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航行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上将

题记

国家欲富强,不能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郑和

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

——梁启超

在陆地上旅行

大地让我们感到牢靠

进入大海

寻找港湾和新大陆

是他们,郑和、马欢、费信、汪大渊、哥伦布、达伽玛、麦哲伦、库克、罗斯、迪亚士、伊本马吉德……

以及众多的英雄,用九死一生

把人类引向蓝色世界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认识海洋、走近海洋、开发海洋的历史。从公元4世纪的希腊航海家皮忒阿斯驾驶小船进行最早的海上远航算起,人类在一次次打破先辈的纪录。从最初的涉水过河,漂流湖泊,到近海航行,再发展到远洋航行,一次次创造了新的奇迹。航海技术也从经验航行,到以山形水势和地物为导航标志的地文航海,再到以星辰日月为引航标志的天文航海;从灯塔到浮标,从指南针到卫星导航,从航海图到自动标绘雷达等,人类一次次实现着跨越式进步。航海是人类的壮丽旅行,是恢弘的长征,更是对未知世界的追梦。

7月11日,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这也是现在一年一度的中国航海日——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海洋行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弘扬郑和精神,传承航海文化,增强海权意识,服务国家战略的全民族文化活动。

这是固定的节日,更是节日的纪念。

这是历史的节日,更是历史的继承。

这也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来源于我们的民族性格,来源于我们“视异域风景如履户外”的大国自信。特别是和西方远航攫取暴利的资本主义、残暴的海外殖民相比,郑和的船队是多么的文明、多么高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再来重温历史,传承先驱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锤炼战略耐力,进而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步伐,以航海梦共筑中国梦。

为什么要下西洋?为什么是郑和?

在“鲸波接天,浩浩无涯”的大海上,几百艘大大小小的航船“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在旗舰的甲板上,这位船队的统帅身披战袍,目光坚毅,瞭望着远方,他就是郑和。

郑和,男,回族,云南人,原姓马,名三保,郑是永乐皇帝朱棣对他的赐姓。郑和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和祖父信仰伊斯兰教,还亲到麦加朝圣,是当地的“哈吉”(对前往麦加完成宗教朝觐功课的穆斯林的尊称,意为“热爱和平的人”)郑和从小就受到伊斯兰教的熏陶。大约11岁时,郑和被征战云南的明军掳走,后随大军到北平,被分发到燕王朱棣府中服役。33岁时,因战功卓著,他被赐姓郑,名和,取和平之意。在燕王府,郑和结识了高僧姚广孝,这为他在汲取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养分的同时,也汲取了佛教文化的滋养,使得郑和的思想更加开放包容,文化涵养更加深厚。

但是我们要问:为什么要下西洋?为什么选择了郑和?

先说第一个问题。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取得了胜利后,成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但却一直没有找到惠帝朱允炆的下落,是死是活不知道。《明史》中说:“成祖疑惠帝忘海外,欲踪迹之。”同时还说:“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政治上的需要是下西洋的第一个原因。一方面刚刚通过“靖难之役”而“荣登大宝”的朱棣需要尽快树立自己王朝对外的形象和国威,那就必然先要与海外诸国建立正常化的外交关系。另一方面,朱棣怀疑建文帝未死而逃于海外,为寻其下落除去后患,成为一个不可明说的政治原因。从经济上看,当时所实行的朝贡贸易政策需要继续推进,海禁政策需要改变。在文化上,新兴的帝国需要加强与海外国家的交流,推动高层沟通和民间往来,以便构建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可见,下西洋是当时王朝总体战略的需要。

那为什么是郑和?作为下西洋的统帅,郑和成为最佳人选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方面,郑和从少年时代就跟随朱棣,经过长期的磨练和朱棣的考验,他们之间建立了牢固的信任关系,特别是在战略意图上他们高度默契。朱棣知道把下西洋的重任交给郑和,不仅是最合适的,也是他最放心的。军事方面,郑和年少时就随朱棣征战沙场,知兵习战,在靖难之役中,屡立战功,很有军事指挥才能。在领导才能方面,郑和运筹谋划、组织协调、统揽各方等都非常杰出。除此之外,郑和作为一名回族人,这个少数民族的身份也是朱棣选择他的一个特殊原因,因为这有利于他和西洋诸国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人打交道。于是,历史在这样一个节点上,把一个强大的王朝,一位雄心万丈的帝王,和一位能力超凡的郑和连在了一起。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个规模庞大的国家远航船队正式组建,一个恢弘的航海时代拉开序幕。

郑和从35岁开始首次下西洋,一直到63岁殁,前后29年间共七次下西洋,每次人数都有二万之多,最多的时候达到28000人;每次时间大约2年。他忠实而出色的完成了大明王朝交给他的使命。在首次下西洋时,他铲除了当时南洋海盗陈祖义,使得南洋澄清,营造了安全的海上交通环境。在每一次下西洋中,他给各国人民带去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他展示了国威,极大的开拓了中国航海的地理空间。在下西洋中,船队规模空前,共“乘巨舶百余艘”;其中第六次下西洋航行最远,先是到达马六甲、苏门答刺后,又派出若干个小分队分别向西向东南出使。向西的,有的到印度西南海岸,有的到达非洲东海岸,有的继续南下,到达莫桑比克岛和东非海岸最南方的海岸,这已是当时中国所知“去中华绝远”的地方,是“西洋”的尽头。

现在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庞大的船队规模,怎么解决吃饭问题。是的,2万多人,2年多的时间在海上吃什么,喝什么?据专家测算,2万人两年共需口粮大约3600万斤。这么多的粮食怎么运?对,有专门的运粮船,而且是大型的粮船,每艘粮船可载粮240万斤以上,这样的粮船大概有15艘之多。运淡水的水船大约和粮船也差不多。同时,他们还有一套有效的补给机制,在出使的沿途根据情况适时补充食物和淡水,以此循环。

郑和航海图

中国地处大西洋西岸,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印度洋,有漫长的海岸线。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在生产实践中积累和研究了海洋的知识,不断认识和利用海洋,特别是发展海上交通。从马王堆汉墓考古发现,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相当精确的航海图——帛地图。到明代郑和的航海图,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备、能够独立指导航海的图集。现在,郑和所绘制的航海图,不仅是历代航海经验的结晶,也是他们自己在航海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的产物。据史料,郑和的船队白天通过陆地景象进行导航,到了夜间就靠观测星象。如果是阴云笼罩之时,就靠指南针。在这些最基本的技术之上,他们以自主绘制的航海图为依据,利用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按航海图、记录本所记沿途各地的线路、里程、海水深度、海底地质等导航,以此确定航线方位。此外,他们还掌握了海洋季节性的流向转变规律,通过观察海水颜色和研究海洋生物分布的规律,找到通过或避开危险海区的途径。《郑和航海图》不仅描绘了大陆岸线、岛屿、暗礁、浅滩、港口、江河口以及陆地上可作航行目标的宝塔、寺庙等建筑物,还详细标记地名约500个,其中外国地名300多个,它还绘出航行、注明航向、方位、航程等,甚至还备注航道深度、航行注意事项、天体高度等;特别是航海罗盘和“更”(由计时单位并用为计程单位,1更约为60里)的结合使用,在水天相接、漫无边际、无物可寻的浩瀚大海上,可以较为准确的计算出船的位置,成为航海技术的一大创造,影响了人类的航海史。

根据意大利地图学家弗拉·毛罗绘制的世界地图上的两段注记,提到郑和下西洋期间的航行可以看出,郑和的船队沿东非海岸南下,取道绿色群岛,穿越莫桑比克海峡,航经马达加斯加岛、莫桑比克、南非沿海,并继续南下,绕过厄加勒斯角、好望角,进入大西洋,深入非洲西南海岸,创造了当时中国向西航行的最远记录。向西南方向航行的一支小分队,进入太平洋,最终到达澳大利亚沿岸。

《1421:中国发现世界》

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长年服役于地中海海域、远东海域,执行全球航行访问任务,曾率舰沿着航海家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卡布拉尔等人的航线行遍世界。退伍之后,多次走访中国与亚洲各国,专注于中国明代郑和航海的调查研究。为此他研究了14年,足迹遍及120个国家,访问了900多家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后,推出了自己的大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此书提出,1421年,也就是明成祖永乐十九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的时间,“中国发现美洲大陆,早于哥伦布70年;中国人发现澳洲,早于库克船长350年;中国人到达麦哲伦海峡,比麦哲伦的出生还早一个甲子;中国解决计算经度的问题,远远领先欧洲三个世纪;中国人最早绘制了世界海图;郑和船队早于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是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人。”这是非常重大的研究成果,他发表的爆炸性观点引发了强烈反响,足见郑和下西洋所产生的世界性影响。云南郑和研究会会长高发元教授称这项研究成果为“郑和海外研究的一块丰碑。”

除了加文·孟席斯的研究证明外,还有考古方面的实证。1973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罗兰 万 梵恩博士和嘉利 格林在考察南加州巴顿埃斯卡普门特的海底时,发现一块圆饼形中心穿孔的石器。经检测和最终确认,这是古代中国航船所留下的。考古学界还发现,中国江西、浙江一带遗址出土的花生,是来自非洲的物种。此外,魏晋墓穴中发现的玉米、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美洲物种钩纹皮蠹虫等都证实,这些物种是中国人的航船从美洲带回去的。而玉米、花生、向日葵、烟草、番茄等原产于美洲的农作物则是在明代大航海时代传入中国的。鉴于这些有力的证据,1982年,在联合国第37届大会上,最终否决了由西班牙、意大利等34国联合提出的关于庆祝哥伦布发现美洲五百周年的草案。同样,美国政府也已取消了为纪念哥伦布作为首个发现美洲大陆的人而设立的“哥伦布日”。

事实胜于雄辩,历史需要尊重。试问在世界航海史上,有哪个国家的航海有过如此巨大的规模、如此遥远的航程,更为重要的是有那个国家的航海创造过如此巨大的和平成就?

毋庸置疑,是中国的郑和。这是有确凿证据证明的历史事实:

一、郑和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宝船,堪称当时的航空母舰。史料记载,大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也就是说长约160米,宽约50米。

二、“维绡挂席、际天而行”,这是郑和船队航行的景象。无论是人数还是船队规模,哥伦布、达伽马等人都是无法比拟的。请看:

郑和船队:240多艘,其中大型船62艘,人数27000多人;

哥伦布船队:3艘船,88人;且比郑和的航海晚了87年;

达伽马船队:4艘船,170人;且比郑和的航海晚了98年;

麦哲伦船队:5艘船,265人;且比郑和的航海晚了116年。

三、郑和航海所使用的天文导航技术为世界之最。在茫茫大海上,他们是世界上使用星辰最多,而且几个星辰并用,是观测仪器数据最为准确的远航船队,代表了当时世界天文导航的最高技术。

四、郑和是和平的使者。正如他的名字,代表着荣耀、正大、正派的大国自信,代表着和平、和顺、合和的大国风范。每到一地,郑和的队伍都推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到今天为止,南洋好多地方都还保留着“三保庙”“三保井”等有关郑和的胜迹和美好传说。而哥伦布等人,航路打开的同时,也是西欧国家殖民扩张的开始,他们像“穷凶极恶的豺狼闯进驯服的羔羊中,对印第安人滥施暴行,肆意屠杀。”对黑人进行大量贩运和奴役等,都是文明的悲哀和倒退。

五、郑和船队留下了重要的地理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郑和的随行人员马欢、费信、巩珍分别著有《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是继汪大渊《岛夷志略》之后,以亲历者身份撰写的关于南洋的重要地理著作,对航海事业的发展和南洋诸国的建设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学术价值。可以说,作为世界航海先驱,郑和航海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1947年,我国南沙群岛中有一最大的团沙群礁,被命名为郑和群礁,还有一些重要的岛屿分别以郑和属下的名字命名,分别为景宏岛、费信岛、马欢岛,以纪念这个伟大的团队。他们的功绩,将与世长存。

如果郑和的船队能继续走下去

郑和七下西洋,尽管说有单方面的贸易输出和炫耀国力的成分在,但在整体和长远上,不仅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而且传播了中华亲仁善邻的文明胸怀,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开放进取、海纳百川的恢弘气度,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同时,这宝贵的精神遗产也包含着滴血的启示。郑和在第七次航海返回途中病逝,终年62岁[1]。他辞世以后,这项伟大的航海事业也戛然而止。曾经跟随他一度远洋的水手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在运河的小船上做小工,航海的宝船在港口被封禁,在风雨吹打中悄然腐烂。做不成也就罢了,有能力不去做也罢了,最为痛心的就是做的已经很好而不能坚持,反遭愚昧的摧残,最终轰然倒塌!这是历史的遗憾!

当然,更深层次的看,当时封建制度下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使得国力难以为继,随着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反对派占据主导地位后,最终让这项已经开启的伟业宏途折戟沉沙!痛为可惜!!

嘉靖十二年(1533年)明廷继续强化海禁国策,“片船不得下海”,严禁一切海外贸易。再次规定:“一切违禁大船,尽数毁之。”“沿海居民,私于贼市,其邻居不举者连坐”……

如果没有明朝的海禁政策,如果郑和留下的船队能继续走下去,如果航洋贸易的政策得到创新发展,那又会是什么结果?

可惜没有这样的如果!

但是,作为海上巨人的郑和,已经将航海的基因深深的根植在民族的血液之中,已经像种子一样深埋复苏的泥土,等待着合适的、必将到来的时机。

今天,我们这个海洋大国,这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1400多个港口和20多万艘运输船舶的航海大国,正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面向全球开放发展,和平发展,我们汲取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据专家分析,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返程中于印度古里去世的,时间约为1433年3月11日至20日之间。考虑到从古里回到南京刘家港得三个月时间,南洋炎热潮湿的天气和当时的医疗条件,无法完整保存尸体三个月,船队在抵达今印度尼西亚瓜哇岛后为郑和举行了葬礼。现在印度尼西亚瓜哇岛有个三宝垅市,“垅”就是墓地的意思,相传是为纪念郑和而起的名字。这个地方有个三宝洞,里面供奉着郑和的塑像,洞旁边有个土墩,据说是郑和的墓地。(秦志龙)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