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大学校门最大,龙说夜郎丨这张照片上“低调”的校门,还原了大夏在贵州的一段真实历史

撰文:龙虎

龙说夜郎丨这张照片上“低调”的校门,还原了大夏在贵州的一段真实历史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第一次看见这张照片,就被这所大学如此“低调”的校门震撼了。

龙说夜郎丨这张照片上“低调”的校门,还原了大夏在贵州的一段真实历史

迁到贵阳的大夏大学校门

1924年夏,厦门大学几名教授和三百余名学生不满学校因循守旧,和学校唱对台戏,陆续罢学出走上海。这批学生到上海后,暂时没有着落,便找到王伯群。王伯群是兴义人,此前曾被孙中山委任为贵州省长,但因军阀内斗没能到任,时赋闲上海。学生中间,有个牵线人叫何纵炎,是何应钦的五弟,何应钦妻子王文湘是王伯群的幺妹,因此王伯群算何纵炎的姻兄。王伯群与带队老师欧元怀商量后,捐资两千大洋,临时在一个小胡同租了几间房子,设置了建校筹备处,另外租了几间旧房子作为宿舍和教室,便把这帮学生安顿了下来。事后证明,这两千大洋对大夏大学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龙说夜郎丨这张照片上“低调”的校门,还原了大夏在贵州的一段真实历史

学校办起来后,王伯群利用人脉,找了马君武、吴稚晖、汪精卫、叶楚伧、邵力子等人,成立了校董会,王伯群任董事长。校名“大夏”,应该是遵从了学生们的意愿,既有从原“厦大”出走之意,又有颠倒厦大“反正”之意,还有一说乃光复华夏之意。校董会十一人,除几位原厦大出走的教授,其他大多和王伯群一样,是从孙中山广州护法军政府出来的国民党大佬们,名声显赫。因此大夏的成立,尽管校舍简陋,但校董会却是妥妥的高配。不仅如此,教师也赫赫有名,比如郭沫若、田汉等名流大家,都欣然赴大夏教书。首任校长马君武是德国海归博士,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的秘书长,还当了两年广西省长。建校初期,学校倡导“三苦精神”,就是教师苦教,职工苦干,学生苦学,听起来似乎不错,但总感觉和学校这些大佬们的名头有些不搭调。

北伐胜利后,王伯群被重新启用,出任南京国民政府首任交通部长,此时马君武已应邀到国立北京工业大学任校长,王伯群便以董事长的身份兼任大夏第二任校长,实际主持工作的则是欧元怀副校长。欧元怀是美国海归硕士,年轻有为,厦门大学时就是教育科主任兼总务长,当年离校风波即主要因他同情学生而起,学生大多也是追随他而来的上海。因此学校在他的操持下,办得风生水起。此时王伯群手握交通部长实权,无论是银行融资还是商界募捐,相对都比较容易,加上不时有何应钦这样的自家亲戚也经常捐款捐物,学校开始了高速发展壮大时期。从胶东路搬迁到中山北路,新校面积达27亩,已然成为上海最大的私立大学之一。学科开设也全面,包括文、理,商、法和教育等。校董会更是冠盖云集,如立法院长孙科,司法院长居正,军政部长何应钦,财政部长孔祥熙,内政部长黄绍竑,外交部长王正廷,上海市长吴铁城等。

龙说夜郎丨这张照片上“低调”的校门,还原了大夏在贵州的一段真实历史

1937年底,淞沪抗战爆发后,大夏大学被迫南迁。先是与复旦联合迁到庐山,后分道扬镳,大夏迁到贵阳。王伯群与贵州新任省主席吴鼎昌均属国民党政学系成员,私交不错,吴主席也大力支持教育,划拨今河滨公园对面的原讲武堂给大夏作为校址。不仅如此,还划拨花溪两千余亩土地,作为大夏新校区。师生们亲自参与新校区建设,从当时一张如火如荼的建设情况照片看,甚至能看见是哪些班级的学生。只是由于经费问题,新校区最终没有建设起来。抗战时期,货物奇缺,物价飞涨,大夏大学作为一所私校,经费问题是面临最大的问题。学生没钱交学费,学校迁到贵阳后也没有校产出租。王伯群尽管也积极筹办实业,但还是因融资贷款困难,举步维艰,加上从前一掷千金的校董们,捉襟见肘,自顾不暇,造成学校的资金链条基本瘫痪。这就难怪大夏在贵阳次南门的这个校门,会如此“低调”,其实就是没钱。这时候的大夏,反倒颇有些贴切当年提出的“三苦精神”。

龙说夜郎丨这张照片上“低调”的校门,还原了大夏在贵州的一段真实历史

积极参加修建大夏花溪校区的师生

1942年初,王伯群渐感已经无法支撑学校开支,便萌生效仿复旦大学,将大夏改为国立公办的念头。不过,条件是希望和复旦一样,保持相对独立的办学理念和校名。为壮大声势,王伯群请辞,让实力更强的孙科接替出任学校董事长之职。提案经校董之一的何应钦在行政院提出后批准,但批准的方案与王伯群的想法相差甚远,即大夏与此前成立的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合并,成立国立贵州大学。消息传来,遭到大夏全体师生反对。王伯群也认为教育部要创办贵州大学,是教育部自己的事情。王伯群与CC系的教育部长陈立夫有些历史前嫌,他认为陈立夫是想借农工学院之手,将大夏吞并。此事经何应钦提请行政院复议,王伯群又亲往重庆斡旋,修复与陈立夫关系,最终结果圆满,行政院不但撤销大夏改国立的成命,每年还给予政府补贴。次年3月,蒋介石到贵阳,又两次召见王伯群谈及大夏,经费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1944年冬,日寇南侵贵州,大夏再次被迫北迁到遵义桐梓。抗战胜利后迁回上海,最终与光华大学合并,成为今天的华东师范大学。回过头看,照片上“低调”的校门,以及边上这位神采奕奕的年轻人,似乎还原了大夏在贵州的这一段真实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