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升阳贴是啥,贴龙虎元阳贴有什么感觉
编者按:我们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阳气对于人的身体健康也非常重要,扶阳不仅用于治病领域,在我们的亚健康和养生领域也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诸多亚健康的状态通过扶阳调节有一个非常好的效果。我们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海霞来介绍“扶阳”及“扶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一、阴阳及阴阳学说
“阴阳”的提出,来源于古人对阳光照射的自然现象的直观观察,古人择阳而居,向阳而耕,形成了“向阳背阴”的原始阴阳明暗观念,对于他们而言,“阴阳”代表着阳光的多与少。
道家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之“一”是为太极;“一生二”之“二”,是为阴阳。根据太极八卦图可以看出,阴阳是对立的、是平等的,阴中有阳、阳中存阴,二者又不可分割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阴阳学说”是一门用于解释自然界具有对立统一属性的各种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宇宙观、方法论的具体体现。中医认为“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事物生长、发展、变化、衰亡的根源。”
二、阳气的重要性
古人把人体的阳气比作自然界的太阳,如果天空没有太阳,大地即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正如人身的阳气需调和、充足,才能巩固其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会消耗阳气,如果阳气消耗过度,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在西医学为主导的大环境下,广泛滥用消炎药、止痛药、抗生素等寒性药物,同时现今生活节奏紧凑,工作烦重,生活压力大,导致出现情绪问题者日趋常见,情志不畅,暴喜暴怒,过悲过扰,均使心神不敛,阳不内守,浮阳外越,久则耗损阳气。另外,现今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欲望较强,年轻时不懂的爱护自己,常常因满足自己心身上一时的满足感,而大大的压缩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导致基本的睡眠时间不足,而长时间睡眠不足,阳气耗损较大而敛藏少,虚阳外越,不能交感于阴,而阴阳交感本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且阳气又不能即时的补充,越用越少,日积月累,供不应求,阳伤则更速,最终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阳虚症状,如乏力、畏寒怕冷、痛经、手脚冰凉、少气懒言等。阳气对于人体起主导作用,但是由于现代生活习惯的变化,伤阳现象屡见不鲜,故而扶阳势在必行。
三、扶阳及扶阳派
“扶阳”的含义有二:其一, “扶”有扶助之义,即保护、补养阳气, 宜于寒邪、失治、误治损伤阳气所致的阳虚证;其二, “扶”有调理之义, 即通调、治理阳气,宜于寒邪、痰饮、水湿之邪阻遏阳气所致的阳气郁滞之证。
提到“扶阳”,就不得不提扶阳派。扶阳派由清代名医郑钦安创立,郑氏穷二十余年之精力,探索《周易》、《内经》、《伤寒》三书的精髓,同时吸取了温补派的理论精髓,结合自己的多年实践,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临床治病重视阳气。
《易经》开篇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此后又提出:“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乾阳坤阴,认为阴阳是运动变化的,其中阳气起主导作用。
《内经》与《易经》思想一脉相承,认为人正常的生理状态是以阳气为主导,“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阳气一旦破散,阴便随之消逝。阳气是生命的根本与动力。“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这一论断,正是扶阳学派的重要理论依据。
张仲景在临床实践中也极其重视阳气,言“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元真即是阳气。在其治病用方中,大量使用附子、桂枝、干姜等温扶宣通阳气之药,处处展现着重视阳气的思想。明清温补派认为“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强调温补脾中的后天之阳与肾中的先天之阳,用药上因“寒凉药物易损折阳气”,多选甘温、甘润,久服无弊之品,以护阳补虚。
清初,温病学说逐渐兴起,乾隆以后,叶天士更将温病学发展至鼎盛阶段,《清史稿》载:“大江南北言医者,辄以(叶)桂为宗,百余年来,私淑者众”。所谓“时方派”、“轻灵派”成为一种时尚,所用之药大都是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丝瓜络、豆豉、薄荷之类的所谓轻灵之品,加上长期以来积淀的喜补畏攻、喜轻避重的庸俗医风之影响,更助长了这种恣用寒凉的流弊。
就在这种与时俗流弊辩争的情势下, 郑钦安从推重阳气的观点出发,著书立说,以《医理真传》和《医法圆通》两书应世,大张旗鼓推出了扶阳派的学术主张,以“为医林之一助”,成为“扶阳派首领”,批驳了“畏温热而喜寒凉”的倾向及对附子等辛热药物的偏见: “目前,世人畏附子、干姜,不啻砒毒,即有当服附子,而亦不肯服者,不胜屈指矣。嗟呼阴阳不明,医门坏极(《医法圆通卷二》)”。
郑钦安的学术思想产生后,不少医家从中获益,经亲传或私淑,传人众多,比较著名的有云南吴佩衡,上海祝味菊,四川唐步祺、范中林、卢铸之、龚志先等。扶阳著作也大量涌现,如《郑钦安先生医书集注》、《金匮要略恒解》、《卢氏医学心法》、《吴佩衡医案》等,从多个角度对扶阳派及其思想进行阐述及验证,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四、临床治病中的扶阳
郑钦安云:“(水即血也,阴也;火即气也,阳也)相依而行,虽是两物,却是一团,有分之不可分,合之不胜合者也。……二物合而为一,无一臓不行,无一腑不到,附和相依,周流不已。气无形而寓于血之中,气发乎上,故从阳;血有形而藏于气之内,血法乎下,故从阴。”(《医理真传》)所以,其重视扶阳,主导思想是扶阳救阴,着眼于修复机体一元正气,使阴阳“二气均平”。
传统扶阳派在临床治病中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阳气,组方用药讲究精纯不杂。以桂枝法为例,桂枝法治疗疾病时用桂枝尖拨开太阳,引坎中之微阳与太阳相接。炒麦芽解肝脾之郁,桂枝尖、炒麦芽、生楂肉三者联袂化气滞,行血淤,消肉食,通肠胃,更助生生之机而仍归于坤土。生姜通达神明,君相二火更能相照,上下得以亲洽,中州得其温暖。传统用于扶阳之品主要是附子、干姜、生姜、炮姜、肉桂、桂枝等扶阳药物,辅助用药主要有砂仁、半夏、丁香等等开通脾胃,梳理气机。
“补坎阳之药,以附子为主”,自是首选药物;但是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显著变化,损耗人体阳气的因素远高于从前,如工作生活节奏紧张、压力大、长期透支导致烦劳太过伤阳;过用空调、熬夜、恣意生冷及凉茶、房劳过度等不良生活方式暗耗阳气;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及苦寒类中药中成药的滥用损伤阳气等等,造成了现代人们的体质与古代人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同为阳虚,病情变得更加复杂,十二正经及奇经八脉均不通畅,经络越瘀越重,阳气越耗越少,精气越来越亏。因此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治疗需要有新的变化,除了附子,川乌也是一味重要的疏通经络瘀堵的药物。并且根据现代人的工作压力大的特点,增加了疏肝解郁、调理气机的药物来提高疗效。
李海霞教授深受扶阳派及其思想的影响,通过临床辨证,明辨阴阳、脏腑、虚实,设法组方。临床治疗强调“重阳”、“扶阳”、“固护脾胃”,重用附子、川乌、桂枝、干姜等扶阳之品,根据现代人的疾病特点,创立了扶阳强心汤、升阳汤等方剂,与现代医学的心脏康复相结合,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每有成效。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如急性心力衰竭,更能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在明显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五、日常生活中的如何“扶阳”
阳气是人身立命之本,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中非常重视固护与扶助阳气。那么我们日常中可以通过那些途径或方法正确扶阳呢?
起居护阳:起居方面要顺应自然,合理调节起居环境的温度,室温低则易伤元阳,冬季室温过高,室内外温差大,又很容易外感,可引起很多其他疾病,从而加重阳气的损伤。故春季发陈,万物欣欣向荣,晚睡早起,与天地之气同生;夏季蕃秀,晚睡早起,顺应天地之气的交相感应;秋季荣平,此时早睡早起,收敛气机;冬季闭藏,早睡晚起,顺应大自然昼夜的阴阳变化。同时要尽量做到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不熬夜、早睡早起,多晒太阳增加体内阳气。
除此之外,阳虚的病人疾病多表现为石慧、昼安、夕加、夜甚,这是因为一昼夜也分四季,早上人体阳气刚萌发,病气开始虚弱,故旦慧;白天,人体阳气得外界阳气的补给,强于病气,故昼安;夜晚人体阳气开始收敛,病气相对加强,故夕加;夜晚阳气封藏,病气亢盛,故夜甚。对于此类患者,我们不仅要在起居上注意护阳,还要养阳、升阳、扶阳。
饮食养阳:一年四季都可养阳,尤其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但饮食进补要注意因人制宜,阴阳双补,不能偏颇,要视情况而定,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中可以适时添加温中健脾、补益温阳的药膳,例如山药、枸杞子、大枣等熬粥食用,且不贪食冷饮,冰冻及寒凉等损伤阳气的食物。
运动生阳:“动则生阳”,积极的运动锻炼有助于阳气的生发与补充。室内和室外锻炼锻炼前,都应做到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鼻吸口呼的正确运动换气,做好保暖防冻的防护,时时加减衣服,不要过于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及时擦干汗液,内衣过湿,尽快回到室内换上干燥的。我们可以进行多项运动,例如每天慢跑30分钟或者打拳,站桩等慢运动。
这里尤其推荐中医的气功,比如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每天打上3、5遍,身上微微汗出时即可,不仅能够生阳,还能调整自己的气机。临床研究显示长期坚持中医气功,能够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改善软组织的营养代谢过程,高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柔韧性、灵活性,改善人体骨骼、关节、肌肉等组织的活动功能,从而达到强健身体的目的。
外治扶阳:中医外治使患者局部受到药物或物理直接刺激,使有效作用由外及里,从而达到治病的作用。以扶阳理论为基础,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药物施于皮肤、孔窍、俞穴等部位,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等作用,使失于平衡的脏腑阴阳得以重新调整和改善,从而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达到治病的目的。
总的来看扶阳外治法有两大类:一者以温通化瘀为主,包括针刺、推拿、捏脊等。其中,针刺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感传,促进阳气周转,达到生发阳气、充养阳气、除邪外出、顺畅经络、和谐脏腑的目的。推拿以任督二脉为主,督脉及任脉是治疗脏腑疾病的重要经脉,推拿任、督可直接改善大脑和全身脏腑的气血运行,具有增强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供氧等功效;捏脊是用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 3~5 遍,有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等功能。二者以温补扶阳为甚,包括艾灸、药浴、中药贴敷等。“针不及,灸之所宜”, 灸法通过某些药物和材料灸灼穴位,加强对穴位的刺激,同时以温热之力对阳气进行补充,最终产生治疗和保健的效果;药浴,以热水引发药物之性,使药物能够有效渗入机体,起到温阳、助阳的作用,以调和气血、疏通经脉、温经散寒;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将中药或中药提取物与适当基质和/或透皮吸收促进剂混合后,制成敷贴剂,贴敷于人体俞穴上,同样是将药物导入机体,刺激穴位从而产生温助阳气的作用。
(作者:李海霞,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