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朝代广袖,广袖翩翩,然后君子,从《清平乐》的华彩衣冠看大宋服制
《清平乐》剧照:宋仁宗赵祯和皇后
01
近期流行起了汉服热,越来越多人看到了汉服的华美,汉服渐渐流行起来,甚至有人开始日常上街穿着。
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可见穿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遗憾的是,中国的历史类影视剧对各个时代的穿着都很少考究,好像只要挽个发髻,穿个长袍就是古代人了,才不管你是哪个朝代的古代人。
在这方面,正在热播的历史剧《清平乐》树立了一个好的样板。不管剧情怎么样,对大宋的风情面貌、衣食住行方面的表现基本挑不出毛病来,还是很专业的。尤其是剧中大宋的服饰衣冠,制作考究,华彩非凡,既烘托了人物形象,又带动了剧情,给了观众一种沉浸式的美妙体验。
让人不禁发出感叹:这才是大宋该有的样子!
《清平乐》GIF
中华民族,自先秦时期,就注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表现。内在美主要表现在道德品格上,外在美主要表现在衣冠袍服上。特别是传国近八百年的周朝,由周公旦主导制定了《周礼》,传之千年。
《周礼》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制定了一个顶层规范,不管如何改朝换代,其中的精神内涵是永远不变的。这个精神内涵、顶层规范表现在“衣”上,就是中华衣冠,不管在哪朝哪代,都讲究内在美和外在美的高度统一。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不仅具有内在的品德和智慧,而且外在衣冠严肃雅致,举止优雅得体,然后才可以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彬彬君子。
这个标准,在每一朝第一代都是一致的。比如宋朝,尤其是宋仁宗赵祯当政的时期,就是这样一个君子辈出的时代:
晏殊、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范仲淹、包拯、富弼、韩琦、沈括、苏颂、柳永、吕夷简、鲁宗道、孔道辅、余靖、司马光、文彦博、狄青、张先、宋祁、梅尧臣、王尧臣、苏舜钦、黄庭坚、蔡襄、毕昇、王惟一……
光耀史册的名臣一时灿若星辰,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不仅具有内在的品德和智慧,而且衣着举止优雅得体。正是是孔子所说的“文质彬彬”的有影响力的人。
《清平乐》GIF
02
由于宋时重文抑武的政策,宋朝对文人的待遇在中国历史上属于最高级别。有宋一朝,非常重视科举考生的素质教育,教育事业也得到当时政府的支援。
宋仁宗的时候,仁宗下诏命令各个州和县创立官办学堂,这就是有名的宋代官学。官学进一步完善了隋唐传下来的科举制度,规模更大,类别更细,影响范围更广。天下士子,无不以进官学谋出身为追求的目标。
宋代官学除了大宋官家设立的国子监、太学、武学、律学及四门学和广文馆外。围绕朝廷的下属各部门也设立了书学、算学、画学、医学。在地方上,又设立州县两级学校,并在各级学校设立学官。
当时的教师先由地方聘选,然后再改聘进士或国子监、太学毕业学生,教材则由国家统一颁布,以四书五经为主。
宋神宗时期,宰相王安石制订“太学三舍法”,即内舍、外舍、上舍。学校会根据学生每年的成绩进行升舍,就和现在的升学考试一样,学生在上舍成绩优秀,作为奖励可以免予州试和礼部考试,特赐及第。相当于现在的特招。
《清平乐》刘涛饰演的刘娥端严庄重,服饰美轮美奂
除了官学,宋朝各地书院式私学盛行于世,由于唐朝以来,印刷术发展,印刷业高度发达,活字印刷大大增加了书籍流通的数量,民间书籍迅速增多,民间可掌握的教育资料也开始不断增加。宋朝之前的五代十国战乱四起,国民教育中断。现在国家稳定,民心思学,仅仅是官学不能满足更多的人对学习的需求,想学习的人就都集中在有学识、有影响力的的学者的周围,继而形成私人书院。
宋朝时鼓励民间办私学,官方为了对私人办学进行规范管理,对私学“赐匾”、“赐书”、“赐学田”,给予官方认可。之后的各级书院逐渐形成以私学,半官学,官办私学等多种形式。
当时有学识有名望的大学者,比如朱熹、陆九渊都喜欢在书院讲学,靠名士大家的名望大大提高了书院式私学的影响力。当时著名书院有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茅山书院。有的书院传承至今。
宋朝时书院规模扩大,学生增多,逐步在社会上形成另一种办学和上学的风气。宋朝的学生不止要学习高深的思想、理论、方法和将来从政入职的各种本事,例如品格、政务、语言、文字等,还要学习穿着、交往、接待等礼仪,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场合用什么礼仪,都是要学习的科目。
从小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宋朝精英,成人后自然可以成为社会的栋梁。和平年代成为治国理家的中流砥柱,战乱年代可以成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救世之才。
《清平乐》剧中皇后头冠和画作对比,高度还原
03
宋朝的服制遵从周礼,非常讲究风度,这可以从他们的服饰打扮和言谈举止看出来。根据服制,宋朝的天子和贵族、士人、平民在衣着的形制、颜色、花样上都有定制。
周朝时的《白虎通?衣裳》中说:
“天子狐白,诸侯狐黄,大夫苍,士羔裘。”
意思是周朝时只有天子才能穿白色的狐皮裘衣,诸侯只能穿黄色的狐皮裘衣,大夫穿青色的狐皮裘衣,士子们穿的是羊皮裘衣。天子、诸侯的裘衣,一般使用全裘皮而不加袖饰,大夫、官员则以豹皮作装饰缝在袖口。那时候所穿的裘衣,毛朝外,皮朝里,在裘衣外再穿上罩衣。
宋朝的服饰也是有严格的**差别,比周朝时更明确,对配饰、挂玉、佩剑都有要求。
《清平乐》中宋仁宗身穿朱红朝服,服饰考究,经得起推敲
宋朝皇帝上朝时穿的冕服名叫衮龙衣,外罩绛纱袍,头上戴通天冠。通天冠又叫高山冠,用珍珠卷结在冠上,有二十四道梁,取双十二,完满之意。通天冠前有金博山加附金蝉做装饰,和织成云龙纹的大红色纱袍、方心曲领、大红纱裙相配,然后腰上束金玉带。
什么是金博山和附蝉呢?在《后汉书·舆服志》里记载:
“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斜却,乃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
这里的山,就是“金博山”或者叫“金颜”。《释问》里解释得清楚:
“通天冠金博山蝉为之,谓之金颜。”
冠前的山形装饰,隐喻戴冠之人(皇帝)像山一般沉静端庄,处万变而不惊,镇定如山。“蝉”在古代被认为是“居高食洁”、“清虚识变”,佩戴金蝉者,是用金蝉纹饰喻示高尚的行操。《西游记》里,唐僧名叫金蝉子,就取意于此。
《清平乐》中宋仁宗头戴通天冠
通天冠上的附蝉,又叫金蝉子,是一种金蝉纹饰,象征居高食洁
04
皇帝之后,是太子的服制。宋朝的太子上朝时穿衮(音滚)带冕,头上云游冠,身上朱明衣,在家则穿常服。
衮冕是祭祀或上朝才穿的礼服,冕以青罗做面,以绯罗红绫做里,礼服上装饰着金银交错的钑(音萨)花,前后白珠成串,叫就“二旒”,左右水晶贯珠,叫做“二纩”。太子的衮服,青色罗衣上绣着山和龙,红色罗裳上绣有藻和粉米。红花金条纱制成的朱明衣以红纱为里,和远游冠配套穿着。常服为皂纱折上巾,紫公服配犀牛金玉带。从太子的服制可以看出,这通身的作派,就是要做皇帝的。
然后是宋朝官员的服制,宋朝官员三品以上穿紫服,五品以上穿朱服,七品以上穿绿服,九品以上穿青服。这些官服的款式,曲领大袖,下施横襕,腰束革带,头上戴幞头,脚下穿乌皮靴。幞头,是宋代官服中最有特色、最具创新的男子首服。无论是皇帝还是文武百官,除了参加祭祀典礼和上朝时需要戴冕冠之外,一般都戴幞头。
宋人的幞头
幞头分为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一共五种。幞头的名称很多,有交脚幞头、曲脚幞头、宫花幞头、牛耳幞头、玉梅雪柳闹鹅幞头等。
官员上朝面见皇帝时带的幞头大多是直脚的,有一尺多长的帽翅,这种幞头在民间有一个俗名叫“交头接耳”。据说,这是宋朝皇帝防止大臣上朝时交头接耳专门设计的。这种幞头是方形,上面有一个折子,幞头背后的左右两侧各伸出一根长翅。有了这个帽翅,大臣们自动间隔一米,对维持朝堂纪律十分有效。
这个时期的幞头完全脱离了隋唐时期头巾的形式,变成了一种帽子,并成为文武百官的规定服饰。文人雅士结合古代的幅巾制度,以戴巾为高雅。当时的巾子常以高雅的名人来命名,如“东坡巾”、“程子巾”、“山谷巾”、“华阳巾”等。
东坡巾相传是名士苏东坡所戴的巾,是用乌纱做成的两层的幅巾,前后左右各折一角,形状似桶。这样的服制一直到元丰年间才有所改变,改制后的服制,四品以上的官员穿紫服,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佩玉带,四品官只能佩金带,六品官穿绯色服佩金涂银带,九品官穿绿服佩黑银犀角带。
宋人的朝服,大臣们手持象牙做的笏板
宋人朝服,曲领广袖
05
对于宋朝的君子而言,服饰穿着应该和一个人的道德、才学、素质相符合,讲究的是要表里如一,从你外在的穿着就能窥见其内在的修为。
当然,宋朝也不是完全以衣冠取人,君子的修为除了可以从穿着打扮窥得一二,最主要的还是看他的言谈举止。
君子一切都要依礼而行,通过他的待人接物看他是否表里如一。《国语?周语下》说:
“夫君子目以定礼,足以从之,是以观其容而知其心矣。目以处义,足以步目。”
《礼记?玉藻》中的规定更离谱,要求君子的住处对着门,睡觉要头朝东脚朝西。如果出现灾害性的天气,比如台风、雷电、暴雨、冰雹,这预示着随时有情况会发生,所以即便是在夜里也要爬起来,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时刻准备应对变化。
宋时皇后朝服像
《清平乐》皇后朝服和画作对比,高度还原历史
宋朝官员在上朝的头一天晚上要斋戒,最好不与妻妾同寝,还要沐浴更衣。出门前,家里会有专人准备好笏板,给老爷带上。笏板都是象牙做的,上面一般记载着要向天子汇报的内容和准备讨论的事情。避免朝堂之上一紧张,瞬间遗忘了重要的事情。除此之外,笏板还可以遮挡视线,避免和天子的目光对视,造成冲撞。这是一种极大的失仪。
在整理好仪容、穿好官服、系好佩玉后,还要确定玉佩撞击的声音正常,然后向自己的属下作揖告辞,这才出门,登车上轿要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穿上官服,就不能像平常像平常一样轻率走路,迈步时身体务必保持正直,脚步和缓稳重,这叫“公府步”,讲究的是四平八稳。到了朝堂之上,要静肃恭敬,君子要做到“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
总结就是:步履稳重,手不乱动,目不斜视,口不喧哗,昂首挺胸,呼吸均匀。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立时要庄重不要随便晃,坐下时要像泥塑的神像一样端端正正不要乱动。
君子站立时要得体,面色要庄重,坐下时要像受祭的神主一样端正不动。
《清平乐》宋仁宗赵祯画像对比,如同从画中走出
《礼记?曲礼上》说:“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宋朝时的君子,在公共场合,不论与任何人交往,都要求做到动静适度,有礼有节。比如筵席开始要让年长的人先动筷子,自己再动;筵席结束要让年长的先离开,自己才跟上。坐轿和乘车的时候,如果遇到服丧的人,要微微俯下身子、手扶车前横木,表示对服丧者的同情和对逝者的敬意。
席位不正,不就坐。遇到服丧事者哭泣,就不会再宴饮欢歌。看见穿孝服的人和盲人,即使是个小孩,也会改变神情以示同情,等等。
在现代人看来,这样的君子行为和举止确实太过于刻板,简直就是不近人情,但在宋时,这却是一种礼仪,是被当时的社会所提倡和赞许的,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应该做到的。
这样才合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规范和要求。与大宋的君子比起来,我们现在的礼仪已经荒废,差距实在是太远了。
宋朝的礼仪承接周朝的仪制,又有自己的特点;宋朝的衣冠沿袭唐代服制,却又独树一帜。简约质朴,典雅清秀,意味无穷。广袖翩翩,然后君子,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宋人的精神文化特质,体现出不同时代的中华风韵。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