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醋——思考善意

吃醋——思考善意

吃醋——思考善意

今天晚上听了笑来老师的直播答疑课,引人反思,对我很有启发,原来,“懒惰”的善意并不是真正的善意。
笑来老师总共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好心不一定会有好报,这篇文章主要讲第二个例子给我的思考与启发(这并不是说其他两个例子就没有启发了或者不重要了)。
第二个例子很简单,就是自己一大一小两个孩子争宠,家长只要善意地插手进去,结果不但不会有好的结果,反而会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最好的办法其实是不管。
这一点是相当反直觉的,很多人难以理解,当然,也有一部分就算能理解,但还是有些忍不住。其实我也有过这方面的经历,也尝试过不管,但并没有坚决地执行。
其实这个例子还可以迁移到男女朋友关系中来,尤其是那些还没确立关系的。
女生似乎天然地就需要一种安全感,而在谈恋爱的过程中,也会有意或无意地获取安全感,采用各种方式去试探,确保对方是爱自己的。
其中有一种方式,就是故意撩拨其他男性,然后让潜在男朋友吃醋,并采取守护的行为,通过这种行为表现来让自己感受到安全感,来验证潜在男朋友确实是如自己所想的那样。
其实这种方式真的是很幼稚啊,就跟前面的小孩子争宠一样,非要用这样幼稚的方式去试探,但是吐槽归吐槽,男方该配合的还是要故意配合一下,表现一下,告诉她你心中所想没错。
但问题是,女方并不就此知足,反而像尝到了甜头似的,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同样的方式来试探,并加深男方的紧迫感,希望男方能够更加主动一点,毕竟我是很多人要的,你不抓紧一点吗?
可能这就是男女思维上的差异吧,男方可能会觉得,你这样做,是想让我配合你,用吃错的行为告诉你,我是喜欢你的。并且觉得知道我喜欢你就行了,下一次试探也应该到了男方做出疑似不喜欢女方的行为之后吧。但女方思维不是这样的,她需要相当高频的反馈,需要持续地感受着被爱。
就因为这种男女思维上的差异性,如不正确思考和纠正,那么事情发展将会变得越来越失控,向着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而去。
男方可能会采取无动于衷的态度,假装没有看到,那女方呢?在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之后,反而会变本加厉,这个时候,如果男方忍不住,还是做出了女方所期待的行为,那么女方就又因为自己的这种试探行为而得到了“奖励”,从而加强了这种行为模式,害,男生以后还要面临这种行为的折磨。
而男方也不愿意一直这样来配合表演啊,感觉实在是太幼稚了。于是就可能会采取第二种应对方式——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这下可好,女方吃醋了……
男方本意是想让女方知道这种试探行为有多么无聊,从而双方都不采用这种方式,来让对方表现出爱自己的行为。结果弄巧成拙,女方未必能理解男方的想法,反倒觉得男方要变心了,这一下子就把事情弄得更加复杂了。
害,男方也是傻,也跟着做出了幼稚的行为,而女方呢?不知道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本身不是和男方现在的行为一样吗?害,太难了。
还好,今天晚上笑来老师讲的这个争宠的例子,其实方法论也是可以运用到这上面来了,必须坚决采用不管的策略,不要对这种试探行为做出回应,因为“奖励”会加强这种行为模式,而“对抗”会产生更多甚至更大的矛盾。
而如果不管呢?或许短期来看,女方心情是很低落的,但是女方也并不是真的就是小孩子,哪怕就算是幼稚的小孩子,时间拉长之后,那也会慢慢发现自己的这种试探没有效果,从而会刺激女方动脑思考,我这种行为到底怎么样?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呢?我应该怎么去做才好呢?
当女方有意识地思考这些内容之后,男方那边就要轻松一些了,但其实男方过得也并不容易,他要做出这种不管的决策其实就要下很大决心的,必须要想明白,仅仅依靠初心为善并不一定能获得好的结果,真正的善意是要经过认真思考行为导致的副作用和结果才行的。
比如一开始男方配合女方,做出那些表现行为,本身也是出于善意,告诉她,我是喜欢你的。但是做出这种行为其实并不需要多少思考,凭直觉都能感觉得到女方的想法。
但是男方如果真的要在最后获得一个好的结果,那就必须进行深入思考了。我这种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短期和长期是一样的吗?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副作用。思考清楚这些之后,就不会轻易做这个行为了,其实这也是爱女方,更难的是,经过继续深入思考,发现不理不睬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才更有可能达到一个好的结果,而为了做到这一点,男方要在女方强烈渴望爱的回应的时候,不做出回应,而这种看似“不爱”的回应,本身其实就是爱的回应。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男方为了维护这一份关系,不做出回应比简单地配合,要付出更多的思考,和更坚决的忍受,如果真要展现爱的话,我觉得前者更能展现爱,其实完全宠爱女方并不难做,但是这未必就是正确的爱,最终很有可能把女方培养成一个巨婴,最后不仅双方过得很艰难,就连整个家庭都会很艰难。后者只不过短期内的宠爱罢了,真的要为对方考虑,要为对方的未来做长期的考虑,在各种现实因素约束下,就更应该站在女方的前面,去思考更多,承受更多。
因此,我们在做一些出自善意的行为时,也要仔细想想,这个行为本身能不能带来一个好的结果,要做好一件事,并不是有一颗好的发心就够了,还需要非常多的思考,承受更多的痛苦,必要的时候,还要做“恶人”,来获得一个好的结果,而这样善意,不像那种凭直觉,投入成本很低的“懒惰”的善意善行,它需要思考得更多更复杂,更加消耗时间精力,反倒更称得上善意,这应该才是真正的善意吧。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