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清淤多少税率,疏浚工程税率是多少

唐山实践|兴水惠民,奋力谱写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9月28日,唐山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市水利局“党的十九大以来重点工作成果展示”新闻发布会。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水利系统心怀“国之大者”,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治水兴水重要决策部署,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力谱写了唐山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经过五年来的治理和发展,全市水资源配置格局进一步优化,重点河湖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水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持续增强,全市水利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市水利局机关荣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第九届全国水利文明单位、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单位;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的做法,被国务院普查办列为全国典型经验做法,受到通报表扬;遵化市被水利部评为第二批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河湖长制工作在省委、省政府考核中连续五年被评为优秀档次;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利建设质量、水土保持等多项工作连年被省评为优秀;丰南区入选全省唯一取水计量全覆盖试点县;局属2家单位获评省级文明单位、7家单位获评市级文明单位;陡河市区段、长河迁西段、北河滦南倴城段、滦河滦州古城段荣获河北省“秀美河湖”荣誉称号。

一、全力推进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项目建设竞进突破。我市于2018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统筹推进水资源、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一体化治理,着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河湖安澜的美好家园。2018年通过开展非法入河排污口封堵整治、涉河违建拆除和河道清淤疏浚等工程,共封堵整治各类排污口1136处,拆除涉河违建1568处,清淤河道34条、161.9公里。2019年,组织实施了河湖水系连通、河道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水源涵养及供水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和乡村振兴水环境整治等总投资45.8亿元的6大类、46个项目。2020年以来,我市在全国首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市带县”PPP项目治水融资模式,成功以2.36亿元的政府投入,撬动118.08亿元的建设资金,共谋划实施了6大类、117个项目。截至目前,117个工程项目已完工80个,实物量投入95.29亿元,占比73%。基本建成了河河相连、河湖相连的水网体系,全市河系水质状况持续向好,水环境大幅改善,全域全面消除了劣Ⅴ类水体,2021年11个国、省考断面中,8个断面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水质标准,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72.73%;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二、加速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位水量实现双达标。我市深入贯彻地下水管理条例,坚持以水源置换、农业节水、蓄水补水、严格管控四大工程为抓手,“节引调蓄补管置”综合施策,实施地下水取水总量、水位双控管理,完善地下水水位变化通报机制,于2016年纳入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范围,压采地下水总任务4.87亿立方米,计划2022年底全部完成,实现地下水水位止降回升。截至2021年底,累计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任务4.37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取水量由2017年14.35亿立方米下降至10.92亿立方米,下降幅度达23.9%,我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埋深2019年、2020年、2021年12月底分别为9.01米、9.09米、8.73米;深层地下水位2019年、2020年、2021年12月底分别为29.64米,29.08米、23.37米。基本实现了地下水采补平衡,城镇地下水位全面回升,浅层地下水超采问题得到解决,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大幅压减,切实为治理华北“大漏斗”做出了唐山贡献。

三、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我市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贯彻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完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制度,从严管控水资源,深度挖掘用水潜力,持续推进国家节水行动,推动全社会用水效率和节水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年用水总量从2017年的24.83亿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22.06亿立方米,下降幅度达11.15%。始终坚持节水优先,全市万元GDP用水量由2016年的45.47立方米/万元下降至2021年的28.79立方米/万元,下降幅度达36.68%。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创建市级节水型社区43家,节水型公共机构83家,节水型企业100家。全面完成水价、水资源税改革任务。严格监管地下水开采,2020年以来关停(管控)取水井7147眼,保有取水许可证12173套,建成3020个非农实时计量监控点、191个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点,切实提升了我市取用水监控监管能力,促进了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和良性循环发展。

四、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河湖面貌焕然一新。我市坚持把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作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不断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实现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的转变。自2017年河湖长制工作实施以来,全市740条河渠(含农村沟渠、山洪沟)已全部纳入河湖长制,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4986名,实现河长全域覆盖。各级河长累计巡河429余万人次,发现并解决“四乱”问题3585个,清运垃圾1095余万方,清除树障6万余亩,拆除河道管理范围内违章建筑1945处。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由2017年的2125.78平方公里下降到1948.12平方公里,下降8.36%。完成潘家口、大黑汀、邱庄、陡河4座水库网箱养鱼清理,实施陡河水库封闭治理工程。2018年以来,共查处非法采砂事件114起,拆除非法采砂船只等设备129台(套),全市河湖治理体系逐步健全,河湖面貌显著改善,秀美河湖、幸福河湖的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五、扎实推进水利惠民工程,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兴水惠民工作理念,不断巩固水利脱贫攻坚成果,综合采取改造、配套、升级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全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十九大以来,全市累计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22处,涵盖行政村211个,服务人口18.6万人,农村集中供水率从2017年93.86%提高到97.4%。完成215处改水降氟工程,全市102个高氟水村全部实现饮水安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4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市所有农村人口全部实现饮水安全。全市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全部实现用水收费,水费收缴率达到98%。建立健全饮水安全风险隐患常态化排查化解机制,不断完善水质检测制度,切实筑牢了农村饮水安全的“坚固防线”。

六、科学精准实施水旱灾害防御,防灾减灾成效显著。全市水利系统牢固树立水旱灾害防御“天职”意识,坚决担起水旱灾害防御政治责任,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坚持“防”住为王、“预”字当先、“实”字托底,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超常重视、超前准备、全力以赴,有效应对汛期各次强降雨过程,近年来没有发生因洪灾亡人情况。累计实施应急度汛、山洪沟治理、水毁修复等安全度汛项目44个,完成投资3145万元元。实施抗旱应急项目26个,挽回经济作物损失2.84亿元,累计调引滦河水41.67亿立方米,最大限度降低旱情影响,实现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全面胜利,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加快实施重点项目建设,防洪和供水体系不断完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抢抓国家“两新一重”建设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覆盖范围大、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优势,将其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大举措,着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十九大以来,累计投入水利项目建设资金21.1亿元,先后实施主要支流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11类296个项目,大幅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引邱入城、滦河-沙河-石榴河等水系连通工程,启动丰南、南堡工业区供水工程和般若院水库至遵化工业园区引水工程,初步形成覆盖全市重点区域的供水工程网络。编制完成《唐山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谋划项目142项,总投资400亿元,着力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质量优良、运行规范、保障有力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为稳定全市经济大盘、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目标提供坚强水利支撑。

下一步,市水利局将深入落实市委“12345”总体工作布局,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方针为指导,以服务“三个努力建成”为目标,围绕提升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集约、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水利现代化管理四种能力,实施水灾害防御、河湖连通全域治水、河湖生态环境修复、智慧水利、水资源集约节约、依法治水能力提升六大工程,着力抓好九方面重点工作,奋力推动新阶段唐山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