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仁和挂在哪个殿,“正大光明”牌匾后有遗诏是真的吗?
“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之后……”
这句话也也太耳熟了吧!
明清皇位的传承原则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清朝不用明朝皇位继承采取的嫡长制,皇位继承的问题,可谓煞费苦心。我们从清宫剧里看到的大多是秘密立储制。秘密立储制由雍正帝开始实行。
▲秘密立储创始人
(确认过眼神,是嬛嬛的四郎本人)
由当朝皇帝将选定的储君皇子的名字写好,装在匣里,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上面。
▲嬛嬛所言甚是
当朝皇帝崩逝后,朝廷众臣在乾清宫,取下秘密立储匣,当众开启,公示于众。
▲立储匣在《延禧攻略》里长这样
这个盒子本来是给皇后凉凉的二阿哥准备的。可惜二阿哥夭折了。
▲字都码好了你告诉我二阿哥去世了?
然后这个小盒子
就再也没有放在
正大光明牌匾之后了……
嘉庆帝继位:乾隆帝当着众臣在授受大典中面授的。(就是魏姐的儿子)
道光帝继位:“正大光明”匾后没找到秘密立储匣,后在嘉庆帝随身太监腰间小盒里发现的。
咸丰帝继位:道光帝病危时,召宗人府宗令、御前大臣、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宣示谕书,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
同治帝继位:其为独子,自然没有立储。(独生子女不争不抢)
光绪帝和宣统帝:因改变祖制,为慈禧“一言而定”。(太后说了算!)
所以,“正大光明”匾后的秘密立储,实际上只用了一次。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个神奇的匾
▼
乾清宫正大光明匾
清宫正光明匾
“正大光明”匾位于乾清宫,由顺治皇帝御笔亲题。乾为天,坤为地,天地交和谓之交泰。因此乾清宫是皇帝日常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作为“乾”,表现的是天地正大,日月光明,象征皇权至上,能行天地日月之道。
等等!乾清宫……
这不是我们魏姐
“奴才罪该万死”观光路线的起点嘛!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顺着这条观光线,看看一路上魏姐路过了哪些匾~
我哪有心情看匾!
剧中魏璎珞三步一叩,走出的就是乾清门,出了乾清门右转就到了乾小四的养心殿。
养心殿中正仁和匾
黄桑:“回养心殿批折子!”
清朝自雍正皇帝后,就将寝宫从乾清宫迁到了养心殿。养心殿中的“中正仁和”匾是雍正所书,是说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是帝王对自身行为准则的高要求。
西暖阁勤政亲贤匾
黄桑:“让XXX西暖阁候着!”
在养心殿里,皇帝的宝座设在明间正中,而明间西侧则为西暖阁。雍正皇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克尽职守,勤政爱民。西暖阁位于养心殿,“勤政亲贤”匾同样是雍正御笔,体现了这个皇帝一生都对自己严格要求,严于律己,严于律人。
养心殿三希堂匾
黄桑:“这是朕的书房~”
养心殿西暖阁的旁边,有一间几平米的小屋,乾隆为他取名“三希堂”,原因有二:一是指此处藏有三件稀有的书法绝品: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贴》;王珣的《伯远帖》。二是“三希”包涵周敦儒的“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之意,乾隆也以此激励自己要不断进取,提高自身修炼,进入更高的境界。
然后路过各宫小主的寝殿……
来到后朝寝宫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
除了前面所述位于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外,还有以下著名匾额:
交泰殿无为匾
黄桑:“殿名取自《易经》,
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
交泰殿中的“无为”匾为康熙所题,这是道家思想的体现。老子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又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康熙题无为,意在告诫帝王要顺应天道,体恤民情,与民休息。大致是如今构建和谐社会之意。
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魏姐路过的都是内廷建筑的匾额。
而故宫宫殿,最著名的就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外朝的中心即为这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
乾清门后面更高大的那个大殿影子,就是三大殿之一的保和殿。
保和殿皇建有极匾
为乾隆御笔。所谓皇建有极,是说由天子来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准则。有强调皇权之意。
中和殿允执厥中匾
过了太和殿,就是中和殿了。“允执厥中”依然是乾隆御笔,他一生爱好书法,所以在北京,到处都能看到他御笔亲题的遗迹。
《尚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允执厥中的出处。意思是舜帝告诫大禹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允”就是诚信的意思。
太和殿建极绥猷匾
上图是挂在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正中的“建极绥猷”匾,为乾隆御笔。所谓“建极绥猷”,是说天子要上体天道,下顺民意,用中正的法则治理国家。“极”是屋脊栋梁,建极就是要建立中正的治国方略。绥是顺应之意,猷为道,为法则。这块匾挂于太和殿中,正是说明了历代皇族的治国理想。
清宫剧热度不断,剧中为了“娱乐化”,常常对历史进行改编。而小编认为,真正有趣的是真实的历史。也许你因为清宫剧爱上故宫,那请你在“大结局”后,依然充满对故宫的热情吧!故宫的故事和玄妙之处,说不尽也道不完。欢迎下方留言和我们一起讨论呀~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