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是如何通过小红书,两个月带货营收30万+》

读《我是如何通过小红书,两个月带货营收30万+》

读《我是如何通过小红书,两个月带货营收30万+》

今天这篇文章写的非常,从道法术器势五个方面介绍了小红书带货矩阵号这个项目怎么做,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作者写得非常用心,非常真诚。
里面包含了很多的智慧,真不像是一个99年的大学生能够领悟的,但是恰恰就是,而且也从行为中反映出来了。
就比如他总结的找供应资源的核心:万物不为我所有,但万物皆为我所用。
不仅仅是线上找供货渠道,在线下也是充分利用了资源。比如他之前要拍眼镜方面的素材,如果自己去买的话,那成本肯定很高,所以就直接和线下店合作,资源整合。
原文具体是这样说的:我就找我附近的一个眼镜店,给老板娘说明来意,我说我需要的是你的产品,用于拍摄素材,用完就归还,多次少拿,不影响你做生意。而我可以给到你的是我拍摄的素材,老板你可以直接发朋友圈,另外我可以在内容上挂上你的店铺位置,可以帮你引流。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眼镜店老板,我也会答应,因为这样一次合作,对双方都没有什么损失,反倒是对双方都很有利,“我”是几乎零成本使用道具,而老板眼镜摆在那也是摆在,也经常给人试用,这次也差不多,甚至相比有的人试用之后就走了,这还能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对双方来说,投入产出比都是相当得高,因此老板都没有要他的押金。
其实“万物不为我所有,但万物皆为我所用”这句话很多人之前也听说过,也知道是什么意思,甚至还能用“资源整合”四个字来进一步总结。
但是领悟的境界差别还是很大的,有的人就真的能在生活中运用得得心应手,就像我们中国古人所说的“道”(虽然我不是很喜欢这些比较抽象的词,但是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更容易接受的),而有的人可能还是停留在纸面上,而没有把他运用到生活上,更不用说发散思维,想到更多可以运用的地方。
是的,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差别。越是简单普世的道理,越是包含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而我们在践行这些道理的时候,其实也是以实际具体的案例展现出来的。这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从具体到抽象,那是前辈们帮助我们做好的,前辈们经过大量的观察思考,总结出一个精辟简单实用的道理,供我们学习,让我们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然后从抽象到具体,就是我们该做的,因为道理我们知道了,剩下的就是运用。如果我们能把一个道理运用得如鱼得水,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在这个方面站在了前辈的高度了,然而事实上是,还差的远……
前一段路,历史上的前辈已经帮我们走过了,下一段路,就还是得我们自己去走了。
那么我们又可以在哪些地方运用呢?其实只要认真去想,就会发现很多地方都可以运用“万物不为我所有,但万物皆为我所用”。
比如之前说的快手做供应链渠道的。一方面工厂需要卖货,另一方面平台达人需要有货可以带,那么作为中间人,只要给达人找到合适的货,或者给货找到合适的达人,匹配成功,自己就能从中获利,其实投入的成本是很低的,因为货不是自己的,卖也不是自己卖的,但是赚的利润,自己却可以分一杯,而且有的价格不透明的,还能大赚一笔,月入几万十几万都有可能。
比如顺风车,司机本来就要去某一个地方,座位空着也是空着,油也不会少用多少,所以会通过平台或者朋友圈发布信息,这样也有乘客刚好要去那个地方,这样一匹配,资源就整合了,司机多赚了一些钱,乘客省了一笔钱,大家还都赚了……
比如我如果想要去吃霸王餐,那我可以开通一个抖音同城号,做个逛吃达人,对于实体店来说,他想提升知名度,卖更多的餐,赚更多的钱,一餐不赚钱甚至还倒贴钱也是值得的,对于客户来说,吃本来就是刚需,反正也是想吃好吃的,现在有好吃的推荐,那自己去尝尝也是可以的。本来食客和餐厅是一对的,但是资源有时候并没有被高效整合起来,所以这才有人能够同时整合两边。
通过举这些例子和带来的思考,我们会发现,所谓的资源整合,万物皆为我所用,其实是多种需求的高效组合(自己其实也是其中之一),最终大家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了需求,也就是对各方有利,因此,最后我们可以用“共赢”或者“利他”两个字来总结。
如果我们深刻理解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就能更轻易地践行道理。如何践行呢?先要发现不同人或组织的需求,然后创造出一种方式,让参与其中的人需求都得到满足,人人得利。
就比如刚刚的例子,食客有吃的需求(也有省钱的需求),餐厅有推广和供应食物最终赚钱的需求,自己也有吃和赚钱两方面的需求。这样一组合,不就需求都满足了吗。
这里的难点,其实是在找到需求,有的需求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觉察到,就比如顺风车那个例子,有的乘客是有省钱这个需求的,但是平时打车的时候,并不是会坐顺风车,但是如果有人跟他说,坐顺风车,你不仅能够按照原计划到达目的地,而费用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一,那么乘客马上就有这个需求了。
因此,当我们抱着利他的心态去看的时候,需求真的是太多太多了,纵使自己满足不了这些需求,但总有人或事物能够满足需求,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去组合这些需求,考虑一下成本,看能不能相对于之前,都变得更好了,如果是,那就可以做。
下面我们来实践一下,就比如我最近脚受伤了,需要用拐杖,这是我的需求,那么药店有卖,我就应该找他们买,这是很简单的。但是如果我买之前有人跟我说,我可以以药店价格的五分之一租用一个月,那我肯定是愿意的,因为我也就是用一个月,用完之后,我就不需要了。
那什么人会愿意租呢?药店恐怕有些难,他们就是想多盈利的,而且租这种事情,会很麻烦。换位思考一下,其实像我这样的人是最容易租的,别说租了,等我腿好了,这个拐杖我降半价卖了都行。
那如果有人能发现这些需求,专门在医院门口做租或卖二手拐杖或轮椅的项目,想必是有利可图的,因为这东西又不容易坏,很多人也不是一辈子都要用,但有一小段时间又是刚需。那有人想要出,也有人要用,把这些需求整合起来不就可以了吗?
当然,这样可能自己成本还比较高,利润也比较低,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需求,像我当时在医院的时候,医生建议我买个拐杖,我决定买了之后,医生又说医院不卖这个,但医院也是希望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
那也可以把这个需求整合起来,可以提供给医院提供一批拐杖和轮椅,当有受伤的病人进医院了,需要这个拐杖或轮椅,就可以及时提供,医院内可以免费提供,等治疗之后,也可以低价租一段时间,等用完了之后再还回来,因为医院有病人真实信息,想必也不会乱来。
而且这个工作量其实并不大,还可以交给医院的志愿者,因为志愿者也有帮助病人的需求,那样还可以省人工的钱。当然咯,赚的钱也要分一部分给医院,毕竟医院也有赚钱的需求。
这样模式就更完善了,但是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需求,并整合进来,因为有的病人他可能自己买了拐杖和轮椅,那等伤好了之后,其实就闲置不用了,甚至有的还觉得这东西放家里不吉利或者占地方。
想要快速处理掉拐杖或轮椅,这也是需求,那么我们也可以在医院放个标语啥的,不需要用的拐杖或轮椅,可以捐赠或卖给医院使用,帮助更多的病人,对于不差钱的,那不就捐了吗?就算买也是划算的,总之,资源又进一步充分利用到了。
这个模式更完善一些了,那我们还能发现什么需求并整合起来呢?我们发现,可能有的病人好了之后,还要把轮椅还到医院,如果不是去复查,那多少有些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了,如果我们上门去拿的话,恐怕成本又会高很多,同时我们又发现,医院门口有一些摩托车司机,他们有赚钱的需求。
再结合顺风车的思维,我们可以把上门取拐杖或轮椅的单子给摩托车司机,反正他们送完人之后,很多还会回到医院门口接单,如果自己送的人刚好和要上门取拐杖或轮椅的地址比较近,那不就顺便取了吗,还能多赚一笔。
增加一个需求,我们整体的资源利用率又提高了一些,依照这种思路,我们还可以继续发现更多的需求,并整合进来,比如医生,他们有什么需求,以什么样的方式加入进来,能够让整体变得更好?
甚至包括医院附近的药店,他们卖的很贵,这样模式一来,他们可能就没有生意了,即使有也不好,那怎么把他们整合进来呢?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要模式设计得好,作为受害方的药店,可能也会“不得不”参与进来,从而让一个大集体变得更好。
当这些都实现了之后,我们回过头再看,或许会发现和感慨一句“万物不为我所有,但万物皆为我所用”。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