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150的广袖汉服,汉服值得买吗
【解说】在车水马龙的繁华街头,常会见到翠袖红裙、宽袍广袖、青衫白褂打扮的青年。经过10多年发展,汉服已从小众青年的文化符号步入大众审美视野。蕴含在汉服中的传统文化,正在推动青年群体走向潮流前沿。今天,让我们走近两位“汉服小姐姐”,听她们讲述汉服爱好者背后的故事。
【解说】今年刚满20岁的吴宇霏是北京大学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她从7年前开始接触汉服,衣柜中近50套形形色色的汉服,她如数家珍。
【同期】汉服爱好者 吴宇霏
马面裙;合领比甲;立领衫;斗篷;褙子;宋裤;明圆领;坦领半臂和坦领衫;
【解说】吴宇霏说,自己有近80套汉服,初中开始,她就开始在网上关注并购买汉服。
【同期】汉服爱好者 吴宇霏
高中的时候,一年在汉服上的消费可能一千多。就最近两个月,每个月都能上千,多的话肯定会上万。
【解说】由于不少热门商家制作工期长、价格不菲,吴宇霏常选择自己动手制作汉服。
【同期】汉服爱好者 吴宇霏
这个做的其实是仿南宋墓里的一件对襟,从高一的时候开始有自己的缝纫机。因为初一的时候当时了解到汉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我想拥有一套汉服可我没有钱,所以说我手缝了一套汉服,缝了一个暑假。
【解说】同样是汉服爱好者,今年27岁的皇甫月骅是北京汉服协会的副会长,她说,入圈十年,汉服早已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她平均每月都会入手一套心仪的汉服。
【同期】汉服爱好者 皇甫月骅
没有200(件)也有150多(件)了吧。199(元)一套的我也买过,3800(元)一件的我也买过。一套下来,便宜的三四千,贵的可能七八千。一年365天,我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在穿汉服。
【解说】对皇甫月骅来说,汉服带给她的不仅是美丽的服饰,更多是在审美、生活质量和文化素养上的提升。
【同期】汉服爱好者 皇甫月骅
我觉得汉服对我的生活,最大的影响就是,一个是审美,然后再一个就是对舒适度的追求。通过汉服,我接触了更多传统文化相关的东西。
【解说】在北京汉服协会工作的十年来,皇甫月骅见证了汉服的发展。她说,十年前,人们对汉服更多的是不理解。
【同期】汉服爱好者 皇甫月骅
比较早的时候出去拍照,会打扮得比较隆重一点,就会有人比较调笑的那种语气,你看穿的和服,还要来圆明园。
【解说】同样是北京汉服协会成员的吴宇霏也有相似经历。
【同期】汉服爱好者 吴宇霏
有一个大爷,看见我们穿的衣服就破口大骂说,说你们穿小日本鬼子的衣服,但是当时其实是跟他讲了他也没有听,他不信,觉得我们在强行狡辩。
【解说】经过十年的发展,北京汉服协会中的实名成员已增长到600多人,汉服爱好者群体也从十年前的“80后”发展到“90后”,甚至“00后”,既有在校生,也有在职人员。在两人看来,现今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和了解汉服。
【同期】汉服爱好者 吴宇霏
很多人的目光他们里面是带着赞许的意思,他们觉得你的衣服好看,他们也会主动来问你这是什么呀,然后我们这个时候就会告诉他,说这是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同期】汉服爱好者 皇甫月骅
我记得有一年冬天,穿了一个交领的服装,外面套了一个羽绒服,然后从地铁上那个门下去,然后有一个人上车,就一个错肩的功夫,就听他说了一句,看,那是汉服。
【解说】随着汉服被人们了解和普及,不断更迭上新的服饰已不能满足资深汉服爱好者。深耕服饰背后的传统文化、丰富业余生活,成为“汉服控”们的更高追求。
【解说】上大学后,吴宇霏在学习专业课外,还选修了艺术史论双学位。一有空,她就会研究古代画作中人物的服制款式。
【同期】汉服爱好者 吴宇霏
《虢国夫人游春图》,我会先去看它里面人物穿的衣服,比如说你可以看到当时的一个习俗就是胡服骑射。
【解说】因为汉服,吴宇霏还迷上了摄影、水彩画创作。业余时间,她还会配合国风电子乐在家练习跳宅舞。而皇甫月骅则选择在悠扬的古琴音中,感受中华礼乐文化。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射箭中的“礼射八法”,她也熟稔于心。
【解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源自《诗经·无衣》的诗句道出了许多汉服爱好者的心声。汉服爱好者均以“同袍”互称,在她们看来,现今的汉服文化早已超越服饰本身定义,而衍生出更多丰富内涵,虽仍会遇到不理解的诟病,但正在朝普及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范思忆 北京报道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