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壹——为什么学习之永生

【学习】壹——为什么学习之永生

【学习】壹——为什么学习之永生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人必有一死”和“人死不能复生”这些观念似乎深入人心,但是要问怎么证明,那就不是人人都说的明白的,只是从来就没看到有人长生不老,也没有人看到有人死了又复活过来,如果从“熵”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或许可以有与以前不一样的认识。

熵(拼音:shāng,希腊语:εντροπ?α(entropía),英语:entropy)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1]熵的概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5年所提出。最初是用来描述“能量退化”的物质状态参数之一,在热力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但那时熵仅仅是一个可以通过热量改变来测定的物理量,其本质仍没有很好的解释,直到统计物理、信息论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发展,熵的本质才逐渐被解释清楚,即,熵的本质是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它在控制论、概率论、数论、天体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在不同的学科中也有引申出的更为具体的定义,按照数理思维从本质上说,这些具体的引申定义都是相互统一的,熵在这些领域都是十分重要的参量。
上面是我从百度百科上复制粘贴过来的,下面我们通俗地理解一下熵,如图所示。
1把四个小球放到两个箱子里,会有五种不同的情况,分别是左4右0、左3右1、左2右2、左1右3、左0右4。这个就是宏观态,也就是对应图的最底层。如果考虑这四个小球是不同的,比如编号不同(颜色或者质量等不同也可以),那么每一个宏观态可能包含很多种情况,比如左3右1这种状态包含着四种情况,因为编号为1234的小球都有可能分到右边,这四种情况就是微观态,所以对于宏观态和微观态通俗地比喻,就像是一个近视的人,把眼镜摘掉之后,只能看到左右两边各有几个小球,带上眼镜之后就看得更清楚了,还能看清左右每个小球具体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宏观态就简单看作是粗略地看了个大体样子,微观态就简单看作是仔细看到的具体样子,当然一般微观态都是指分子原子水平的状态。一个宏观态所表示的微观态数量越多,就表示熵越大,比如左2右2有六种可能的微观态,在这几种宏观态里是熵最大的。
熵增定律
2了解了熵之后,假设上面那个图不是小球,而是一个密闭空间的四个气体分子,它们在做无规则运动,是不是出现左2右2这种宏观态的可能性最大。再比如想一想把一杯20℃的水和一杯40℃的水混合会怎么样,可不要回答20+40=60,会得到一杯60℃的水哦,因为按照生活经验我们也知道是得到一杯30℃的水,那为什么不会一半水低于20℃另一半水变得高于40℃呢?关于这个问题,科学家已经证明了,“热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其实就是熵增定律,只是在被泛用到其他的领域的时候有了不同的表述和定义,比如“在一个孤立系统里,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其总混乱度(即熵)会不断增大”,其实从微观和概率角度理解就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只要运动的时间足够久最终的宏观状态肯定是向熵最大的宏观状态靠拢的,就像抛硬币一样,抛的次数越多,最终正反两面出现的概率都会越来越接近0.5。
3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就比较好理解为什么人固有一死了,因为人就是由很多分子原子组成的宏观态,只要运动的足够久,这种宏观态肯定会向熵更大的宏观态变化,到了一定程度,就死了,有没有可能不死呢?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这个先放一放,待会说,先说一说“人死不能复生”的问题,人死之后就埋了,尘归尘,土归土,和自然界融为一体了,但是咱中国有僵尸,外国有木乃伊,既然都是分子原子运动,都是一个概率问题,那么有没有可能,有一天,分子原子运动着,运动着,运动到和他生前的微观态一样,然后就“醒”过来了呢?从概率的角度来说,不排除这种情况,但是去计算的话,会发现概率几乎为零,说不定要几万亿年甚至更久,说不定那个时候宇宙都没了,所以“人死不能复生”这个现象光靠现在这短短的人类历史还是验证不了的。
全知便可永生
4这样看,人死要想复活就只能被动地等那微乎其微的概率了,那为什么不趁活着的时候主动把握机会呢?因为永生也是可能的,只要全知就可以了,“全知便可永生”这个观点好像最早是由麦克斯韦为了对抗宇宙热寂提出来的,热寂也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得出来的假说,有兴趣的可以百度,麦克斯韦假设有一个麦克斯韦妖在掌管一个小门,高能分子想要从高能区运动到低能区它就把门关上,从低能区运动到高能区就把门打开,低能分子刚好相反,这样就可以防止熵增了,而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系统是不是也可以请一个麦克斯韦妖来帮我们把门呢,一直维持下去,后来发现这个麦克斯韦妖其实就是我们自己,之所以还不能做到,是因为我们缺乏“信息”(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要解释它可以另开一篇文章了),比如我们并不知道运动过小门的分子是高能分子还是低能分子所以做不到正确地开关门,而要正确地开关门就需要正确的判断,而要正确的判断就需要足够多的信息做支持,不过可惜的是获得这些信息本身又是需要耗能的,因为信息和熵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物理量,可计算,代表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对这个有兴趣的可以深入研究。
5我再用简单通俗的话解释一下吧(不怎么科学),“全知便可永生”就是你什么都知道了,比如你知道怎样才能永生,比如吃一个长生不死果,然后你又知道这个果子生长在哪,怎么采摘,比如需要坐时空穿梭机去那,然后你又知道怎么造时空穿梭机,比如你又知道造时空穿梭机的原料在哪,怎么收集……就这样一直套娃,一步一步做完就永生了,很简单。但是先不说人的知识边界还没到那程度,就是有了人可能也学不完那么多东西,现在已有的知识不是也还没人全学完吗?所以永生现在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追求,哪怕不能永生,延长生命的长度也是可以的,按照前面说的,我们自己就是那个麦克斯韦妖,获得的信息越多,就越能做出有利于长生的决定,比如你知道哪些食物有毒,你就可以避开吃哪些食物,比如你知道鳄鱼会吃人,你就不会去有很多鳄鱼的池塘里游泳,比如你知道从二十层的楼上跳下来会死,你就不会从二十层楼跳下来。当然这些都是大家知道的信息,但是有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比如你知道某个地方经常发生车祸,你就会在开车的时候避开这里,比如你知道某个人是会杀人的精神病,你就会远离他,这些都是一些不怎么需要耗费能量学习的信息,而有的就比较隐秘了,比如你有足够的信息推测某股票会大跌,你就不会现在去买了,比如你辨认出某个商品是假货,毫无用处,你就不会花钱去买了,比如你知道某某和某某混合会发生爆炸,你就会避免他们混合在一起,这些就涉及专业知识了,需要学习,社会上还有很多很多的坑,只有知道的越多,踩的才会越少,前面说的大部分都是避免,也有学习从而主动获取更多的资源的,比如你知道哪些食物更有益于身体健康,你就会更偏向于吃他们,比如你知道创业风口在哪,你就会选择这个风口创业,比如你知道运动对自身有多大的好处,你就会催促自己去多多运动。前面说的都是正确的东西,还有一种跟信息相关的东西是错误的,它叫噪音,会干扰我们的决策,比如你相信了“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你就会吃完饭点根烟,比如你听信了“读书无用论”,你就会早早抛弃学业,早点步入社会。6所以,为了活的更久,我们要学习更多的信息(跟我们平时说的信息有区别,包括知识等内容),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辨别“信息”和“噪音”。关于信息与决策的实际操作可以参考我那篇《跨年自助餐》前半部分,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我知道的信息更多,那么我做的决策一定会更好。学习更多的信息就是在间接延长生命,越接近全知,越接近永生. ——玉米END
扫码关注我们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