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的收购价格,买回来的山药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

11月19日,桓台县新城镇河南村。天有点阴,早上7点半,记者赶到新城细毛山药种植基地。“突突突……”一辆三轮车开过来,李象国停下车,和妻子一起,从车上卸下工具,准备挖掘山药。

李象国今年61岁,住在隔壁的宫家村,种了二十多年山药了,是这行当的“老把式”,有经验。跟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不一样,山药埋在地里,收获起来全凭人工,没法用机械。“先要找到山药蔓,顺着蔓子往下挖,看到山药根部的细毛时,就要小心了,方向偏了,用劲大了,一下子把山药捣碎,那就不值钱了。”他说。

挖山药是个技术活,既要有力气,还要心细,年轻人干不了。“噗、噗……”老李朝手上唾了两口,窄头铁锹深入地里,试了试,双臂一用力,随着翻出的泥土,几根粗壮的细毛山药露了出来。

千年老味道迎来新机遇

太阳升起来了,照在田垄上,初冬的气温有点低。

“我们这里的土质特别适合种蔬菜,尤其是山药。”李象国用铁锹归拢着山药蔓子,清理出下锹的位置,转过头来对记者说,这地界的土壤比较独特,长出来的山药,有小孩的手臂粗,一米多长,毛须很细,色泽、口感都与众不同。“我们试过很多品种,但只有新城细毛山药,种出来口感最好。”

新城山药栽培历史悠久。史书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春秋齐桓公称霸时就有种植:“欲赋玉延无好语,羞论蜂蜜与羊羹。”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写诗赞其颜如玉、香似花、甜如蜜,味胜羊羹等珍稀佳肴;至明清年间更是名声大震,成了朝廷贡品。

说起新城山药的味道和口感,李象国说了三个字:甜、面、香。山药收获后,要自然放置10天以上,才能达到最佳口感。“刚挖出来时不甜,只是面,等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开始上糖分,在嘴里嚼,又面又香又甜。”

新城山药还有个特点,就是耐储存。立冬前后开始大量收获,放在地窖里,能储存到春节,而且那个时候口感最好。一直存到第二年的“五一”时,可能表皮干巴、起皱了,但是里面仍然洁白如玉,不会烂掉。

山药好吃,收获不易。挖山药不但要有一把子力气,而且还是个技术活儿,没有几年的经验,很容易把山药挖断。挖一米山药地的工钱是10元左右,一个熟练工,一天最多挖30米至40米,能挣300元到400元,但是一锹一锹挖,太累了,现在能够下地挖山药的,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不会干这个。

李象国在宫家村承包了50余亩土地,大部分种了蔬菜、粮食农作物,今年只种了4亩山药。他说,相比之下,种植山药经济效益高,一亩地能有一万多块钱收入,那么,为何不扩大种植面积呢?

“自古以来,新城山药有个传统,不能重茬种植,第二年必须更换土地。”就是说一块地,收获了山药以后,要休息三到五年。如果连茬种植,容易遭受病虫害,还会因为地里微量元素缺失降低山药品质。这也是新城山药无法大面积生产的原因。

河南村是新城细毛山药种植的中心区域,自古以来,都是零散栽种,形不成规模。同时因为随意管理、农药残留超标、质量不稳定等原因,也很难卖上好价钱。靠种植户单打独斗,难以抵御市场风险,“致富路”要如何走?面对发展困境,河南村党支部班子没有坐等,而是积极探索,带领广大村民“生财找路”。延续数千年种植史的新城山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聚力品牌效应增收致富

上午10点,新城细毛山药专业合作社装箱车间,一派繁忙。

检验、分装、打包,村民们紧张忙碌着,一箱箱山药排列有序,整装待发。“这一批发潍坊;这一批加快装箱速度,中午之前发往北京……”河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细毛山药合作社理事长李明正忙着组织发货。

河南村属于小村庄,有210户人家,其中一多半种植山药。2008年,成立了新城细毛山药专业合作社,李明是个“80后”党员,头脑灵活,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两条发展做大山药产业的基本原则——

一是保护品质。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悠久的种植历史赋予新城山药极高的美誉度,绝不能砸了牌子。“我们制定了规范化的生产流程,从挖山药沟、施有机肥,到收获、贮存都有严格标准,不用一滴农药,全部施用大豆、沼液、沼渣有机肥料,由此保障了山药的高品质。”李明说。

二是保底价格。合作社每年制定最低收购价,如果销路不畅,出现积压,就保价收购,把山药统一存进冷库,提高种植户抗风险能力。“这几年行情稳定,我家每年都种植3亩山药,纯收入在3万元以上。主要是不愁销路,有合作社托底,咱种山药更有底气。”70岁的种植户李象洪说。

“今年细毛山药价格与去年持平,每斤8元左右,比一般地产山药高2至3元。”李明坦言,作为一种地域传统食品,新城山药品质没问题,最欠缺的是知名度,种植户最缺乏的是品牌意识。“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有知名度打响了,品牌树起来了,咱的山药才能受到更广泛的欢迎。”

专门的检测室里,配备专业的农药残留检测设备,规范操作确保了高品质;定期邀请农技专家举办培训班,提供最新种植技术;通过实施土壤改良和施用生物菌有机肥,山药亩产量从以前的1000公斤增长至1500公斤。

加强与农业高校院所合作,成立新城细毛山药推广中心,统一供种、统一物资供应、统一种植技术、统一指导价销售,改变了传统粗放管理、分散经营模式。新城山药还走出了山东省,去年春天,河南村4户农民前往陕西省榆林市,承包了600亩土地,经过技术改良后的山药,适应了当地气候、土壤,首次在异乡开花结果,实现了跨区域发展。

早在十几年前,新城细毛山药就被命名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过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在农业部公布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中,河南村榜上有名。近年来,新城镇聚力山药产业传统品牌优势,设立了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打造联合发展片区,助推进一步做大做强,当地农民依靠山药种植,实现了增收致富。

搭上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

“咱的细毛山药,外国人也称赞好吃!”安排完发货,李明打开手机微信,向记者展示北京经销商发来的互动信息,话语里透着自豪。

每年冬天,北京的食品配送商——东方美食营销公司都要订购数万公斤山药,其中部分专门送到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驻华大使馆的食堂里,色泽洁白如玉、味道浓郁纯正,兼具健脾养胃食疗作用的新城山药获得了一致点赞。

目前,新城细毛山药合作社种植山药1200亩,年加工、销售3500余吨,辐射带动周边村庄1000多种植户,总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在销售过程中,合作社发挥生产基地“内联农户、外接市场”优势,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不断提升品牌形象,优化市场经营能力。他们与银座商城、百萃源有机食品超市等商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成功打入高端蔬果市场。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设立专门销售点,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攀升。“去年订购了一批,客户反响很好,今年先预订两吨,继续销售。”上海经销商陈先生说。

除了实体店销售,新城细毛山药合作社还成立了桓台县“戏马台”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借助蓬勃发展的电商平台,搭上互联网快车,将山药卖到了全国各地。

临近中午,村民李文娟还守在合作社的电脑前,通过网络与全国各地的客户联系。除了自家的山药,她还帮助其他村民在网上销售。“去年卖了十几吨货,今年刚刚推出来,看这个势头,肯定比去年卖得多。”

村民耿大哥种了3亩多山药,一年收获5000公斤左右,如果在周边集市上卖,数量少、价格低,还劳心费力。前些年,他的孩子注册了一家电子商铺,销售火爆,去年春节前直接卖断了货。有位福建的客户年年都订购几十箱,专门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咱的山药口感好,店里大都是回头客,好评率高。”小耿自豪地说。后来,他辞去工厂的工作,在家专职当起了“山药掌柜”,专门在网上经销山药等各种农产品,效益不错。

除了种植山药,河南村还统筹各种特色蔬菜种植,同时新上了山药深加工项目,制作山药酱、山药丸子等,进一步增大农业开发利润,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将不断延伸山药种植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更大限度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的钱袋子实打实鼓起来!”李明说。

(全媒体记者赵希翔)

编辑:张剑

本文来自【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