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春洒价格查询,东方春洒价格查询官网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头版头条刊登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4月1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捷兴)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头版头条刊登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犹如平地春雷,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号。这篇通讯被誉为“历史关头的雄文”,而其发表出来具有重大的意义。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国内外形势复杂,国际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内对姓“社”姓“资”问题争议不断。就在这一关键时刻,1992年1月19日至23日,邓小平同志到深圳视察。“小平同志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来深圳,有着不一般的意义。”通讯作者陈锡添时任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作为全程跟随采访的文字记者,见证并记录了邓小平视察深圳的全过程。“赶上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但是通知我们不报道,没有报道任务。”陈锡添说,当时对视察行程要求“不接见、不题词、不报道”,他主要负责文字记录,但在现场聆听邓小平的谈话,深感字字千钧。尽管30年过去了,81岁的陈锡添记忆犹新,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信手拈来,感慨“石破天惊、振聋发聩,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他说,邓小平的谈话回答了当时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思考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果人们知道他谈话的内容,理解他谈话的精髓,将在全国掀起新的改革开放高潮。陈锡添从一开始便有撰写通讯的想法,随后也着手进行回访,但在报道上只能等待“绿灯”信号。《东方风来满眼春》的发表与邓小平视察深圳相隔两个月时间,历经一番曲折。在此期间,1992年3月12日,深圳特区报编发了一个半版的邓小平视察深圳的照片,原本陈锡添写了500字的文字说明,最终也未能见报。直到1992年3月22日,陈锡添在报社翻阅报纸时,突然看到《南方日报》发表一篇《小平在先科人中间》,该消息是记者沿着邓小平视察深圳走过的路线回访写成的。“一看到这篇消息,我感觉可以写了。”陈锡添的想法得到了当时深圳特区报社社长区汇文和总编辑王荣山的一致支持。“刚落笔,我便想好了题目,就用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东方风来满眼春’。小平同志来深圳时正是南国早春,他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消息,也定将在全国掀起改革开放的滚滚春潮。”陈锡添对相关材料早已烂熟于心,对文章基本构架成竹在胸,文思泉涌,1.1万字的长篇通讯一气呵成。1992年3月25日上午,陈锡添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拿着已经打印出来的通讯稿小样和区汇文一起到深圳市委宣传部送审,没想到时任深圳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广慧说:“发吧!你们社里自己把关,但一定注意,要把小平同志写成‘人’,不要写成‘神’。”陈锡添说,没想到送审会这么简单,而且稿子恰好与杨广慧的想法不谋而合,更多的是描写邓小平视察时的细节,表现平凡的一面,其中直接引用了很多原汁原味的话,“这在当时也是够大胆的。”1992年3月25日晚,《东方风来满眼春》发表的前一晚,陈锡添彻夜难眠。“一方面松了一口气,终于等到机会可以发表了,完成了作为一名记者的职责和市委交给的重任,但同时又很忧虑,很怕稿子中有疏忽和差池。假如有,真的担不起这个责任。”他说,自己个人事小,如果影响了邓小平的形象和国家的大事,责任就严重了。第二天,长篇通讯刊发后,当天下午《羊城晚报》进行转载。之后几天里,《文汇报》《中华工商时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也相继全文转载。陈锡添说,那会自己心里总算踏实了些。1992年3月30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全文播发《东方风来满眼春》;次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之后,用45分钟全文播发;《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纷纷转载,海外报纸和西方通讯社也纷纷摘要刊登或评述。一时间,《深圳特区报》“洛阳纸贵”。回顾过往,陈锡添说,文章在当时发表出来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深圳乃至全国注入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活力,“当时如果没能报道出去,将是我作为记者一辈子的遗憾。”

东方春洒价格查询,东方春洒价格查询官网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