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翻译(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意思翻译)

《论语》为政篇第二11(原文、译文、点评)

【2-11】

子曰:“温【1】故【2】而知新【3】,可以为师【4】矣。”

《论语》为政篇第二11(原文、译文、点评)

【注释】

【1】温:水放火上烤,加热,这里指温习。

【2】故:同古,最早的交易用的量具(度量衡)。引申为,过去,旧的。

【3】新:拿刀斧按照原来的样子加工一个新的。这里指增加新内容。

【4】师:古代由君给大家看护度量衡,为大家主持公正公道。后来君堕落了,大家就找人帮着君看管,辅助君工作。这些辅助并监督君的人就是,相、宰、维、义、官、臣、师、谷。其中有师,开始师是指体力强壮的人,拿着武器,站着保卫度量衡和为大家主持公正平等的人。由于师常站在村镇口保卫,来来往往的人都向他打听事,时间久了,师就成了懂得多的代名词,再后来就演变成了老师。所以,师有君的助手,老师,军队,境界高的人,向…学,多重意思。这里指老师,指我们可以学到东西的对象。

【译文】

孔子说:“反复温习过去的知识,用过去的知识反复观察思考现实生活,就会有所收获,就能获取新的知识信息。这样把学到的历史知识信息当作老师,就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新知识新见解。”

《论语》为政篇第二11(原文、译文、点评)

【徐力点评】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这句话,人们通常的理解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到新知识新见解,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人们普遍对这种解释是没有疑问的,认为这句话应该就是这个含义。

其实,如果认真起来,仔细推敲起来,这个解释却是站不住脚的。

人们之所以这样解释这句话,有两个原因:一、因为我们人类所获得的新知识新见解,的确是在反复温习旧知识旧道理的基础上,拿旧知识旧道理在生活中去观察、运用、思考,才得到的。二、对于“师”这个字的含义,只记得是“老师”的意思了,而忘了“师”还有其他的多种意思。

把“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解释成温故而知新的人可以当大家的老师,这种解释根本就不通。

“温故而知新”描述的是我们每一个人获得新知识新道理都必须遵循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要“知新”,都必须从“温故”而来。即,不温故就不能知新。

并不是说,温故而知新的人有多厉害,并不是说,能温故而知新的人就配当大家的老师了。

这里的“师”,实际上并不是指“温故而知新的人是老师”,而是指,我们原来学的那些旧知识旧道理是老师。也就是说,这句话里的“师”,并非指人,而是指可以让我们学到东西的对象,指旧的历史知识信息。

人们对这句话的误解,就在这里了。误把历史知识道理这个不是人的“师”当成了我们平时称呼的那个代表人的“老师”了。

把“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换一种表达方式,换成“温故,以故为师,可知新”,这样就好理解了。

其实,后人在解释古文的时候,经常出现这种误解的情况。经常是,拿自己这个时代对字词的理解去翻译前面的古人的意思,这样当然就会误读误解了。

文字从诞生以来,在历史长河中,是逐渐演变的。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时代,人们赋予它的含义,往往是有差异的,有时候甚至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意思。

因此,我们在读古书时,就需要弄明白,在那个时代,那些字词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样的话,我们才能读懂古人留下来的书籍。

所以,知道文字的具体历史演变过程,是很有价值的。

《论语》为政篇第二11(原文、译文、点评)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