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可以喝白酒(螃蟹喝什么酒最配)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吃蟹的好时节。时常觉得如皋自带“生物钟”,到了什么时节该吃什么时鲜,根本不用提醒,心里早就盘算好了,这大概就是傍水而居人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技能吧!
中秋佳节,举家团圆,对于从小生活在河边的如皋人来说,那满满一桌的团圆菜,自然少不了如泰运河、通洋运河等河鲜的身影。
都说靠水吃水,这句话用来形容如皋极为贴切。皋,是水边高地的意思。1600年来,如皋不少传统村落都临水而建,境内河网纵横,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盛,靠水吃水。这里盛产各类河鲜,叫得上名字的就有10多种,例如蚬子、河蚌、螺丝等,而我独爱如皋的蟹。
秋日螃蟹个头大,也比较鲜美,几乎个个都带黄。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文化巨匠李渔,从小便生活在如皋。
他嗜蟹如命,一顿能吃二三十只,在《闲情偶记》中他这样写道:“世间好味,利在孤行”。意思是说,螃蟹就得清蒸,才最得本味,一切煎炒烹炸的行为都是耍流氓。在他的记载中:“蟹十数只、酒一壶,煮蟹品酒,美哉。”
也许是400多年前的文化先贤李渔的影响延续至今,自我记事起,家中每逢中秋,都会蒸煮螃蟹,这螃蟹的旁边一定少不了有白酒相配。
每年中秋放假回老家,迎接我的第一顿团圆饭,就是老妈煮的螃蟹和老爸倒满的酒。吃一口,没错,还是熟悉的老妈“秘制”螃蟹味;品一口,还是熟悉的牛栏山二锅头,老爸已经喝了几十年了。这酒给人的口感就是“甜、爽、净”,入口醇甜柔和,喝了不上头,回味悠长。扯一条蟹腿,与老爸轻轻碰杯,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又仿佛时光被永远定格。
老妈有时候打趣老爸:“想喝酒便喝酒,我又不拦着你,你拉上儿子喝酒,几个意思?”其实,并非是老爸拉我做喝酒的幌子。老爸喝了一辈子的酒,但从不贪杯。他深谙的是如皋人对于食材搭配的智慧。螃蟹是大寒食物,搭配着白酒吃,可以减轻或消除吃螃蟹后的不适感觉。而蟹肉的鲜甜和白酒的醇,在口感上也极其和谐,几近完美。
所以,聪明的如皋人常以螃蟹佐以白酒,祛除寒气。煮蟹品酒,这是秋日里最佳的美食搭档,也颇有一份中秋应景的文化气息。
除了煮蟹,老妈最拿手的是醉蟹。醉蟹的选取,除了新鲜度,个头也是关键。个头太小、食之无味;个头太大、不宜入味,以水质优质的湖蟹为最佳。加白糖、盐、葱姜蒜、红枣等,最后倒入牛栏山的白酒。
当把这些大自然的馈赠与白酒密封在坛子里,等候时间的发酵,就是一份属于小城人特有的美味。
醉蟹的时间大概三四天,老妈算着时间,既不让老爸偷吃,又能保证我第一时间吃上新鲜的蟹,这大抵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意思吧!
一只醉蟹上桌,最诱人的就是像溏心蛋一样的蟹黄,蟹肉则像晶莹而肥厚的嫩凉粉。小心翼翼的夹起一筷子放进嘴里,温润中带着微甜,口中顿时酒香四溢。密封前还兴风作浪的螃蟹,就这样在白酒的作用下,变得十分熨帖和温柔。
如皋的蟹黄包子也极有名气。
原因倒也不难理解,螃蟹虽鲜,吃起来却略有些繁琐。如果有人将蟹黄和蟹肉仔剔出来,一起包进面皮里。轻轻咬上一口,就能独占蟹黄的鲜和蟹肉的甜。这种诱惑,谁能拒绝?
在别的地方也吃过蟹黄包子,但总觉得家乡的蟹包更好吃、腥味也更淡。问了包子师傅,只见他轻描淡写一句:“八钱螃蟹一钱肉、葱姜白酒中间扣”,让我茅塞顿开——还真别小看了几滴白酒,蟹的腥、寒之气,竟被完全中和消解去了。
除了螃蟹,如皋的物产十分丰富。如皋西乡属于高沙土地区,生产的花生、芋头这些农产品品质极好,清水一煮,自然甘香,是佐酒、佐蟹很好的凉菜。但不管是蟹、还是土特产,在中秋的团圆家宴上,肉也是主角之一。
如皋人爱吃肉,会做肉,常常把肉烧出百种花样。无论如皋人最爱的跑油扣肉,还是葵花狮子头,或者是稻草扎肉,都非独有。
中秋家宴,更多的是一份亲情、一份团圆。尝蟹、品酒、赏月,这一份独有的亲情,就好像老爸手中那一杯喝了几十年的牛栏山二锅头:白酒甘香醇和,亲情历久弥新。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