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裙后水图片价格,热射病的致死率

来源:新京报

围裙后水图片价格,热射病的致死率

原标题:北京现热射病死亡病例 户外作业高发

红十字会急救中心ICU一周收治20余热射病人;医生提示长时间高温工作者、年老体弱者为高发人群

黄发建怎么也想不到,28岁壮实的儿子突然就病危了。

才玉玲从来不知道,天气太热也能让丈夫得重病。

谢凤平刚换工作两天,就病倒了。她在某篮球场铺设塑胶地板项目中负责刷胶,推装有胶桶的小车时晕倒,至今昏迷。

这三人都患了同一种疾病——热射病。

数据显示,今年入汛以来至8月4日,北京共出现20个高温日,是1950年以来同期的第三多。“高烧”模式下,快递员、建筑工等多名户外作业者患上热射病。

这是高温中暑中最严重的情况,多表现为头晕、恶心、极高的体温、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等。

多名医生介绍,当人患热射病后,身体会持续40℃以上高温,所有器官几乎像蒸煮一般,如不及时治疗,各脏器功能都会出现衰竭情况,这通常也是热射病致死的原因。

“热”的伤害值有多重?

热射病:体温大于39.5℃、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昏迷不醒,影响到呼吸、且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

应对措施:迅速拨打120,将病人移至阴凉处,用凉水擦拭身体;不要大量饮水。

热衰竭:眩晕、呕吐、痉挛、昏厥等。

应对措施:给病人喝凉爽且不含酒精的饮料;擦拭身体降温;开空调;换上轻便的衣服。

热痉挛:肌肉疼痛或抽搐。

应对措施:静坐休息,饮用果汁或运动饮料,有心脏病史或1小时后热痉挛没有消退,要赶紧就医。

轻症中暑: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应对措施:阴凉处进行降温处理,除去衣物帮助散热,补充淡盐水或清凉饮料。

多医院接诊热射病患者 医生提示勤补水

新京报记者获悉,北京持续20天的高温日以来,北京朝阳医院、友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接诊不少热射病患者,部分出现器官衰竭,被送入重症监护室抢救。

在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就收治了数位热射病患者,医生称,这些患者的器官“几乎都像被蒸煮过一样,迅速出现了功能衰竭,病情危重。”为了抢救这些患者,医生们连续奋战了30多个小时。

据红十字会急救中心医生魏彦芳介绍,红十字会急救中心重症监护室一周收治20多位热射病人,大部分出现肝功能肾功能衰竭情况。截至8月6日,该中心已有1人因热射病死亡,还有1例是颅脑外伤加热射病去世,死因为颅脑外伤。

魏彦芳介绍,重症的热射病人不及时救治的话,死亡率高达50%-60%。他提醒,市民如遇高温天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若必须外出或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作业,要注意预防措施,及时补充水分,喝含盐饮料、盐水,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中暑和热射病。一旦出现中暑情况,要马上离开高温环境,给病人补充含盐饮料,若出现昏迷、意识障碍,或是体温达到40到42摄氏度,要及时到医院救治。

长时间高温工作者为高发人群

“热射病其实是重症中暑情况,高发人群为长时间在高温、高湿、无通风环境下工作者,或是在家中无明显通风降温的年老体弱者。”魏彦芳医生告诉新京报记者,患病后,病人各脏器功能都会出现衰竭情况,也是致死的原因。

记者从多名家属处了解到,这些热射病患者多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户外作业成为“高发区”。

60岁的李和山,是昌平沙河镇某高尔夫球场园林维护工人。8月1日,午后的太阳直晒,李和山先吃了阵西瓜,随后背上几十斤重的打罐机,围着塑料围裙,戴上安全帽开始打草、浇水。

“扫树叶时,他就低着头发呆,说要歇歇。没一会儿,他又说是头晕难受,就靠在一棵树上休息。”李和山的邻居告诉新京报记者,附近的几人上前关心询问,一摸他的胳膊,特别烫,就赶紧打电话联系救护车送其去往医院。路上,有人拿出藿香正气水给他服用,但已经不管用了。

李和山被送往北京王府井中西医结合医院,该院出具的临床诊断显示为,昏迷、心力衰竭。因床位有限,他又转到红十字急救中心重症监护室。该中心8月3日出具的初步诊断为:热射病;肺部感染;低钠血症、肝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双侧胸腔积液。

■ 特写

建筑工人回家路上“突然倒地”

太热了。黄发建抬头的时候,看到大楼玻璃变成一个个的大光圈。

8月1日,北京高温黄色预警中。黄发建和儿子黄道述在“北京最高楼”的建筑工地作业。儿子负责整理钢材、捆扎钢筋,早上6点多上工,11点多到下午2点多短暂休息后,再干到傍晚。除了中午休息能在室内,黄道述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外,每天工作约10小时,能挣300块钱。

当天下午,28岁的黄道述感到身体有些不舒服,并告诉父亲。黄发建回忆,自己让儿子到阴凉处休息休息。“过了一会儿,他又继续干活,下工时又说不舒服,想赶紧回家睡一觉。”他表示,回家的路上,儿子突然倒地,怎么也叫不起来。

黄发建把儿子抱起来,并让周围的人赶紧叫急救车。当晚,黄道述被送到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的重症监护室。黄发建接到一份病危通知书,其中的诊断写着“热射病”三个字。(记者 张彤 李骁晋 实习生 李森)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