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旅游文化探讨者,汪中求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陈书录
昨天下午,著名学者陈书录登上“扬州讲坛”,主讲《“儒商”与中国文学》,探讨儒商精神与中国文人的心态,重点评说儒商精神与文学联姻中的价值。
商店常挂这副门联
原来指的是子贡和范蠡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商店常常挂上“经营不让陶朱富,货殖何妨子贡贤”门联,生动地体现“儒商”精神——求“富”谋利与求“贤”仁义相结合。
其中,子贡是孔子的学生,他很有生意头脑。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陶朱是指范蠡,范蠡被后人尊称为“商圣”。他从楚国投奔越国,拜为上大夫,帮助勾践卧薪尝胆,振兴越国,灭吴国,成就霸业,被封为上将军。他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其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自号“陶朱公”。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尊之为财神。
由于孔子及子贡、范蠡等人的努力,在早期儒学中孕育出“义以生利,利以平民”的儒商精神。
真善美利融为一体
商贾文学创作的新开拓
后来在士商关系方面却出现了严重的倒退,这主要是遇到了三大障碍:一是“存义去利”,成为儒士与商贾疏离乃至对立的重要理由;二是“重农抑商”,随着汉武帝时独尊儒术,桑弘羊的“务本抑末”和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主张成为统治思想,朝廷奉行的政策中“重农抑商”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三是“贵士贱商”,汉高祖刘邦“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直至唐朝最高统治者也往往视商贾为“贱类”,朝廷要求严格执行商贾“不得入仕”的政策。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文人,注重商业。比如曹操《步出夏门行》:“逆旅整设,以通商贾。”白居易在《策林》中主张士、农、工、商等“四人”的“和钧”,建议朝廷以轻重政策调节货币、谷帛、财物之间的价格,调节士、农、工、商等“四民”之间的关系,“使百货通流,四人交利”。张居正则强调“农商相资”,互惠互利。
在文学作品中,也多有体现儒商精神的。比如柳宗元的《鞭贾》与《宋清传》是一破一立,《鞭贾》写一位出售马鞭的商贾以伪劣产品欺骗买主,既以此抨击奸商作风,又借此讽刺那些以“空空之内,粪壤之理”而“求贾技于朝”的官僚。文中情景历历如绘,语言锋利简洁,风格严峻沉郁。
在杜十娘的传说中,也有徽商子弟孙富丧失伦理道德而破坏他人婚姻的故事。
将真(历史价值)、善(伦理价值)、美(美学价值)、利(经济价值)四者融为一体,这是有关商贾的文学创作所开拓的一个新的境界。
清代富庶甲天下
扬州盐商“贾而好儒”
清代扬州的繁荣达到高峰,到乾隆时期,扬州的繁华达到鼎盛,富庶甲天下,跻身于世界十大城市之列。
扬州等地的盐商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是“贾而好儒”。徽商中有相当一部分兼具商人和文士的双重身份,如马曰琯、马曰璐、江春、孙枝蔚、程梦星、程晋芳、郑元勋等,大多“商而兼士”。扬州盐商不少附庸风雅,与文人交相唱和,所谓“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袁枚在《扬州游马氏玲珑山馆感吊秋玉主人》中称赞扬州的徽商马曰琯云:“横陈图史常千架,供养文人过一生。”
扬州的徽商马曰琯、江春等供养或与之唱和的有厉鹗、全祖望、袁枚、赵翼、蒋士铨等著名文人。还有盐商支持的书院(如马曰琯出资重修梅花书院)培养了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和汪中、洪亮吉、孙星衍等大批知名学者,所谓“梅花安定广陵兼,膏火来源总是盐”。
记者 王鑫 林倩雯 文/图
责任编辑:进展
本文来自【扬州日报-扬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