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书院是不是宋代四大书院,四大书院巧记
中国四大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也有另一种说法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书院。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今属江西九江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与金陵国子监齐名的,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割据政府于都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星子县)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
白鹿洞名字的来源
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此隐居读书,渤养一头白鹿“自娱”,鹿通人性,跟随出入,人称“神鹿”。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后李渤为官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为纪念他青年时代在此读过书,广植花木,建亭、台、楼、阁以张其事。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岳麓山风景区。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城北3公里峻极峰下,因坐落在嵩山之阳故而得名。嵩阳书院建制古朴雅致,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五进,廊庑俱全。创建于484年(北魏太和八年),时称嵩阳寺,605年隋朝大业年间更名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圣地。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号称“二程”的程颐、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
【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应天府书院前身为“南都学舍”,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升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位于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是中国四大书院创建最早的一所。唐代处士李宽步李泌后尘奔南岳而来,见石鼓山林木葱郁,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环绕,遂结庐读书其上,创建书院,是谓石鼓书院之始建。宋太宗赵光义赐名“石鼓书院”。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衡州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石鼓书院主要建筑有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