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是哪个省,你知道临河磴口五原的由来吗?

临河县置考

□张志国(临河)

汉武帝元朔二年,即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命卫青大将军统兵十万出云中,北伐匈奴,收复曾一度为匈奴占领的黄河北河以南平原地区,称河南地。汉王朝在河南地置朔方郡,下领十县,临河县是其中之一。临河县置自此开始。汉光武帝时,朔方大乱,郡县尽废。河套地区郡县的废止,经历了一个由战乱到最终放弃的过程,汉王朝“并五原、朔方而弃之”的时间是在建安末年。

《临河县志·地域沿革纪略》上说:“汉光武中兴,始置并州以领之,省临河五县,并入西河郡。按:西汉卢芳之乱,窃据边郡。光武中兴,始置并州以领之,而郡县省并大半。省朔方郡之临河、修都、呼遒、窳浑、渠搜五县,而以西河郡之大城县隶朔方,汉末荒废。” 此处将“卢芳之乱,窃据边郡”作为河套郡县破废的原因。

《资治通鉴》上说: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初,五原人李兴、随昱、朔方人田飒、代郡人石鲔、闵堪各起兵自称将军。匈奴单于遣使与兴等和亲,欲令卢芳还汉地为帝。兴等引兵至单于庭迎芳。十二月,与俱入塞,都九原县;掠有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并置守、令,与胡通兵侵苦北边”。之后的十多年中,卢芳多次侵扰汉边。直到汉光武帝十八年,“卢芳自昌平还,内自疑惧,遂复反,与闵堪相攻连月,匈奴遣数百骑迎芳出塞。芳留匈奴中十余年,病死”。

其实,卢芳之外,尚有其他相关因素。主要是:第一,朝廷政令不一,反复无常。“前徙之”表明曾有过边民内迁的号令,“发遣边民在中国者布还诸县”表明朝令夕改。第二,南北匈奴相互征战,边地不宁,人民逃亡。汉光武帝二十一年,“乌桓与匈奴、鲜卑连兵为寇,代郡以东尤被乌桓之害。其居止近塞,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至于郡县损坏,百姓流亡,边陲萧条,无复人迹(引自《资治通鉴》)”。第三,朝臣意见不一,光武帝举棋不定。比如对北匈奴的和亲请求,皇太子言曰:“南单于新附,北虏惧于见伐,故倾耳而听,争欲归义耳。今未能出兵而反交通北虏,臣恐南单于将有二心,北虏降者且不复来也。”而司徒掾班彪则认为:“可颇加赏赐,略与所献相当,报答之辞令必有适。”对上述两种意见,光武帝都予以采纳。第四,边地发生自然灾害,“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人畜饥疫,死耗大半”。第五,汉王朝内外交困,无暇顾及。内有赤眉军起义,声势浩大;外有乌桓、鲜卑、匈奴侵扰杀伐。

《资治通鉴》上说: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秋,南单于谴子入侍。诏赐单于冠带、玺绶、车马、金帛、甲兵、什器。又转河东米糒二万五千斛,牛羊三万六千头以赡给之。令中郎将将弛刑五使人,随单于所处,参辞讼,察动静。单于岁尽辄遣奉奏,送侍子入朝,汉遣谒者送前侍子还单于庭,赐单于及阏氏、左右贤王以下缯采合万匹,岁以为常。于是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八郡民归于本土。遣谒者分将弛刑,补治城郭,发遣边民在中国者布还诸县,皆赐以装钱,转给粮食。时城郭丘墟,扫地更为,上乃悔前徙之。”

人民“归于本土”,郡县也得到恢复,但较前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按《临河县志》载:“临河、修都、呼遒、窳浑、渠搜五县”并入西河郡,仍隶朔方郡。临河等五县省并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减少。经过迁徙或逃亡,人口损耗严重,即使下决心重新收拢,也难以达到原来的规模。河套地区人口的积聚,是经过长期努力才达到的,一旦离散,很难在短时间内重聚。何况边地本是苦寒战乱之地,人民也不愿意生活在这里,尽管朝廷“赐以装钱,转给粮食”,也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而到了汉末,朔方郡终于被完全废止,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你知道临河磴口五原的由来吗?

五原县之城垣(刊载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5月27日《申报图画特刊》第254期)

五原县建制沿革

□高银(五原)

悠悠华夏五千年,大禹治水启新篇,农耕文明层层进,丘状原所现五原,秦汉设立五原郡,古郡文化烽火源,杨业卫青霍去病,吕布李陵史话连,五原誓师冯玉祥,北伐爱国暖心田,五原大捷傅作义,震惊中外抗日泉,治水专家王同春,垦务史上数百年,拉僧庙来普济寺,忽先忽后得天缘,草原农耕底蕴深,黄河文化续绵延,全国文明葵花城,大美家乡是五原,一篇顺口溜道出了五原的历史。

五原历史久远。相传四千多年前黄河泛滥,一片汪洋,大禹治水,改堵为疏,开凿龙门山泄洪,阴山南麓浮现五片塬地。这五片塬地分别叫龙游原、乞地千原、青岭原、可岚贞原、横槽原。人们在塬地上生息耕作,五原之名由此而来。

秦统一六国后,于始皇33年(前214年)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分天下为36郡,五原为九原郡西部地。自此五原始有隶属。

公元前210年,匈奴乘楚汉之争南侵,河套又成了匈奴的活动场所。

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北击匈奴,收复失地,九原郡被一分为二,东部为五原郡,西部为朔方郡,五原隶属朔方郡临河县之东部地。西汉末年,卢芳称帝,占据五原。

东汉建武十六年(41年),光武帝收复五原、朔方诸郡。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放弃五原、朔方诸郡,百姓内迁。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套为少数民族纷争之地。

隋时,五原属丰州。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五原属五原郡,郡址城南西土城故城。

唐初,五原为突厥所据。贞观四年(603年)属关内道丰州所辖。贞观二十一年属丰州都督府。高宗永徽年间(650年),河套分置永丰、九原两县,后增置丰安县。武则天时期,五原为西受降城所辖。唐末,党项拓跋氏占据河套。

五代及宋、辽、金、夏时期,五原皆为西夏属地。

元代、明代,五原属中书省大同路云内州西部地,河套为蒙古族游牧地。

清代,1664年,五原属鄂尔多斯郡伊克昭盟左翼后旗、右翼后旗地各一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五原属萨拉齐厅西部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设五原厅。

民国元年(1912年)改五原厅为五原县,统领后套全境,隶绥远特别行政区管辖。

新中国成立后,五原县隶属陕坝专员公署。1954年,五原隶属河套行政区。1958年,五原县改隶巴彦淖尔盟,同时撤销达拉特后旗,辖区归入五原县。

磴口县的得名

□张志国(临河)

磴口县的县名来源于古代黄河河运。

古代黄河河运,历史悠久。宁夏到包头这一段黄河通航的历史,可追溯到北魏时期。北魏大将刁雍曾在薄古律镇(俗称胡城,在今宁夏灵武)镇守边关,“凿渠溉田,官民兼获其利”,使胡成一带成为著名产粮区。据《元和志》记载,刁雍一次从胡成运往北魏沃野镇谷物五十万斛,就是通过黄河河运完成的。可见,宁夏到后套平原的黄河航运通道,在北魏时期就已经开辟。

清朝建立,磴口地区由中央政府封赠给蒙古族阿拉善霍硕特旗驻牧,东与鄂尔多斯右翼后期以乌拉壕为界。从蒙古人命名的“巴音木仁”地名推测,这一带当时是水草丰美之地。阿拉善王爷府曾在磴口设置总管公署,管理这一带的河路及牧场。

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曾到宁夏一带巡视,在返回途中,乘坐船只顺黄河东行,途经磴口,到达包头,还作诗《塞上行》一首,道:“回銮欲假顺流便,特乘舰艇浮奔洪。”“放棹百里只瞬息,迅于走坂驰骏马。”

乾隆年间,阿拉善境内的吉兰泰盐场得以开发,磴口码头自然是运销食盐的转运站点。吉兰泰开采的盐于每年冬季从旱路驮运至磴口码头,待春夏秋之际再从磴口码头转水运东输,三四天即可到达包头。这样,磴口码头一年四季都有商队商船往来出入,更增添了它的繁华。由于清政府与阿拉善王爷府的重视,磴口码头得以重新修缮扩展,成为声名远播的水陆枢纽。

清代诗人蒋延禄、张梯、郭鸿熙、王以晋、徐学采、俞明震等人,都曾留下关于磴口码头航运的诗作。其中蒋延禄的《磴口春帆》一诗道:“叶叶春帆塞上行,黄河渡口认归程。”描写了古代磴口帆船片片、前后相连的盛况。诗中也明确指出,磴口是“黄河渡口”之一。

据有关史料记载,民国年间,磴口码头仍然是宁包之间黄河上船运的主要集散地。每年四月至九月,是通航的旺盛期,码头停靠船只往往在百只以上。宁夏(包括今阿拉善地区)的进出货物主要从磴口码头装卸,日吞吐量在一千吨以上。

民国十五年,时任西北边防总督的冯玉祥将军,在磴口设县,县府所在地就设在磴口码头(今阿左旗巴音木仁苏木),并采用老地名“磴口”作为县名。

新中国成立以后,黄河航运继续延续,河套航运办事处曾在三盛公办公。三盛公也是古已有之的黄河码头之一,规模仅次于磴口码头。磴口境内的沈家渠口就在三盛公附近,沈家渠则是当时后套水运航道之一。直到1962年,京兰铁路开始运行,黄河船运才完成其历史使命,渐渐没落。

磴口的“磴”字,字面意思是“石头台阶”,而现磴口一带黄河岸上并无石头台阶可见。但当年磴口码头繁盛之时,为了船只停靠码头、行人上下船只、扛夫装卸货物之便,在泥泞的黄河岸边砌石成阶是完全可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是这些石阶,随着岁月的流逝,被桀骜不驯的黄河水淘掉,淹没到深不见底的河水中去了。

黄河东去,时过境迁,大浪淘石,古迹荡然无存,而带石字旁的磴口之名却流传下来,人们望“磴”生奇,不是很正常的吗?

“豆腐张三”话地名

□吕成玉(临河)

“豆腐张三”者,陕西省府谷县人也。自幼家贫,随父母走西口来到河套谋生。此人虽然目不识丁,但头脑灵活,口齿伶俐。遇事过目不忘,且善于总结,出口成章。他幽默风趣,说的话常常让人忍俊不禁。此人多才多艺,除了磨的豆腐好外,还会编箩筐织笊篱。他卖豆腐时经常用陕北话吆喝:“俺的豆腐白又嫩,四村八里好名声;娃娃吃了有营养,老汉吃了长精神。”诙谐的话语时时逗得人们开怀大笑,买卖也格外兴隆。他还经常卖笊篱。当人们问他一个笊篱多少钱时,他随口答道:“你这人,不问俺笊篱好坏,就问俺笊篱几块。”他的串话,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感情距离,让买卖事半功倍,也让他声名鹊起,备受人们尊敬。

解放后,临河县设立了十七个乡镇。随着全国形势的变化,1958年,这十七个乡镇自然转换为“人民公社”。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群车倌在临河县住车马店时,谈论起了当时公社的名称和数目,人们七嘴八舌,也没有说清临河县公社的地名。随行的“豆腐张三”脱口说道:“份子地、五星(后改为古城乡)、白脑包,狼山、新华、班禅召(乌兰图克);东长胜(后改为隆胜)、中小召、丹达西面是干召庙;八一、城关、马场地(团结公社,1971年城关公社南片划出),曙光(1975年7月由城关公社蔬菜队划出)就在城东地;黄羊、八岱挨乌兰,十七个公社都数完。哎,谁不知俺豆腐老张三。”

他按照这些公社当时所处的方位,由北向南将当时临河县的十七个公社编成了顺口溜,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份子地”“五星”“白脑包”三个公社位于狼山脚下,基本上是东西走向。狼山、新华、班禅召位于临河县的中部,也基本在一条线上。“长胜”“小召”“丹达(木头)”“干召庙”这四个公社是由东向西叙说;“八一”“城关”“曙光”“马场地”四个公社位于临河县城的周围;“黄羊(木头)”“八岱”“乌兰(淖尔)”公社在临河县的西部。这样由北向南、从东到西,循序推进,既全面准确,又生动形象,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人们记忆。

为了押韵,他还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如:“班禅召”是“乌兰图克公社”境内的一座寺庙,借“班禅召”代替该公社,与前面的“白脑包”相对应和押韵。用旧地名“马场地”代替当时的“团结公社”。

“文革”中,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好多地名披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而改换门庭。如:“五星公社”,原名为“古城乡”,位于临河县最北端,早在1958年就因出土过很多珍贵的西夏文物而驰名,而“文革”中因破“四旧”而改为“五星公社”。如:“隆胜公社”,可能含有“买卖兴隆昌盛”的意味,也被改为“长胜公社”。这些地名于1986年人民公社解体后又恢复了原名。有的尊重历史沿革,如将“团结公社”更名为“马场地乡”。

1982年底,随着当地人口的增长和公社机构的膨胀,临河县的十七个公社变为二十个。“黄羊公社”划出“友谊公社(1976年6月)”,“八一公社”划出“新丰公社(1976年6月)”,“丹达木头公社”划出“建设公社(1974年3月)”。1983年4月人民公社全部撤销,组建乡人民政府,原来的二十个公社全部改为乡。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减少,临河区不断加大撤乡并镇的力度,到目前只保留了“白脑包镇”“新华镇”“狼山镇”“乌兰图克镇”“干召庙镇”“八一乡”“城关镇”“双河镇”“曙光乡”。合并后的九个乡镇,既考虑了人口的分布、自然资源和交通的特点以及历史沿革,尊重了人们传统的称谓,又考虑了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还有了创新,如:将“马场地乡”改为“双河镇”,取该镇位于“黄河”与“二黄河”之间的意思,鲜明地突出了该镇的地理特点。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你知道临河磴口五原的由来吗?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