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九哪个地铁站,广州上下九步行街(俗称西关)
上下九步行街是中国广州市的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步行街的合称。在1995年9月30日正式成为商业步行街。其实际涵盖范围包括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宝华路、康王路等路段。上下九步行街为著名的“西关商廊”,也是老城区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简介/上下九步行街 编辑
上下九步行街图册
上下九步行街地处广州市荔湾区的上(俗称西关)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是广州市三大传统繁荣商业中心之一,蜚声海内外。全长约1218米,共有各类商业店铺238间和数千商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当今商业步行街中西合璧的四大西关风情特色,并构筑成一副独特的、绚丽多姿的西关风情画。营造出亮丽的旅游风景线。
闻名遐迩的上下九商业街位于老城区西关,东起上下九路,西至第十甫西,横贯宝华路、文昌路,日客流量达60万次。荟萃了岭南文化中的岭南建筑文化、岭南饮食文化和岭南民俗风情。[1]
历史文化/上下九步行街 编辑
上下九步行街图册
早在6世纪,广州的这一区域已成商业聚集区,印度高僧达摩在该地段登岸传教,因而得名”西来初地”。
明清时期,受益于接待外国商人和使者的怀远驿(在现在的下九路南侧)的建立,大观河的开通,以及十三行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周边商业活动兴盛。后来十三行因火灾被烧毁,商业活动逐步转入到上、下九路。而周边地段批发市场的涌现,也使得上下九成为广州著名的商业地段。
后来十三行被火焚毁,商业逐步迁入上、下九路,至清朝末期该地为最繁荣,是广州与全国及海内外进行贸易往来的一个重要窗口。
与此同时,随着上、下九路的商业气氛日益增旺,其周边亦衍生出多个与之相关的专业集市,时过百年,至今亦可寻到一些历史痕迹,现已发展成为该区一个重要商业网络。东有光复中路纸类批发市场、缝纫机专业市场;光复南路布料市场;杨巷路布匹市场;德星路服装配料市场;南有蜚声中外的十三行路”故衣街”服装市场、十八甫路布匹市场,全国闻名的黄沙农副产品市场,清平中药材市场;西有第十甫路(现为步行街路段)的百年老店–陶陶居,莲香楼以及众多大小食肆;北有长寿路理发用品专业市场、打金行业、金银珠宝业;历史悠久的西来正街玉器墟、酸枝家具街;源胜街”古玩街”等,构织成纵横近2.5平方公里的庞大商业网络,网罗了各类型的商品,适应了不同类型的货商和市民的需求。
建筑文化/上下九步行街 编辑
传统西关房屋建筑包括西关大屋、骑楼、竹筒屋等,步行街的骑楼建筑连绵千米,始建于清代, 广州上下九步行街标志建筑是一条既吸取了南欧建筑特色和中国北方满洲式装饰,又保留了西关传统建筑风格,适应南方炎热多雨气候,可供商户、顾客在任何天气下环境下进行商业活动的实用又美观的建筑长廊,吸引了海内外无数游客观光旅游,现日人流量以十万数计。
民俗文化/上下九步行街 编辑
上下九步行街图册
人们在步行街购物之余,可以此为中心,领略具西关风情特色的华林禅寺、五眼井、文塔、西关大屋保护区、陈家饲、仁威庙以及沙面欧陆风情区。在步行街上几乎每一条街、每一条巷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及深厚的历史由来,如下九路至今仍有”文澜巷”,印证着昔日十三行富商组建的”文澜书院”的历史。第十甫路的湛露直街至今仍有岭南画派大师昔日开办的”岭南艺苑”故屋。陶陶居历史上是粤剧艺人的聚所,曾以”西关古(故事)坛”、霜华小苑书画展驰名,这里群众的自娱自乐粤曲演唱”私伙局”,也颇有名气。十甫书店的荔湾雅苑书画展销厅、上演粤剧的平安戏院,更是这条步行街上的文化小绿洲。
饮食文化/上下九步行街 编辑
上下九步行街图册
步行街内大小食肆数十家,既有百年老店陶陶居,亦有”国家特级酒家”广州酒家,还聚集了一批经营”西关名小食”的南信甜品店、欧成记面店、西关人家等特色小食店,也尽聚了制作广式月饼的著名传统饼店–莲香楼、陶陶居、趣香饼家、广州酒家,每逢中秋佳节,这里出产的各式月饼畅销国内外,以慰游子思乡之情。近年港、澳、台以及国内外的饮食亦进军步行街,成为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饮食文化交流的区域,充分体现出”食在广州,味在西关”的饮食文化风情。
步行街自1995年9月30日开通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92年被广州市政府命名为”不经销(生产)假冒伪劣商品一条街”、96年被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街”称号、97年被评为”羊城十大旅游美景–西关商廊”、98年被中宣部、内贸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评为全国十五条”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之一,为广州和荔湾区商贸旅游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地方。步行街上布满各中、高级百货公司,有永安百货公司,广州服装店,鹤鸣鞋帽店,大陆钟表店,妇女儿童百货商店,广州纺织商场,锦华床上用品店等老字号。而有趣的是,一些顶级品牌的新货旧款常年在“清仓大热卖”;(琳琅满目的商业街)至于食肆则有清平饭店,皇上皇腊味店,广州酒家,陶陶居酒家,莲香楼,第十甫副食品店等。
此外,还有趣香饼家,茶楼,驰名国内外的文昌鸡,清平鸡,陶陶姜葱鸡,以及姜汁撞奶,双皮奶,欧成记云吞面,伍湛记及第粥,广式月饼,糯米鸡,老婆饼,速冻食品,各式各样的名菜小吃;更有享誉国内外的华林玉器一条街。清平路,既是美食街,又是全国最大的农贸杂市一条街;再说,这里还有为数众多的文化用品商店,专业商场和百货商场等。 得一提的是荔湾广场,有大型商住楼群,一年一度的国际美食节便是在此举办开幕仪式的。
经过全面的修建后,上下九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天际线下,高大的建筑群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人们会感受到浓郁的岭南特色:马路两旁的骑楼式建筑保留较为完善;大街小巷西关大屋,麻石街巷依然;马路上新建起300多米长的大型射灯喷画《羊城景廊》和近百个霓虹招牌灯饰璀璨夺止;加上步行街的巨型霓虹灯牌匾,大型射灯喷画,沿路张挂的2000多个灯笼和彩灯……确为这个大都市平添了几许姿采。一到晚上,在黑夜和霓虹灯衬托下,尤其让人觉得辉煌。
街内景观/上下九步行街 编辑
上下九步行街 图册
步行街全长约1218米,现存的主干道旧建筑以骑楼为主,更有西关大屋、竹筒屋等特色建筑。步行街的骑楼建筑多为清代建成,在吸收欧洲和北方满洲的建筑风格同时,又保留了西关的传统建筑风格。其结构为下面商铺,上面住宅。商铺有二楼的阳台遮蔽,方便购物的路人经过。其附近还有华林寺、西关大屋保护区等文物建筑。
座落其中的著名商铺有:第十甫商店(已拆),陶陶居酒楼,莲香楼,趣香楼,新华书店,广州酒家、广州妇儿商店、永安公司(已拆)。
现时上下九多以服装饰物店铺为主,兼有小吃店、电子产品商店等。相较北京路的高档路线,上下九的商品尤其是服装主要为中低档,较为便宜。
美食小吃/上下九步行街 编辑
一街尝尽西关味道
特色小吃
广东人崇尚“民以食为天”,食文化是广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下九在这方面也有丰富特色。20世纪30年代,西关地区
上下九步行街图册住着很多著名的粤剧名伶,如郎筠玉、靓少佳等,他们经常在演出后到西关的几家著名小吃店去吃夜宵,受到他们的影响不少戏迷也跟着前往,使得那里的小吃店因此而发家。
旧时,西关一带就有“百步之内必有小食”的说法。许多风味独特的街头小食,一直流传至今。从长寿路地铁站出来到广州酒家那段,一定要睁大眼睛,在某处你不注意的小街小巷小角落里,都有令你食欲大开的小吃。
历数上下九的美食,有“银记”肠粉;“欧成记”上汤鲜虾云吞面;“伍湛记”的及第粥、鱼皮粥;“广州酒家”的灌汤饺、虾饺、烧卖、萝卜糕;“莲香楼”的莲蓉月饼、鸡仔饼、老婆饼和龙凤结婚礼饼;陶陶居的姜葱鸡、奶黄包;“南信”的双皮奶、姜撞奶和牛三星;“林林”的牛杂和猪红汤……
在数以百计的西关小食中,公认是名牌的有20多种,其中有10种还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如:南信甜品专家的“南信双皮奶”和“南信姜撞奶”,欧成记面食的“上汤鲜虾云吞”,伍湛记粥品的“伍湛记及第粥”,莲香楼的“老婆饼”,银记的豉油牛肉肠等。
叹早茶 享粤式点心
住在附近的老广州,平日里有空总要一家大小或约上三五知己到广州酒家、陶陶居这些老字号饮早茶,享受最正宗的粤式点心。
传统现代 任君选择
除了西关传统小吃,在荔湾广场旁的名汇中华小吃街,还可以吃到韩国、日本料理以及全国各地的名小吃。路边林立的小吃铺子,烤鸡腿、铁板鱿鱼……无时无刻不吸引着人们的食欲。不远处还有仙踪林、真功夫、必胜客、麦当劳、萨利亚意式餐厅等。
民俗文化/上下九步行街 编辑
文化:商业街里藏着民俗文化
与北京路、天河城相比,上下九最大的商业特色是骑楼、雕塑、老字号,构成了上下九的民俗风情。
从第十甫到上九路,连绵千米的骑楼就在眼前展开,这些目前广州规模最大、仍在维持着商业繁华功能的建筑群,始建于清代,是南欧建筑特色与西关传统建筑风格结合的产物,装饰上还融入了北方满洲式装饰[2]。 接近荔湾广场一带,一组组表现西关传统生活的雕塑多了起来,它们永远是游客镜头里的最爱,而这代表广州传统文化的雕塑亦能唤醒市民的传统广州情结。这些表现西关风情的雕塑作品在2002年由万兆泉创作,“凉茶档”、“人桥”、“老车夫”、“门前倩影”,均栩栩如生。透过这些雕塑,二三十年代广州人的生活情景浮现眼前,西关情愫洋溢心间。当你正徜徉于上下九时,一个头戴尖头竹扁帽、两颊涂红胭脂、身上背着“五彩大公鸡”的人物出现,他用唢呐模仿公鸡叫着“卖榄、卖榄”,那是卖鸡公榄的工作人员,是荔枝湾文化交流协会为了保存鸡公榄文化,专门请人扮演的。他的出现犹如时光倒流,让我们追忆三四十年代的西关民俗风情。“有辣有唔辣 一蚊一包好滋味”,去过上下九的人回来谈起鸡公榄,都会记得这一句。 虽然,大多数人到上下九是冲着她的商业氛围而来,但有些人的兴趣却不在此,往路旁众多的小巷中一拐,又是另一番幽静的天地,那里有更深的文化内涵。几乎每一条街、每一条巷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及深厚的历史。下九路的“文澜阁”,印证着昔日十三行富商组建的“文澜书院”的历史;湛露直街,是清同治年间的状元梁耀枢曾住过的地方。陶陶居历史上是粤剧艺人的聚所,曾以“西关古坛”、霜华小苑书画展驰名,这里群众的自娱自乐粤曲演唱“私伙局”,也颇有名气。十甫书店的荔湾雅苑书画展销厅、上演粤剧的平安戏院,更是这条步行街上的文化绿洲。
相关新闻/上下九步行街 编辑
西关的“腰带”
上下九位于荔湾区南部,人民中路与宝华路之间,全称为“上下九商业步行街”,1995年9月30日开通,是“中国第一条开通的商业步行街”,它包括了上九路、下九路和第十甫路。
上下九西关风情的最直接映画,这里汇聚了岭南特色的骑楼商市、老街名店,宜人尺度的街巷空间,既是本地人眼中的城中美食据点,更是外地游客寻找传统广州的第一着眼点。同时,作为广州市三大传统繁荣商业中心之一,蜚声海内外。
上下九步行街图册
广府大街上的村上春树
曾经听过深谙广州往事的老者说,旧时的上下九地段除了是广州与全国及海内外进行贸易往来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西关小姐消遣悠闲时光、邂逅情人的地方。我大致能想象出的场景与电影并没有多大出入:习惯深闺的小姐们有一天偶然走上街头买胭脂粉,或者选择某个节日到上下九路上看热闹,并上演了一见钟情的故事。恋爱总容易让人郑重其事。听父亲母亲回忆,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打发恋爱时光最好的地方是稍远一点的小镇的公园和电影院;根据我的成长经验,上世纪90年代酒吧以及人流旺盛的时尚步行街兴起之后,城市中恋爱的人们又多了一些去处。那会,村上春树的小说已经非常风靡,《挪威的森林》是年轻人人手一本的流行读物,也是他们推崇的时尚恋爱经,那些恋人走过的大街小巷总是飘满村上春树的气味。
似乎就在同一时刻,“小资”一夜之间变成褒义的流行语。我的那个以天安门为约会地点的京城朋友把恋爱的地点改为了前门大栅栏,身边那些习惯校园散步的广州学生情侣也爱上了逛西关上下九。这或许与西关富家小姐坠入爱河之后消遣爱情的方式颇有些雷同和接近。只是如今,洋溢着旧时西关风情的上下九,已经不是过去年代链接海内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广州的贸易窗口在琶洲,在大大小小的专业批发市场。
我所熟悉的上下九步行街除了是休闲旅游一条街,也是潮流年轻男女的集中地。在这里,学院的研究者仍然找寻着商业贸易中心的记忆,外地游客则看重西关大屋、骑楼等老广州西关风情。而作为上下九消费主力军的青年男女,不管恋爱是请客吃饭,还是逛街买衫,不管爱情需要唱K、看电影,还是需要咖啡馆、酒吧暧昧的小资情调,他们都可以在这里各取所需。我们总是看到成群结队的年轻男女,常常在这里上演东京街头的一幕,他们打扮入时,手拿颜色各异的潮流手机,自觉或不自觉地带着村上春树情结,消失于上下九街头。
有人说,广州的怀旧在西关,西关的记忆在上下九。我说,上下九的历史太久,恋爱中的现代男女需只争朝夕。
发展编年史
□陈坚盈
街春秋
平民气息体现了老街闹市的从容不迫
一部广州商业发展编年史
上下九的历史,便是广州商业发展的一部编年史,但这并不足以说明上下九的全部。
早在6世纪,这一带已成为商业聚集区,印度高僧达摩在此登岸传教,故得名“西来初地”。明清时期,随着接待外国使者和商贾的怀远驿(在今下九路南侧)的设置、大观河的开通,以及十三行成为广州对外贸易重要口岸,商贸日益兴旺。
据上下九商会副会长介绍,**战争后,广州城的富商巨贾纷纷在西关择地兴建住宅,随之而来的是各式苏杭杂货店、洋货店以及茶楼食肆的开设。至晚清时期,这里已成为广州繁华的商业中心。清末民初,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已有许多商人在此经商。民国26年(1937年),十八甫一带的商户毁于大火,西关的商业逐渐向上下九甫和第十甫转移。
在上下九商会看来,如今上下九路的专营店铺多如繁星,可东西的价格却平易近人,这种多年积淀的老街商市的从容不迫,是因为在西关生根扎户的买卖人家深谙薄利多销的天理,因此这里便逐日渐月地形成了一些专以经营日用廉价货品为特色的商铺。到上下九买东西,是可以挑肥拣瘦、望廉问奢、各取所需、随心所欲、量力而购的;你尽可以优哉游哉地堂皇选购高档奢昂的名牌珍品,也可以如鱼得水地钻入廉价店中疯狂大购物,无论何样品种,总会兑现一个满载而归的“丰收”喜悦。
粤剧文化
西关的百式风味,有不少是由前之所谓“西关小姐”因食不厌精而制作出来的。她们往往家有万贯,闲居无事,故对饮食之道,颇有研究和贡献。另一方面,西关近乡土农家,物产丰富,不少风味小吃就地取材,自成一种乡土特色。再有,西关小贩云集,七十二行,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不少小贩于街边摆卖,形成市井“俗味”。因此,西关的饮食风味,有土、有精、有俗,百味共存。
在数以百计的西关小食中,公认是名牌的有20多种,其中有10种还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如:荣华酒楼“荣华麻香酥”,南信甜品专家的“南信双皮奶”和“南信姜撞奶”,欧成记面食的“上汤鲜虾云吞”,伍湛记粥品的“伍湛记及第粥”,清平饭店的“姜汁奶挞”,莲香楼的“老婆饼”,银记的豉油牛肉肠、金钟阁的鸭润水饺。
据上下九商会副会长介绍,在20世纪30年代,在西关住着众多名闻省港澳的粤剧名伶,如郎筠玉、靓少佳等,他们经常在演出完以后到西关的几家著名小吃店去吃夜宵,不少大款大亨都如影随形地跟着来到西关的小吃店,这使得一时间不少西关的小吃店“声名鹊起”,成为高档食家,至今仍兴旺不衰。
最值得怀旧的地方
今天所讲的上下九,全称是“上下九商业步行街”,1995年9月30日开通,顶着“中国第一条开通的商业步行街”的光环隆重登场。它的特色,在于集商业、建筑、民俗、饮食、休闲于一体,呈现了广州市井而风情的一面。
骑楼是上下九的标志性建筑,连绵千米,是目前广州规模最大、保存得较好,并且仍维持着商业繁华功能的骑楼建筑群,始建于清代,既吸取了南欧建筑特色和中国北方满洲式装饰,又保留了西关传统建筑风格。
美味充斥的老街
从长寿路地铁站出来,开始陷身汹涌的人群,空气里已是上下九的气息。向南直走,随着人流,再转左,是一片更为汹涌的人潮,一天的上下九之旅开始了。
如果恰逢吃饭时间,第十甫路这一段是最热闹的。老字号永远顾客盈门,陶陶居、广州酒家,一盅两件,烧鹅腊味,暖色调的灯光映衬着这个老城的美食魅力;小吃店门前挤满人,如果你未尝见识过广州人吃起东西来有多么不管不顾,这里的街头是最好的T型台。牛杂店最有意思,通常店面都极小,两三平方米见大的地方,一大锅煮得正咕咕冒热气的牛杂萝卜前围满了食客,一碗碗牛杂萝卜被递出来,送到某对小情人的手中。如果可以从空中鸟瞰,便可以看到一朵盛开的蟹爪菊,花芯是牛杂店,在周围延展如花瓣的便是一个两个手持小碗吃得津津有味的食客,他们散落在牛杂店的四周,在香味中满足着对于上下九的期盼。
幽深小巷的文化内涵
有一部分人不是冲着“商圈”而来,而是往上下九的老街小巷里钻去。那里,有着更深远的文化内涵。其实,西关的文化更接近于普通的市民。这里窄窄的小巷和一幢幢古屋,虽各立门户但又紧密相连。
相对于熙熙攘攘的上下九路,这里是另一个世界。
湛露直街,清同治年间的状元梁耀枢曾住过的地方,传说丛桂路文人学者虽然多,但不及湛露巷梁耀枢的文采,故有“丛桂有坊含湛露”之句,此巷因而得名,著名画家赵少昂创办的岭南艺苑故址在这条安静的小街上显得有些孤单;光雅新街,原名“缸瓦栏”,清道光年间,在德兴桥头,曾有专营缸瓦业的市场,故称缸瓦栏。西来正街,达摩禅师传教的地方,听起来,总觉得还是没有“西来初地”好听。
骑楼之下的民俗情愫
骑楼、雕塑、老字号,构成了上下九最西关的民俗情愫。
如果在下雨天,从第十甫一直走到上九路,可以雨不沾襟,这归功于骑楼。但在这太阳明晃晃的夏日午后,你站到步行街中间,抬起头,眯起眼,会看到视野里流光溢彩的满洲窗和精致的墙雕,那才是骑楼的真正魅力。
骑楼商铺是南欧建筑与广州特色相结合的产物,在马路边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长廊。骑楼的格局从大街上观望就一目了然,即楼上住人,楼下做商铺。那段跨出街面、横驾空中的骑楼,既为楼上住户扩大了居住面积,又可为楼下沿途逛街购物、出入商铺的行人遮雨挡阳。
但可惜的是,虽然空间上的距离这么近,但作为过客的我们,却无法进入到骑楼里,看看满洲窗里的世界。因此,上下九上的雕塑,来得更吸引游客。
越靠近荔湾广场一带,雕塑便多了起来,而且永远是游客镜头里的最爱,而这代表广州传统文化的雕塑亦能唤醒市民的传统广州情结。2002年由万兆泉创作的西关风情雕塑首次现身上下九,此后雕塑们便成了上下九上最当红的明星。孩子们是最喜欢的,虽然他们未必看得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把雕塑群当成乐园,嬉戏玩耍。
重量级明星出场,那是卖飞机榄的小贩。他的出现犹如穿越时空。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风行一时的装扮一样,卖榄人为吸引顾客注意,把一只色彩缤纷的纸扎大公鸡模型套在自己身上,吹着唢呐摹拟公鸡的声音叫卖,
无须时光倒流,我们同样可以追忆那些与民俗相关的印记。
上下九步行街图册
民俗印记
街·坊
怀念上下九电影院里的《多瑙河之波》
◎讲述人:梁骏逸,广州西关人氏,国企员工
我在宝华路住了二十多年,小时候上学,便是在上下九的小吃店里吃早餐,一碟虾米拉肠,一碗鱼蓉粥,一元几角。下了课,就是几分钱一块的“咸酸”。
无论在哪个朝代,上下九都是广州商业的地标,广州酒家、莲香楼、趣香楼,买衣服有大型的服饰品商店十甫商场,还有大型的书店新华书店,大型的百货公司妇儿商店,更有一大堆的小吃店。但对于我来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上下九的电影院。人们的娱乐生活没有这么丰富,去得最多的估计就是电影院了,你想象一下:整条上下九,不过区区一两公里,但居然有电影院四五家,我家附近就有美华、金声、平安、市三宫等等。那时候的电影院没有今天这么豪华,但是价格便宜,不过一毛两毛,生意兴隆。
我在那里度过了我快乐的童年时代,《闪闪的红星》、《南海风云》、《决裂》、《甜蜜的事业》、《赤脚医生》、《阿里巴巴》……我对中国电影多少有些了解,全凭当时打下的这些基础。当时的外国片只有来自第三世界的,比如朝鲜、越南,因为与苏修冷战,所以苏联片也没得看,我记得最轰动的是看罗马尼亚的《多瑙河之波》,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上下九电影院的电影屏幕上居然出现了亲热镜头,那是多震撼人的事情!
街·道
上下九应打造成一个有品位、有怀旧风的休闲商圈
上下九步行街图册
◎发言人:梁基永,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广州名片:你认为上下九在广州的地位如何?
梁基永:以我看来,在广州所有的步行街中,上下九的排名比较靠后,比起天河、北京路,只是比江南西要好一些。而且,悲观地讲,如果江南西的发展看好,上下九可能连江南西都比不上。
广州名片:为什么这么悲观呢?
梁基永:有几个问题:一、卖不了贵价的东西,满目所见,都是譬如六元一件睡衣的大特价大甩卖。我有朋友是一个知名运动品牌的区域经理,他告诉我,他们在上下九的店从来都只卖特价品;二、交通不方便,从地铁站走到上下九路,还有一段比较远的距离,而沿途所见的东西都乏善可陈,许多卖东西的店铺也不值得流连;三、当地居民的消费力有限。还有,比如骑楼,也徒具外观,十几年前在上九路一带的骑楼,每一间都有自己的特色,十分漂亮,但在统一整饰后,却失去了个性,变得雷同,一样的门面、一样的窗,那有什么意思呢?试想一下上海外滩,或者南京路,如果所有的窗口都一模一样,还有什么吸引力?
广州名片:那你认为上下九最大的吸引力来源于什么?
梁基永:上下九最大的吸引力,是来自于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西关情结,以及美食的吸引,而美食其实还是要归纳入“西关情结”中。特别是对于本地人而言,它的综合魅力来源于美食。
广州名片:在你看来一个有较强吸引力的上下九应该是什么样的?
梁基永:其实现在流行怀旧,上下九应该打造成一个有品位、有怀旧风的休闲商圈。比如很多骑楼的二楼,可以做成咖啡馆、餐厅,或者特色的小店;一些老字号,应该充分发扬光大,比如纶章,一个超过了九十年的老字号,除了店面还有老字号的印记,店里卖的却是不相干的几十块钱一条的牛仔裤,无异于“捧着金饭碗乞食”。在以前,上下九是广州最繁荣的地方,专卖贵价东西,即使不能回复到以前,但最低限度也可以将上下九的商户进行分段,重新定位,比如第十甫一段可以继续走的平民化,荔湾广场以东则可以引进一些怀旧的、有品位的商户,特别是能展现西关风情的为最佳。同时要加强周围的相关配套,比如停车等问题。
原来以前叫:第九甫 翻开广州地图,老西关有许多地名以“甫”为名,原来大名鼎鼎的下九路,过去还称为“下九甫”,加上现存的第十甫路,十八甫路、六甫水脚等,“甫”字可谓老西关地名的佼佼者。
⒈老西关地名有很多“甫”
什么是“甫”?原来“甫”的含义有多种说法,主要有如下:一指土步的转音;二指商人的自卫组织;三指平坦而未耕种的地貌。现存在西关,市民的最熟悉的是“第十甫路”,它东与宝华路、南与恩宁路相接,西至文昌南路与下九路相接。
有第十甫,有没有其他数字的“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第十甫路相连接的下九路,原来即是下九甫。据说,清初清兵沿西城墙外追杀群众路过此地已到九甫路程,故名九甫,因位于上九甫与三坡地后段,故称之为下九甫,后改称为下九路。
有了下九路,上九路地名是否也和“甫”有关?据说,也跟清初清兵沿西城墙外追杀群众的故事有关,当清兵路过此地已到九甫路程,此段在第九甫上段(即前段),故称为上九路。
⒉光复路为三、四、五甫
有了“第九甫”,还有没有一、二、三、四等甫?据说,与上九路相接的光复路,过去也是以“甫”为名的,如今上九路附近还有六甫水脚等地名。
光复路原为第三甫、第四甫、第五甫,1931年改建成马路,命名为“光复”,含纪念辛亥革命之意,取推翻清朝统治,光复河山之意。
恩宁路也跟“甫”有关,恩宁路原名十一甫、恩宁东路、恩宁中巷、恩宁北路和恩宁市,1931年扩建成路,并沿用“恩宁”作路名。
随着时代变迁,老西关有数字开头的以“甫”字为地名的也逐渐减少,现存有第十甫路,十八甫路、六甫水脚等。
免费WI-FI/上下九步行街 编辑
上下九步行街免费Wi-Fi覆盖步行街主要路段,不包括室内区域。整个上下九路,信号覆盖区域分为三段,无信号覆盖的区域有两段,分别是第十甫路172号至下九路54号、距离赛博视频监控杆15米处至距离德星路口约15米处。
公交线路/上下九步行街 编辑
17路、79路、205路、309路、530路、556路、79A等[2] 。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