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朝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本文聊聊明太祖的分封制。

强如开国皇帝朱元璋,也不得不面对任何普通人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儿子们逐渐长大了,拿他们怎么办?

办法其实也就那么两个,分家还是不分家。

皇帝分家就是分封,封出去的儿子是他封地所有人的主人,这些诸侯王与中央维持着宗法血缘的联系,在自己的领地他们就相当于国王,享有独立的行政权和军事权。

分封制的缺陷很明显,诸侯王拥有世袭统治权,很容易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形成威胁。

于是,自从西晋分封闹出八王之乱后,后来的皇帝恢复了秦始皇的郡县制,王爵成为一种荣誉性称号,王爷们和皇帝就像普通族居的人家一样,一家人和和美美或吵吵闹闹一起住在京城。

当然,权力全部掌握在族长皇帝手里,所以也可以称为集权制。

不分封的缺陷也很明显,唐宋的王爷空有名号没有实权,出了乱子根本帮不上啥忙,本来能够倚重的宗族力量被严重浪费。

到老朱做选择了,分封还是集权?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朝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参照前朝的经验,加上老朱本身的性格,他应该选择集中权力才对,出人意料的是,他选择的是分封。

不要因为分封最后被集权取代就觉得这是个很落后的制度,每个制度在历史上得以存在,都有它的时代背景。

分封制曾经很不错,或者说它的一再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刘邦的出身接近于朱元璋,我们就拿刘邦的分封来看。

有了秦始皇的郡县制,刘邦为啥还要捡起周朝落后的分封制呢?这也是种必然,来自它的历史背景。

秦朝从分封转为集权过程相当激烈,短短几十年,就想消除八百多年的分封制影响,哪怕你是秦始皇也不行。反秦诸侯们多是战国贵族子弟,说明中央集权还远远未到深入人心的程度,人民仍然愿意接受封建,承认这些贵族是自己的领主。

刘邦也是反秦诸侯,恢复分封是他建立汉朝的合法性来源之一,假使刘邦称帝后拒绝分封,必定遭到强烈反抗。

分封这种封建制必将复辟,这是历史的趋势,刘邦看到了。

如何破局呢,刘邦不愧是老流氓,他的斗争智慧深不可测。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朝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首先就是既分封功臣,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刘邦封了八个异姓王,九个同姓王,他的帝国事实上是被一分为二的,分为关西和关东——中央政府牢牢地控制着关西地区,关东则是各个诸侯王的势力范围。

摊开一幅地图看,从地理上中央把中西部主要关隘握在手里,并且以中原地区为控制关东的战略前沿据点,形成了以西压东的形势,这个战略局势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优势地缘。

在东面,密集分封了十几个诸侯国,其中超过一半都是刘邦的宗族力量,非刘姓诸侯在地理上多被隔绝,难以连成一片,大大削弱了他们联手对中央制造威胁的可能。

反过来说,如果刘姓诸侯要作乱,他们也难以互通声气。地方封国形成了一个互相制衡的局面。

这只是其一,还不足以保证帝国的稳定。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朝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其二是外戚。

与分封一样,外戚未必是贬义词。除了在外的诸侯王,刘邦并不拒绝重用外戚。兄弟、儿子们都被派到外面去了,皇帝难免势单力孤。在皇权微弱时期,权臣、诸侯都可能对皇权造成威胁,这时候就需要外戚的帮助,这是刘邦为身后布的局。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三角:皇权、外戚、诸侯。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皇权为长,外戚和诸侯都有义务维护皇权。当诸侯作乱时,皇权和外戚对其进行压制;当外戚专权时,诸侯可以支援中央,对外戚形成压制。

设想,假使刘邦不分封同姓王呢。他当皇帝时已接近六十岁,刘家宗族不过寥寥十几人,除了他自己并没什么出类拔萃的人物。如果只有外戚和异姓王,当皇权式微时,这个设计显然没有三角形来得稳固。

只有把同姓王封出去多出那一级的力量,才能让刘家坐稳江山。

这套制度在刘邦死后继续发挥着作用,先是外戚(吕后),后是诸侯王(七国之乱),后面又继续循环播放,结果是他们一个也没能跳出刘邦设计好的圈套。

到了皇权足够强大时,就可以打破这个三角,把所有权力收归中央。

在西汉,这一切在汉武帝时期得以完成,功臣集团被剪灭、诸侯国被瓦解,全国性的中央集权时代到来,刘邦的分封制成功过渡到了集权制。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朝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分封制的反面典型就是司马家了。

晋武帝司马炎搞分封也有他的考虑,西晋社会士族门阀力量膨胀,并开始触及中央权力,如果再让他们掌握地方兵权,再回到三国时期不是不可能。

尤其看到刘邦分封的成功和曹操不分封的失败,司马炎选择分封也是合情合理的。

司马炎和刘邦的差距在于,他只学到了刘邦的皮毛而没学到精髓。他甩出去几十个宗室亲王却没搞好制衡,为了防备异姓功臣反叛和门阀士族掌兵,又搞出什么“州郡罢兵”。等他死后主少国疑,藩王依靠兵权争夺中央权力,成功的藩王又被其他藩王效仿,把皇权蹂躏了一遍又一遍,最终形成“八王之乱”。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朝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再对比朱元璋和刘邦,老朱的出身比刘邦还低微,整个家族在乱世里几乎死光,他能依靠的只有功臣和儿子们。

朱元璋没有必须分封异姓王的压力,但他也有自己的内外问题。在帝国内部,南北差异明显,元朝遗民还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外部,虽然蒙古已退回塞外,大元国号仍在,蒙古骑兵仍然不断骚扰着边境,一旦北方没有强有力的将领镇守,他们随时可能深入大明腹地。

朱元璋几次动过迁都的脑筋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今迁都已经不可能了,他必须想别的办法。要么分封儿子们,要么交给将领。

或者,有没有第三种办法,既能分封儿子,又能依靠将领呢?

只要动脑筋,办法总是有的,按照这个思路,老朱的改良版分封制就呼之欲出了。

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去掉太子朱标和夭折的朱楠、朱杞。从洪武三年到洪武二十四年,他一共封了23个亲王,再添上朱文正之子朱守谦这个郡王,总计24个藩王。

这些藩王地位非常尊贵,仪仗礼仪仅低于皇帝,不管多大的官,见了他们都要拜伏在地进谒。

藩王们有自己的王府,王府内有官吏。他们有自己的护卫亲军,还有护卫指挥使司,每个王府设三护卫,军士人数在数千到上万不等。地方上的头头脑脑,每月初一、十五必须定期向藩王汇报工作,如果有什么事,藩王可以随时召见他们。

遇有战事,藩王还有权调动地方军队,王府的军官往往兼任所在都司卫所的指挥官,遇到需要调兵时,地方军事长官需要先得到当地藩王同意。

藩王要么不出征,领兵就是统帅,比如燕王率军征讨乃儿不花时,强如颍国公傅友德也要受他调遣。

老朱这个设计还有个理由,汉、晋已远,作为曾经的大元子民,元朝宗室亲王们的拉胯表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元末这个舞台上,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元朝宗室们没出现一个能打的。哪怕是世镇云南的梁王,死到临头连个段氏都没搞定。

目睹元末的朝纲不振,很容易总结出皇帝的力量不够强大是重要原因。如果皇帝的兄弟叔伯们都有兵权,那么在权臣凌主时,他只要振臂一呼,宗室们便能领兵清君侧,把皇权置于宗族力量的保护之下。

吸取大元灭亡的教训,加强宗室力量建设,是大明政治构建的重要一环。

看到这里,会觉得藩王们权力很大,不输于前朝的诸侯王,然而重点来了,老朱家的藩王们少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治理权。

这些藩王没有臣民,也不能建国,连赏赐的封地也不能直接管理。他们不能任免官员,更没有地方行政的管理权,和官员们一样每年领工资。

参照前朝的得失,老朱分封的思路是“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它结合了汉朝和元朝的分封制,把治权和军权剥离开来——藩王有军权,但除了王府护军,其他军队都是国家的,跟你出征可以,得有朝廷的旨意。

那么为了造反,藩王可以自己养兵吗,理论上是可以操作的,前提要有钱。矛盾的是没有治权就无法收税,无法收税就养不起兵。如果哪个藩王想要染指地方治权,无异于宣布自己要造反,朝廷立马就能反应过来。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朝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战略大师朱元璋在分藩们的布局上更加讲究,形成了四条带状分布的层次。

除了韩王朱松、沈王朱模、唐王朱桱等几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亲王,其余藩王都是大明军事防御体系中的一环。

在最北方和最南方,是帝国边境的第一道防线,它包括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庆王、肃王等诸王的北方防线和岷王、靖江王的南方防线。

秦王、周王、鲁王、齐王被封在西安、开封、兖州、青州、武昌等地,与第一条防线相距几百公里不等,他们组成了第二条防线。

京师应天和蜀王、湘王、楚王沿着长江形成第三道防线。

设计思路是以北元为最强大的假想敌。假设蒙古自北方来袭,他们要打穿两道防线才能威胁到应天,这个时间已足够蜀王、湘王、楚王率军顺江而下勤王;来自南方的威胁较弱,有岷王和靖江王坐镇就可以了,就算南方第一道防线被击破,同样要突破蜀、湘、楚形成的第二道防线才能威胁京师,此时在北方诸王的支援下,应天应当已是固若金汤。

这个设计同样也防备藩王作乱。

南北两线任何一个藩王要进攻京师,和敌人要面对的难度是差不多的;如果是内部两道防线的藩王造反,将受到中央和外线诸王的两面夹击。

另一个基本原则是:京畿地区不得封王。

这几条线都远离京师版块,在京师方圆四百公里内,没有分封任何藩王。这是历朝分封传下来的教训,毕竟是京畿要地,要是藩王突然之间在家门口造反,那皇帝就只能呵呵了。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朝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显然,这绝不是拍脑门子的决定,老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藩王与藩王之间互相监督,地方政府又与当地藩王互相监督,哪一级的平衡被打破,就意味着有人搞事,朝廷可以迅速作出反应。

这样来看,老朱分封的藩王更像是朝廷派到地方的高级监军,所以意图上说他的分封并不是削弱中央集权,反而是加强中央的稳定性和控制力。

老朱对他亲自改版的这个分封制很满意,曾有个大臣叶伯巨不那么满意,他上疏表示“分封太侈”。老朱看了气得浑身发抖,认为这个姓叶的在离间他们骨肉感情,大喊我要亲手射死他!叶伯巨最后虽没被射死,还是因为此事死在了狱中。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朝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朱元璋的方案真有这么好吗,以燕王朱棣为例,按照他这个设计,我们可以推算一下朱棣造反的难度有多大。

明初北平十七卫计有将士105471人,但朱棣直属的王府护军只有5700余人。没有正当理由,他无法调动其余军队,一旦他造反,北平都指挥使司首先就会调动十七卫的兵力来围剿他。

在北平,他需要面对的就是十万级别以上的兵力——五千多VS十万多,有脑子的人都不会想尝试。

假设朱棣是无脑的,他就是试了,然后竟然成功了。

即便这样,朱棣也只能基本控制北平一府之地,资源相当有限。在他身后有宁王、辽王,西面有谷王、代王、晋王,朱棣成了反贼,他们有义务服从中央政府,协同或率领边将出兵讨伐叛军。

或者,就算他们没有主动进攻吧。朱棣总不可能一直蹲在城里,只要他率军出征,就有老窝被端的风险,那样一切都完了。

这样对朱棣太不公平了,我们再给他开个挂。假设朱棣出兵了,恰好靠近他的藩王都失明了,他们什么也没看见,按兵不动。

此时朝廷讨伐的大军也差不多到了,按照明初三大营和地方军队的规模,兵力应当在二十到三十万。

这时朱棣应该能有几万兵力了,几万VS几十万,风险还是巨大的。

老四运气很好,他又赢了,但他丝毫不能松懈,因为朝廷的资源几乎是无穷无尽的。他必须马不停蹄直捣京师,速度是他唯一的希望,持久战他毫无胜算。

在路上,还有第二道防线在等着他,也就是秦王、齐王、鲁王、周王四个军区的部队。

当然,朱棣又赢了,不然游戏就无法继续了。

根据洪武二十五年的统计,大明的军队总数在126万左右。不出意外的话,此时天下勤王的军队早已云集京师,他还需要面对几十万大军。

决战在京畿地区展开,朱棣要击败勤王的部队,然后攻克京师,这才算完成最终任务。

对了,朱棣还不能让朱允炆跑掉,否则他能在其他地方召集军队继续讨伐朱棣,这场战争还将没完没了持续下去。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朝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三国志》这样的战略游戏相信不少朋友玩过,这就相当于你是个只有一个城的玩家,对面的玩家已经统一了全图,他能调集所有资源来对付你。如果不用修改器要想通关,难度是噩梦级的。

所以,朱棣造反成功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概率上几乎不可能。中央有近乎无限的资源,可以承受一场场失败,朱棣没有什么容错率,一旦有一两场真正的大败,就很可能一无所有。

除非朱棣已经拥有无敌的舰队,能够出海绕过所有陆地防线,从水路直捣应天。否则,他的成功只能存在于梦中。

再把朱棣换成其他藩王,难度类似,爷爷的方案很靠谱,这也是朱允炆能有恃无恐削藩的倚仗。

如果朱元璋知道朱允炆会以那样的方式削藩,他估计会把这个孙子毒死。

#明朝果然很有料#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