供帮助。“年度十大科普作品”中,有“连更十三版,版版有创新”的《中国历代疆域变化》系列短视频,有深度揭秘探月工程的《神奇的嫦娥五号》科普纪录片,更有火爆全网的《勇往直前的我们》科普性综艺栏目。科普不再是单一的文字知识“切片”,变得更加立体生动、唾手可得。“大科普观”倡导通过合作创新提升科普内容的影响力、传播力,为今后的科普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将其作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这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一年中,有人办起“流动科技馆”,将科教资源送下乡;有人致力于科技兴农,志愿培训课助力山区增收;有人积极投身校园科技辅导,为高原牧区的孩子们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从“年度科普人物”身上,我们看到基层科普工作的无限可能;越办越火的科普日,三度开讲的“天宫课堂”,背后折射出公众对于科学知识的强烈渴求。
科普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惠及亿万百姓的日常生活。未来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完善科普工作和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
相关链接:
这10条谣言入选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你被骗过吗?
【作者】 正余弦
南方评论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