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可以结婚吗(突然喜欢同性怎么办)
?
22日,#法工部回应同性结婚合法化#的话题获得1.4亿网友阅读,讨论量也高达1万。
对此,小Lisa不置褒贬,但想借此向更多人普及一些LGBT小知识。
性别多元基本知识
LGBT:女同(Lesbian)男同(Gay)双性恋者(Bisexual)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也有在词语后加字母“Q”,代表酷儿(Queer)和/或对其性别认同感到疑惑的人。后加入“I”来代表双性人,加入“A”代表支持同性恋的异性恋盟友(Straight Allies)
同志:华文语境里对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人群的总称,由香港导演林奕华在1989年首次倡导使用,将自己筹划的首届同性恋电影节命名为“香港同志电影节”,取“志同道合”之意,以对抗社会对“同性恋”的污名化。“同志”一词最先在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逐渐被接受,后蔓延到大陆。
直人:异性恋者。“bent”一词被用作同性恋的称呼,同性恋者反用“straight”来指异性恋者。
2001年,首届“中国同性恋电影节”在北大图书馆南配殿开幕
个人性倾向的成因是什么?性倾向可选择吗?
关于个人性倾向的成因诸多,科学界公认的说法是,性倾向最有可能是环境、认知和生物因素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多数人的性倾向形成于早年。
性倾向不可选择。大多数人的性倾向,会在青春期的最初阶段,在从未有性经历的情况下得以显露。心理学家认为,性倾向并不是可以自愿改变的主观选择。
同性恋在总人口中有多大比例?它是国外舶来品吗?
同性恋在总人口中比例,国际学术界一般认为在3%-5%左右,也有学者称可能高于这个比例。以此保守计算,中国至少4千万同性恋者。
科学家们公认,同性恋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而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差异只影响同性恋人群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公开程度。
同性恋并非外国舶来品,同性恋者在中国古之已有,古籍中有不少文字可作证。
关于起源:黄帝是第一人?
同性恋现象究竟最早源于何时,目前尚未定论。
据清代著名文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说法,娈童(即男同)之风源自人类始祖黄帝时期。然而,鉴于黄帝在历史中的真实存在性待考以及中国古代史学家有将所有难以确认起源的事物都归根于黄帝的传统,此说似乎大有可疑。
殷商时期,《尚书·商书·伊训》中讲到“三风十愆”的不良社会现象(三风,巫风、淫风、乱风;十愆,舞、歌、货、色、游、畋、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并指出 “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其中,“比顽童”即玩弄男童,搞同性恋。伊尹老先生忧心忡忡的指出“比顽童”之风的危险后果,似乎由此可以推断,男同现象不仅出现得早,而且似乎一开始便势头强劲。
断袖之宠:又称男宠。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 佞幸传》:“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汉哀帝对董贤(御史董恭的儿子)大为喜爱,与其同车而乘,同榻而眠。一次午睡,董贤枕着哀帝的袖子睡着了。哀帝想起身,却又不忍惊醒董贤,随手拔剑割断了衣袖。
分桃 :也称余桃,在韩非子的《说难篇》里和刘向的《说苑》中均有记载。
弥子瑕(卫国大夫)同卫灵公一起在桃园游玩,他吃到一个很甜的桃子,便把这个没吃完的桃子给了国君。卫灵公说:“这是多么爱我呀!忘记了他已经吃过了(这个桃子),来给我吃。”
磨镜:在中国古代,女同性恋多称为“磨镜”,双方相互以厮磨或抚摩对方身体得到一定的性满足,由于双方有同样的身体结构,似乎在中间放置了一面镜子而在厮磨,故称“磨镜”。
放一个完整版动画视频,带你一次性了解LGBT在中国的前世今生。
视频来自微博@Out_China
同志群体在社会中的接受度是怎样的呢?
小Lisa只能找到2013年的数据,比较旧,但是仍然能从一定程度上表明现在的社会接受度。
Pew Research Center 2013年调查
92%的LGBT感到社会接受度在提高,十年间社会对gay总体接受度提升了18%,十年间社会对lesbian总体接受度提升了19%。
造成LGBT出柜阻力的,还有身边知情者的态度。大部分受访者并没有刻意在朋友中隐瞒自己的性取向。一位受访者给我描述了他向两个女性朋友出柜后的情景:“(她们)激动地差点跳起来,然后大叫‘你是我第一个认识的活的同性恋哎!’ ”很多人支持LGBT只是觉得他们很有趣,潜意识里还是觉得同性恋低人一等。”
事实上,我们可以毫不留情地指出,大部分网络上的支持,实际来源于对陌生人事不关己的冷漠。一旦发生在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身上,会真心支持和祝福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还是会将同性恋另眼相待。这种割裂的现实,为许多生活在社交媒体上的年轻人造成了一种虚假的幻象,忽视了更多同样真实存在的不公正现象。
以上来自知乎网友@安琪RONJA的一份调查报告中的话。
出柜情况:
来自 同志商务
根据2016年年底发布两万抽样调查,同志商务牵头的《第三届年度中国LGBT群体生活消费调查报告》上显示,虽然中国大陆LGBT群体大部分的人不完全属于没有出柜的状态,但完全出柜的甚少。跟城乡偏差的背景对比,最突出的差别在于年龄。
总体来讲只有5%被调查的LGBT群体自称”完全出柜” (亲戚,朋友,和同事皆有出柜),4%对公司老板/上司出柜,12%对亲近的同事出柜,20%对一些家人出柜,和56% 对好友出柜。越城市化的居住地,LGBT出柜的概率就越大。目前还有30%的LGBT完全没有出柜。
在LGBT社群不同人群中,女同性恋者拥有最高的完全公开比例 (7%) 以及最低完全没有出柜比例 (8%)。女同性恋者当中77%对好友出柜,28%对一些家人出柜,19%对亲近的同事出柜,和6%对老板出柜。
相比之下,男双性恋者是最隐藏的LGBT人群,仅仅有1%完全出柜, 51%完全没有公开身份。只有39%对好友出柜,以及7%跟家人。极为少的7%跟亲近同事和2%跟老板出柜。
LGBT出柜的不同让人诧异:7%的女同性恋者和4%男同性恋者和间性者完全出柜自称完全出柜,相对来说只有3%的跨性别者,3%女双性恋者,以及1%男双性恋者完全出柜。
与此同时,74% 跨性别者,51%男双性恋者,47%间性者,29%男同性恋者, 25% 女双性恋者,以及8%的女同性恋者回答了完全没有公开身份。
同性恋会迫于父母压力找异性结婚吗?
来看一条17年的街头采访视频,听听人们对于同性恋迫于父母压力找异性结婚持怎样的态度。
来自Hithere街访
看过视频,大家一定非常诧异,都9102年了,为什么还会有人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问题,通过看心理医生就能“变回”异性恋呢?
柴静在《看见》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他说:“因为我们的文化里,把生育当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爱情,应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或许LGBT未想过一定要别人的保护和支持,更多的是要平等和理解,起码不中伤不议论,他们的喜欢和恋爱可以像呼吸一样自然。
让更多人了解LGBT,因知而和,和而不同。
– end –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