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的诗意,课本里的古诗词|《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的诗意,课本里的古诗词|《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是一首很有哲理意义的诗,作者是南宋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孟子之后影响最大的儒家学者就是朱熹了。南宋以来,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受到了朱熹的影响。他是一个思想特别缜密同时求知欲又特别旺盛的人。他总爱琢磨各种事儿,天文、地理、鸟兽、历史、伦理,都要琢磨一个道理出来,这叫“格物致知”。《观书有感》,就是这位天生爱琢磨的哲学家的学习感悟。

“观书”,就是读书。什么叫“观书有感”?不是说朱熹拿一本书在那读着,然后心里就生发出种种感触和想法。“有感”,不是简单的感想,而是深刻的体会。这个体会也不是具体的阅读体会,比如这本书讲什么思想啊,刻画了什么人物啊,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朱熹想写一种阅读、学习的普遍规律。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写的。

第一句,“半亩方塘一鉴开”。“方塘”,就是池塘。宋人特别喜欢小园林,喜欢自己去布置,去设计,乃至事必躬亲,去种植,去建筑,去打扫,营造出一个小小的、但是充满了自由精神与审美趣味的园林。一个小庭院,有个小池塘,种一点儿荷花、桃花、竹子,围上一个篱笆,就变成一个园林了。池塘是宋代文人生活中经常会营造的小景观。

有时候,这些文人家里穷一点儿,或者说家里太小了,或者说不想挖那么大的池塘,他们就会做一种最微观的池塘叫作盆池。就是在一个瓦盆里面种上一点儿睡莲,养一点儿小虫、小鱼。这么小的池塘,宋人也能看得有滋有味。

朱熹这首诗,无论是写观书的感受,还是写看池塘的感受,其实都包含了活生生的生活体验。这也告诉我们,无论多么有思想的人,但凡要写文学作品,写诗,写散文,都一定要有感而发。

“一鉴开”,暗藏了一个比喻,仿佛是打开了一面镜子一样,说明池塘非常清澈。这面镜子里“倒映”着什么呢?“天光云影共徘徊”。这让人想起苏轼有一句描写西湖的诗,“望湖楼下水如天”。水面清澈的时候,水中有天,天在水中,叫作“水如天”。诗人看到的“天光云影”,可不是在天上徘徊,而是水面倒映蓝天,倒映白云,水里的影子跟天上的云朵相互呼应,一起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渠”是水渠吗?诗人问这个水渠:你怎么那么清呢?因为有源头活水来。错了!“渠”是一个代词,就是它。诗人问它,问这个池塘:你怎么那么清澈呢?第四句说,“为有源头活水来”,池塘不是死水,是由活水浇灌而成。

读到这儿,我们才发现,诗人一句都没有提读书的事,他其实是在打比方,用看池塘来比喻看书。他说,人为什么要看书呢?就好比你去看那个池塘,池塘的水为什么那么清?因为有源头活水,有一个活生生的来源,供给它营养,供给它无尽无穷的活力。我们可以把池塘看作是读书人的那颗心。心灵如何保持清澈呢?需要不断提供新的水流,让心灵永远活泼、新鲜,而不是死水一潭。死水,就会浑浊,就不再清澈。

多读书,就能不傻,不俗。不傻,不俗,心就不死。

关于读书,还有很多人听说过很多道理。比如《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代著名作家、学者杨绛先生也说过:“你的问题,就是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我把这句话送给大家,鞭策你们,也鞭策我自己。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