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是指哪个关,潼关和函谷关有什么地域区别?关中四大关是哪四个?
渭河平原,又称为关中平原。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为西有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取意四关之中。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古人一般习惯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
函谷关和潼关不是一个地方,却在一个区域,它就是著名的淆函通道,又称豫西通道。函谷关位于淆涵要道的东端,潼关位于西端。历史上函谷关有秦关,汉关和魏关三处。
秦关和魏关都是和阻隔淆涵要道的稠桑原联系在一起的,秦关设置时,它所依靠的稠桑原从秦岭向北一直延伸到黄河南岸,黄河由原畔流过,两相连接,没有任何缝隙。所以从东到西只有横过稠桑原,别无它路。巧合的是,大自然用千万年的雨水将稠桑原冲开了一个裂缝,通贯东西。而秦函谷关就位于裂缝最东端(今天灵宝县王垛村)。从王垛村进关,经黄河峪、狼皮沟达到最西端的桑原村出关。此外,依靠关前的弘农河和稠桑原上茂盛的森林,也造成了函谷关极其险要的地势。
到了汉代,楼船将军杨仆耻于为关外人,于是自掏腰包在今天的新安修建了汉函谷关。
后来黄河水位不断下切,稠桑原北端近河处已经有了滩地,过往行旅就可由滩地行走,不必再费尽艰辛地走过函谷关道。于是关城自然也就荒废不治,日久成了沟壑。曹操有感于此,于是下令许褚于河滩裸漏处修建了魏函谷关,与秦关配合。而后,稠桑原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函谷关天险优势荡然无存。潼关应运而生。
相同的是函谷关和潼关所依附的塬体都是从秦岭延伸下来一直到黄河岸边,所不同的是函谷关位于塬中,而潼关位于塬上。
潼关首次设于东汉末年,关城建在潼关县麟趾原上的陶家庄。
黄土因为附着力小所以易被雨水冲刷,麟趾原到了隋炀帝时期,距离汉潼关以南数里被雨水冲刷出了一条深沟,为了控制这条深沟,隋朝又在今城北村与杨家村之间修建了一座新潼关,是为潼关南城;汉潼关就被称为潼关北城。到了唐朝武则天时代,潼关出现了和函谷关一样的问题,那就是黄河水位下切,同样造成了麟趾原和黄河交接的河滩裸漏出来,为了控制此处河滩,于是又修建了一座新潼关。
宋金元时期,潼关没有做变动,只不过时常被修修补补。明朝洪武年间,又将唐潼关在原基础上扩大了三倍。到了清朝也只是在明代修葺的基础上扩建一二,使其变得越来雄伟壮观。
1954年,在苏联专家指导下,三门峡兴修水利。为了配合水库修建,唐潼关古城被拆,城砖做了三门峡水库基建的备用品。从此,唐潼关毁。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