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镜像理论是谁提出的

《一个人的朝圣》:“他者”目光下的自我意识觉醒

《一个人的朝圣》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65岁老人哈罗德打开一封信,来自二十多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告之身患癌症。

为了寄回信他一个路口又一个路口找邮箱,就这样踏上了一条毫无准备的旅程,忐忑却从未如此坚定。

这个故事,以一场87天627英里的旅程为明线展开的。但我们随着哈罗德一点点的回忆,窥视到他的人生之所以呈现孤独无助、懦弱苍白的真相。

哈罗德从小“自我认知”就是有偏差的,他总是像第一次站在镜子前面的婴儿,透过“他者”的认知反馈,得到自己是个失败而懦弱者的事实。

然而,这一场旅程呈现了哈罗德具象化的真实感知,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实现了自我本体意识的初步觉醒,最终重获新生。

01:哈罗德自我内化为“镜中人”:“他者”造就了错误的自我认知的能力

欧洲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提出“镜像理论”,是指将“自我认知”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意识称为镜像体验。

拉康认为:婴儿还没有确立一个“自我”意识,“他者”的目光是婴儿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他者”不断地向“自我”发出约束信号。在他人的目光中,将镜像内化成为“自我”。

  • “他者”原生家庭:童年形成的自我认知

哈罗多从小像影子一样悄无声息的观察母亲,六七岁一句话逗的母亲哈哈大笑,从此开始努力寻找各种讨她欢喜。

直到母亲提着行李箱离家出走,他都是用取悦母亲的方式“你想听我讲笑话嘛?”来作为最后的挽留母亲的最后救命稻草。

哈罗德从小十分渴望父亲的触摸,想获得被爸爸双臂环绕的感觉。然而,父亲总是一脸嫌弃,终于妈妈出走后,哈罗德十六岁时,父亲丢给他一件大衣驱逐他离家。

因为自己的不够好,迫使母亲离开,被压抑进了哈罗德孩童的无意识之中,在此后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向这一原初创伤的不断回归。被父亲忽视最后驱逐,使他更坚定自己是一个无用之人,父母作为哈罗德第一面认知自己的“镜子”,带给他的自我认知是无尽的懦弱和卑微。

  • “他者”儿子:父亲身份反馈的自我认知
  • 哈罗德爱儿子,却不知如何去爱,每一次像拥抱变成了转身离开。甚至当当儿子溺水时,他还停下来解鞋带,只因为他害怕没有借口去解释无法将孩子救回来的的过失。

    最终,儿子抑郁症爆发自杀身亡,哈罗德彻底失去和儿子的情感连接,成了哈罗德再一次证实自己就是所有人都遗弃、嫌弃的人。

    婴儿时期认知的“镜中人”的错误认知,让哈罗德“自我”主体一直处于空无、缺失的状态,而“父亲”这个身份更是对他最大的考验,这种失败让他产生了赋形作用,镜前主体形象掌控,无法摆脱。

  • “他者”妻子:丈夫身份反馈的自我认知
  • 妻子莫琳身上的母性来得十分自然,她知道如何妥善照顾孩子,也把所有的目光和爱给了她们的儿子戴维。当儿子戴维抑郁自杀之时,重创之下的哈罗德和莫琳陷入无法沟通状态。

    多年来夫妻两人分居而睡,形同陌路,一起背负着失子之痛,却从不提及。

    哈罗德是个高大魁梧的男人,从此他都弯着腰生活。在精神分析学中,夫妻关系是一面重要的自我认知的镜子,婚姻是反馈一个人各种精神层面的“他者”印象,当哈罗德主体自我意识模糊不清时,作为“丈夫”的人生重要角色的反馈却起到了致命作用。

    《一个人的朝圣》:“他者”目光下的自我意识觉醒

    哈罗德是用他自己思想的牢笼牢牢的把自己锁在了里面,他把自己看作“镜中人”,从“他者”的目光中寻找“自我”,然而不管是原生家庭、还是婚姻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当一次次以失败告终,一层层关系瓦解,哈罗德无意识化找不到“自我”,一直活在身份缺失、命运多舛等诸多注定的矛盾困局中。

    02、通过想象界、象征界、真实界三个阶段完成“自我”重塑

    拉康认为:“他者”只是“自我”的一面镜子。“自我”通过想象界、象征界和真实界三个阶段完成成长,也就是“自我”的重塑。而哈罗德的这一场旅程,正是经历了这三个重要的阶段,真正的找到了“自我”。

    第一、想象界:打开对周边人和物的感知力

    哈罗德从小害怕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努力做个隐形人。他都希望自己能够迅速融入背景里,希望自己是个被忽略的人。

    在这场旅程中,哈罗德第一次尝试与身边的阳光、鸟儿、树木、道路、汽车的马达声音甚至熟悉的食物连接,感受到世间万物与自己内在感受的关联。此时,“他感觉自己是真真切切地活着的。”他见过的人,走过的小镇,都是旅程的一部分,每一个地方,都牢牢记在心里。

    早餐吃三明治,可以明确的感受到芝士的丰盈和面包的甜美,遇到一些陌生人,他发现了每个人都带着巨大的故事和伤痛,他却第一次张开双臂拥抱除自己以外的情感共鸣。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强大有力。”当有能力清醒主动展开自身想象力,超越束缚,无论如何都对生活感到确信无疑。

    任何个体在”自我意识“产生的过程中,都会普遍出现某种程度上的“自我认知”与“他者焦虑”,哈罗德的一生就是在自我迷失与他者闯人的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一旦进入到想象界意识的哈罗德,充满着回到自我初心态的渴望。

    《一个人的朝圣》:“他者”目光下的自我意识觉醒

    第二、象征界:认知“他者”与“自我”的辩证关系

    哈罗德经历了这场旅程,最初胆小懦弱,到一路上有人嘲笑他,有人诋毁他,有人尊敬他,有人加入他,他发现自己有了强大的“排他”能力,回避一切信息,而回归关注自己的感受。

    当他的信念被众人赋予了意义,并成为主流者增大了能量,引领人们走向正途与光明,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父权”能量。

    在婚姻、亲子关系和事业中一直处于躲避、被动状态里,但在旅程中,象征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很高兴那个世界里面的人安全无恙,也很庆幸自己跳出了那个世界。”

    哈罗德给自己定义了从前的世界混沌的“镜中人”世界,和现在清晰的区分“他者”与“自我”的世界,这段旅程就是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

    在这场旅程中,哈罗德远离了妻子,远离熟悉的家,远离那个“镜子”中的自己,当独自面对自我,和陌生的“他者”,他逐渐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客观的回忆曾经的过往,用第三视角审视“我”和“他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摆脱“他者”的束缚,重新建立象征秩序。

    《一个人的朝圣》:“他者”目光下的自我意识觉醒

    第三、真实界:坚定“自我认知”的归属感、认同感

    失怙的童年、恶贯满盈的老板、失去儿子的悲怆和死水一潭的生活,他最终承认了所有发生的悲剧,在广阔的天地之间第一次被放大、咀嚼、回味直至升华,当见到病床上面目全非的奎妮,他抛弃了象征界的语言证实了最终进入了真实界。

    这里,空间碎片化的呈现是缓慢的,对于回忆,无论是美的、丑恶的、欣喜的、哀伤的,真正的直面和解剖使得人的灵魂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精神上“净化”和“发散”。

    哈罗德一人置身旷野或荒地之时,空间的开阔性和延展性带来主人前所未有感受,回归到了真实界

    一次有价值的徒步或者说旅行,正是由剥离开始,剥离的越彻底,在路上的你,越纯粹,越接近旅行本身,越接近自己,最终在87天的精神斗争和肉体搏斗后,落入真实的生活,接受生活的平凡与痛失爱子和老友的事实。

    而哈罗德的这场徒步路程,最大的成就是他在过程中完成了“自我”重塑。

    03 、这部小说带来有关“自我认知”的三点启示

    ①“他者”只是认知自我的一面镜子,关键在于如何看待自己。

    从“他者”到“自我”实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他者”是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

    阻碍人全面认识自己与认识他者的正是这种小圈子中心观,人固有一种坚持自己的目的、观念和习惯的倾向,固有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封闭自身的倾向,而不是进入开放的倾向。

    认知自我不能够仅仅依靠内省来摆脱,而是能够通过把自我投射或开放到一个更广大的生活时空中来克服。

    最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你自己,决定我者和他者之间爱恨交织、喜忧相伴的心路历程。让我们不要再沉溺于空幻的思辨中,通过绕道他者来理解自我。

    ②”自我认知“是一生不断发展的过程,成长从来都晚。

    哈罗德的前半生,勤勤恳恳的工作,按照世俗规定娶妻生子,活成了普通人模板一般的一生。

    我们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在世俗的眼光中摸爬滚打,尝遍普通人的酸甜苦辣。正因为他是我们普通人的代表,所以他在年老之时的意识觉醒才令我们震惊。我们中的大多数这一生都会按照普通人的剧本度过这一生。

    人类的思维想法,不断地通过思维和想象力,加强个体对自我的认知,直到个体有机生命体的结束。所以自我认知从大脑的记忆力开始起,直到记忆力的消失,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尼采有句名言:“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成长无论何时都不算晚,只要我们想要改变,做出改变,我们就会再次成长,获得心灵的洗礼。不管我们如今境遇如何,年龄如何,只要我们心有梦想,想要改变的话,那就去做。

    《一个人的朝圣》:“他者”目光下的自我意识觉醒

    ③寻找“滋养”信念进行自我疗愈

    日本著名艺术家90岁的草间弥生就是如此。她《时代》杂志评选的“世界上最有影响力100人”中唯一的日本人。

    她小时候被母亲极度嫌弃虐待,父亲终日不回家。在恶劣的家庭环境中,草间弥生患上了解离性神经症,经常出现幻听、幻视、出现各种各样的斑点和植物。于是,草间弥生从10岁开始就把幻想中的这些斑点、植物画在纸上。从此,画画成了她生命中唯一的寄托。

    经过了半个多世纪,草间弥生的画被世人认可。草间弥生创作的波点作品超过了一万件,而她的作品在市场的拍卖价格至今已经攀升到1亿美元。90岁高龄在接受采访中,草间弥生说:“是画画疗愈了我,我是用生命在作画。若有来生,我还要继续画下去。”

    很多人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创伤造成了严重的“自我认知”的扭曲,然而,接受命运还是该主动寻求帮助?只有找到可以支撑下去的“滋养”希望,才有可能疗愈自己。

    结语:

    哈罗德的一路行走,让他从无意义走向了有意义,童年封闭的壁垒被打破,儿时精神世界未完成的成长有了完成的可能。从镜子中走到了现实中,虽然65岁,却并不妨碍精神上的自我追寻。

    正如随书的卡片上所写的:“走到最后,你终于成了你本该成 为的那个人。”随着哈罗德的故事,回望童年、正视自我、实现精神解禁和成长的历程,毋庸置疑是一次精神信念复苏寻找自我的过程。

    《一个人的朝圣》:“他者”目光下的自我意识觉醒

    作者介绍:荣荣

    关注女性,赋能家庭。欢迎关注~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