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基础教育资源,衷敬高:深圳基础教育规模扩大之快,又创造了“深圳奇迹”

当他是“小衷”时,上班第一天就当班主任,带学生出操被误认为是新生;31岁来到深圳,得益于此前在内地做政教处长的10年经验积淀,从罗湖区翠园中学高年级主任、团委书记、政教处主任直至副校长,仅用半年时间。此后他在深圳基础教育领域深耕28载,经历过办学体制改革的冲击,经历过新校建设初期的混乱,经历过“金字招牌”带来的创新压力,一次次转“危”为“机”

江西基础教育资源,衷敬高:深圳基础教育规模扩大之快,又创造了“深圳奇迹”

今年教师节前夕,深圳实验教育集团管委会主任、深圳实验学校校长、党委书记衷敬高,获评2021年深圳教育改革先锋人物。8月31日,他在位于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7楼的校长办公室接受了南都专访,讲述了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施课程改革、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等方面的探索与经验。

相信“文化”的力量 平实办学不张扬

在面对升学的现实压力与坚持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之间,衷敬高认为:“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只有让师生做到文化上的自觉和自信,才能打造好学校。”

衷敬高曾撰文梳理深圳实验创办三十年的实践与思考,学校历任三位校长,皆继承、保留了这座学术氛围浓郁的“历史名校”原有的文化体系。他说,综观学校发展的全过程,更多的不是点火,不是无病呻吟的求变,而是传承、是坚守。

衷敬高进一步补充说,坚守不等于保守。不断攀登的深圳实验学校,必须“继承该继承的,坚守该坚守的”,但同时也得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改革应该改革的,创新值得创新的”。

2014年5月23日,聚焦学生成长,深圳实验学校启动“四项改革”,其中,全科教师制的探索是尤为瞩目。

小学部“全科教师全科教学班”已连续开设7年,一改以往语文、数学、英语等分科教学的情况,由一个全科老师对数个课程进行整合。这样的制度有利于老师与学生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发现学生的特长个性,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这项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影响力。

此外,实验学校的初中则坚持地段招生,不设“重点班”;在高中阶段不唯分数论,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重。井冈山秋季社会实践周已在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持续开展26年,实验学校的学生与井冈山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参与社会调查、访问红色教育基地并进行研学旅行。

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能保持中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高中部高考质量连年报捷,仅2020年,高考文理科学生合计优投率98.4%,文理科全省前50名共5人,名列深圳市第一,高考高分段位居全省前四,生均高分率与全市多项指标名列第一。重点率达99.2%,本科率保持100%。

有人说,深圳实验学校近年来越发低调、鲜少宣传。衷敬高说:“教育本身就是宁静的,浮躁功利可能会得到短期的社会认可,吸引家长蜂拥而至,但不长远。我们为国家培养人,服务于孩子的一生,绝不能被短期利益眼前利益所动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在接受南都专访时曾专门提到,中国的中学各有特色,包括深圳的“四大”名校也各不一样。他调查后发现,深圳实验学校出来的学生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把自己管理得十分有序,如何分配学业与娱乐,清清楚楚的,有自我约束能力。徐扬生对此颇为赞赏,“这个学校的学生,成绩一般都很不错,各方面发展比较全面均衡,社会责任感强,有担当。”

深圳创造了教育发展的“奇迹”

31岁来到深圳,与这整座城市共同奋斗,衷敬高参与、见证了深圳基础教育快速发展时的激情燃烧的岁月。罗湖区明珠学校、翠园中学,宝安区市二外,这些如今在基础教育领域以优质著称的学校,在创办初期都留下了这位奋斗者的身影,也成为他心底里最宝贵的回忆。

经历过办学体制改革的冲击,经历过新校建设初期的混乱,经历过“金字招牌”带来的创新压力,在一次次转“危”为“机”之后,他又是如何看待深圳基础教育发展的?

“深圳教育有短板,但深圳教育一定不是短板。”四十年里,深圳教育为数千万来深建设者们解决了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近年来被外界频繁提到的那句“来了就是深圳人”,同样鲜明的体现在教育领域:深圳对非户籍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政策领先于全国绝大部分城市,65%以上的义务教育学位提供给了非深户籍子女。

衷敬高万分感慨,深圳基础教育规模急速扩大,创造了教育发展的“深圳奇迹”。决策者大手笔大气魄背后的,是对教育对人民的大情怀大忠诚,是大视野下对城市未来谋划的深邃眼光,“这样的气魄足够让人惊叹!”

“深爱人才,圳等您来”,教师人才引进被重点纳入全市人力资源强市建设范畴,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形成高学历、高职称、高薪酬、高素质、总体比较年轻的特点。衷敬高认为,深圳对优秀的教育人才已形成虹吸效应,深圳教师队伍堪称一流,“尤其是近几年,教师招聘门槛提高,要成为深圳的教师,必须要具备上述条件,对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意义深远。”

他特别提到,深圳教育部门近年来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禁止点招、掐尖等政策,顶住压力执行到位。他为此大声叫好,“这样的政策保护的是深圳百万学生,为深圳教育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是深圳教育为这座城市美好的未来努力奠基、悉心谋划,是对国家民族未来的高度负责。”

夏末的午后,窗外“深圳蓝”的天空应合着眼前这片蓝白色校舍。本应属于秋季的落叶在夏天就告别了枝头,四季轮回,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痕迹,却不曾磨灭创业者的激情。

“校长要退休,老师会变老,学生会毕业,但学校的精神不老,学校的文化源远流长。”他经常跟老师们说,奋斗者的人生最精彩,一天到晚谈养生并不会真的长寿。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早已在高原”的深圳实验,要向着“中国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标杆学校、世界基础教育的中国样本”冲刺。

在深圳教育的征途中,打攻坚战、啃硬骨头,需要更崇高的精神追求。正如他喜欢哼唱的一首歌,“我要的一种生命更灿烂,我要的蓝天更蔚蓝,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不因为什么,只因为他们是我们的下一代!”

采写:南都记者朱倩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