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怎么了柴静事件始末,人民日报评价柴静

前几天花两个晚上读完了《看见》这本书,柴静十年成长的个人告白,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告诉我们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柴静从不自在不擅长的新闻连线评论类节目转向新闻调查,虽然离开了舒适的直播间,但她觉得更自在。哪怕优秀如柴静,也要经历挫败,迷茫,摔打,才能百炼成钢。

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然后努力,这很重要。

在《看见》里,看到很多新闻报道里没有的东西。就是真实,全面。

非典时,医生和记者并非不害怕,但他们依然冲在最前面。染病的人和普通病人曾共用输液厅,没来得及隔离。《看见》将好的坏的全部展现,这就是真实。

药家鑫案,看到了药的成长环境,性格形成原因和案件的始末。错在家庭教育,药和张都很无辜。对世人也只是警醒,无能为力。“观察”即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

双城少年集体服毒事件,更详细地写出了其中的蛛丝马迹。提醒人们对于孩子心灵的关怀。孩子的心,才是最大的密秘。

无能的力量里,在偏远山区,卢安克数十年如一日地支教,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给孩子们生活和心理上的关怀,他说:“我的学生要找到自己生活的路,可是什么是他们的路,我不可能知道。我想给他们的是走这条路所需要的才能和力量。”

现在的有些媒体,多是片断性的推断,一边倒的责难,形成排山倒海,难解难分的與论搏奕。失去了真实。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能来自评论,而要来自报道,报道就是对事实和因果的梳理。

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诉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

柴静没有刻意选取她这些年记者生涯的重大事件,而是更多地在写那些曾经带给她震撼、指引她向前、给予她方向的人与事,那些真正触碰过她心灵深处的人与事,是非对错,事件真假,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思考和历练。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柴静对自己前半段人生和事业的小总结,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思考这个社会,思考自己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一个刚正、不愿屈服,不愿低头的柴静,便是一个伟大的中国记者形象。

《看见》让我们不止看见柴静何以成为柴静,更是对社会和人性的拷问。让我们思索如何正确面对自己的生活,面对这个世界。

摘取几句感受颇深的话:

1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2 什么样的人能理解人?听别人说话的人。

3 “因为我们的文化里,把生育当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爱情,应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4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

5 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到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6 今 天你的权利受到损害,你不说话,明 天你就会失去更多的权利。

7准确是记者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之中,我们需要提醒自己:决不能走到探寻真相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